心经感应网
标题

佛法是专门用来翻转你的生命的

来源:心经感应网作者:时间:2019-09-21 09:46:13
佛法是专门用来翻转你的生命的 随着你的修习越深入,你就会越加发现前行是金刚乘最独特的要素。可悲的是,在这年头,大家都流行越快摆脱它越好,新进的金刚乘弟子将“前行”视为自己被允许接受更高深教法之前所需克服的门槛,这是极大的错误!  在修行者之间常有一种很普遍的误解,总以为如果要认真的修持,就必须移居到加德满都或某个洞穴里,然后修持就会自动的完成。事实并非如此,你只要看看目前住

佛法是专门用来翻转你的生命的

随着你的修习越深入,你就会越加发现前行是金刚乘最独特的要素。可悲的是,在这年头,大家都流行越快摆脱它越好,新进的金刚乘弟子将“前行”视为自己被允许接受更高深教法之前所需克服的门槛,这是极大的错误!

  在修行者之间常有一种很普遍的误解,总以为如果要认真的修持,就必须移居到加德满都或某个洞穴里,然后修持就会自动的完成。事实并非如此,你只要看看目前住在加德满都的学佛者,就能了解地理位置并不保证心灵的进步,这些佛法浪人有的已经住在加德满都三十多年了,然而他们却未曾有所改变。他们的心和当初到达时同样的僵硬,有些人还每况愈下。他们还是背负着一般人都有的世俗垃圾,欲以佛法修行者之名来伪装。虽然这种伪装不难看破,可是一旦被识破,他们便无法承受这种屈辱。因此,你可以确定,为了能有效的修行而离家出走是不必要的。

  当修行者对她过去不断唠叨而在乎的事不在觉得有什么了不起的话,那就是佛法修持开始结为果实的微兆了。例如,有人赞颂你的发型,你就会沉醉在喜悦之中,有人建议发型可稍微在改善一点,你就即刻掉入无可挽回的沮丧之中,无论是哪种情况,你都完全不予回应,就是你的修持结了果。

  那些希望被世人看成是正常的人,很难冒险飞出世间八法的巢穴——对别人的赞誉或批评都毫不在乎,然而圣者对此毫不在乎,因此从世间的观点来看,会认为他们是疯狂的。

  真诚的想要修持佛法的愿心,并非出于对自我快乐的欲求,也不是希望被人认为是个好人,当然更不是想要让自己不快乐,或成为一个坏人。真正想要修持佛法的愿望,来自于达到证悟的渴望。

  误认为修持佛法会让自己平静,而且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这是个极大的误解。佛法并非一种治疗,相反的,佛法其实是专门设计用来翻转你的生命的,因此当你的生命四处碰壁时,为何要抱怨呢?如果你修行,而生活却未翻覆,那么这是你的一切所为皆未生效的微兆,这是佛法与新时代法门——诸如灵气、人际关系、沟通、舒活、内在孩童、与宇宙合一、拥抱树木等的分别。从佛法的观点来看,这些花样都是轮回众生的玩具,也是很快就会令我们感到无聊麻木的玩具。

  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是连续现象的显现,只有能接受这种看法的人,心灵之道对他们才有重要性。如果没有持续的存在,或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其实都只活一次,没有转世这种事的话,或如果像许多新时代心灵修持者所说的,无论你是山中隐士,Bronx的浪人或野心勃勃的纽约银行家,当你死亡时都与天地元素融合归一的话,那么修持佛法或任何心灵之道有何意义可言?为何要花上许多小时坐在蒲团上?为何要限制自己不去尽情享受一切世间美妙的事物?为何要舍弃一切可得之物?

  我们修持佛法,是为了切断生命轮回的无尽轮转。如果在死亡的当下,它自动就被切断了,那我们何须追随心灵之道?

  修持佛法必定是一件令人感到挫折的事。修行者特别是初学者常常不了解挫折感其实是成功的路标。对自己缺乏专注力、虔敬心或感应而引起的恼怒与沮丧,可能正是促使你更努力来完全融入修持之所需。当然,在另一方面,它也可能将你推倒到另一个方向,让你停止修持,这是你必须不计一切代价都要抵挡的诱惑。但是,一定要记住,你对心灵之道感到挫折,往往是正在成为真正佛法修行者的微兆。

\

  上师的传承开始于金刚持或普贤王如来,老师告诉我们,金刚持或普贤王如来就是我们心的本性。也就是说当我们往上追溯这个传承,最后找到的是我们的心,也就是自己的本性。上师并不是一个全能的教父,需要崇拜及服从,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上师是自己佛性的显现。

  修行者经常发生的状况是,在受到激励时过度修持,而当一场好梦都经历、无法专注或无法控制脾气时,就会深陷挫折。在一段大口吞食的修持之后,他们会停止好几个月,当他们终于又要修持时,才发觉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以这种速度修持,进展会非常缓慢。比较好的是乌龟的方法,每一步看起来都极为缓慢,但不论士气如何低落,你都持续自己的修持进程,不中断也不减少。这是我们利用自己最大的敌人——习气,来对付它自己。藉由建立有规律的佛法修持习惯,我们将坏习惯转为修持的好习惯,用自己的敌人来对付它自己就如寂天所指出的,一旦你习惯于它,就没有什么是困难的了。

  你或许认为,自己的心越调伏,就越有可能看见他人的狂乱,然而事实恰好相反,成熟的修行者对他人的显相,通常会比初学者更加清净。修行者获得越多的证悟功德,他就越加谦卑,他与上师在一起的时间越长,便会越加具有虔敬心,他越听闻、思维佛法,就会越快减少骄慢与自负。

  传统的目标是在此生完成十万遍大礼拜,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与体力的话,也可以做更多,这是你应该尽力去达成的目标。多快能实现此目标,反而并不太重要,你比道友更快速的完成十万遍大礼拜,并不代表一定可以最先获得证悟,你的态度与发心比速度更重要。同时请记住,做一百五十遍大礼拜需要大约半小时,如果每天都能做这么多,两年内你就能轻松的完成十万遍大礼拜。

\

  对大多数的人而言,有个预设的目标是很有帮助的。某些人主张不应该太在乎数量,但是很多修行者认为持续记录修持的数量,既是一种正面的戒律,也是很好的鼓舞。宣称不喜欢计数的人,老实说,常是因为太懒惰而不想计算,对他们而言,光是买一串念珠来计数就已经太吃力了。他们让自己对怠惰让步,是完全失去了重点,因为勉强自己费力去做大礼拜,正是这项修持很主要的一部分。

  厌倦是另一个问题,如果让它生根,你就会产生强烈的抗拒感,而完全不想做大礼拜。克服这种抗拒的一种方法,是在大礼拜中途穿插禅坐的修持。

  其他的一些好方法,包括专注于身体的感受,例如膝盖的疼痛,或思维每个大礼拜正在摧毁生生世世的恶业,或去想象当你完全如法的做一遍大礼拜时,必定积聚无量的福德。藉由这些方式修持,一旦你被引介到更高的大圆满禅定与心性时,你终将体会到禅定真正滋味。

  接受大圆满教法的人,一旦初尝禅定的滋味,一切就会豁然开朗,你会发现自己无可回头的迷上了禅定。当然,适应新的习惯需要时间,不过如果你坚持并规律的修行,你的世界将以未曾想像过的方式开展。从那刻起,禅坐将一点都不会令人感到乏味。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锥飡壸 以锥飡壸

以锥飡壸成语名称以锥飡壸成语拼音yǐ zhuī cān kǔn成...

以锥刺地 以锥刺地

以锥刺地成语名称以锥刺地成语拼音yǐ zhuī cì dì成...

以辞取人 以辞取人

以辞取人成语名称以辞取人成语拼音yǐ cí qǔ rén成语...

以镒称铢 以镒称铢

以镒称铢成语名称以镒称铢成语拼音yǐ yì chēng zhū成...

最新文章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古诗原文[挑错/...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惜衣有衣...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仁者宜在高...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