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感应网
标题

净宗法师佛门网访谈:念佛就不用持戒、修福、修慧了吗?

来源:心经感应网作者:时间:2019-10-20 09:45:50
【记者】我们很感恩净宗法师接受“佛门网”的访问。第三个部分,我们有些问题要再请教法师。刚才已经提到了,净土宗其实是一个非常容易修,有肯定、有保证的法门。如果说念佛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不是往生之前,在现在的人生就不需要注重持戒,不需要修福、修慧了?还有,佛教常常说“自净其意”,依善导大师传承的纯粹净土宗来讲,怎么理解这句话呢?【净宗法师】关于持戒和

【记者】

我们很感恩净宗法师接受“佛门网”的访问。第三个部分,我们有些问题要再请教法师

刚才已经提到了,净土其实是一个非常容易修,有肯定、有保证的法门。如果说念佛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不是往生之前,在现在的人生就不需要注重持戒,不需要修福、修慧了?

还有,佛教常常说“自净其意”,依善导大师传承的纯粹净土宗来讲,怎么理解这句话呢?

【净宗法师】

关于持戒和修福、修慧,首先讲,这些还是需要的。

不过,要分两方面来说明,就是要看站在哪一个立场上,或者在哪一个范畴内来说需不需要。

如果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来说,即使没有清净持戒,也没有大修福慧、功德,只要念佛,也一定能够往生。这是有经教证据的,比如说《观经》下品往生,这三品人都没有任何的福慧修持,也没有持戒:下品上生是十恶罪人,下品中生是破戒罪人,下品下生是五逆罪人。这是经教的明证。在祖师的解释当中,比如很有名的法照大师有一首偈子,这首偈子有这么几句话:

彼佛因中立弘誓,闻名念我总迎来。

不简贫穷将富贵,不简下智与高才;

不简多闻持净戒,不简破戒罪根深;

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砾变成金。

这其中,“不简多闻持净戒,不简破戒罪根深”,就是说,阿弥陀佛对这些是没有要求的,是没有简别的。因为能够持戒的人毕竟很少,而不能持戒的人很多,如果一定要持戒才可以往生的话,这样能往生的众生就太少了,阿弥陀佛救度的本怀就不能圆满达成。

对于修福、修慧,也有两句话,省庵大师所说的,他说:

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

\

这些都是说明,只要念佛,决定可以往生,因为这句名号里已经包含了持戒、福慧的功德,往生功德通通都在名号里面。因为净土法门是对那些无法按照圣道法门修行的人,对那些不能以戒、定、慧三学来断烦恼、证菩提的人——能做到就已经解脱了,如果这些都做不到,还有办法可以救度吗?还有什么办法能够成就呢?阿弥陀佛就把他因中所修行的一切——清净持戒的功德,福慧的功德,都收在六字名号里面,给我们这些不能做到清净持戒、修福修慧解脱的人,说:“你念我名号就可以往生了。”

所以,对于这这个问题,首先来讲,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只要专修念佛,即使没有戒、定、慧的修持,也没有任何障碍。

第二句“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如果不解释清楚,容易让人误解。对于佛教徒来说,还是应该尽我们的本分来持戒,以及修福、修慧。因为还活在这个世间,没有离开的话,我们一直在一个因果链当中。如果你一定坚持说“我只要念佛,不用持戒”,往生决定不决定呢?也是决定的,但是你一定要承担不持戒的后果。比如说,不持不杀生戒,你可能会多病,甚至会有冤家恼害;如果不持不偷盗戒,你也可能会犯王法,可能要吃官司,甚至坐牢。这些是保护你的,你不去做,一定有你的果报。所以,从自己的果报来说,也是要做的。

另外,从佛法总的修持来讲,持戒、修福慧也是大致的要求。

这是第一个问题。

\

第二个问题,关于“自净其意”,通常完整来讲有四句,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两句话,从佛教的立场来讲,它的内涵是很深的,但是一般听起来,是在强调世间的善恶。“自净其意”就是超越善恶的,就是说,即使你“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但还要进一步达到意地清净。所谓清净,就是说超越了善和恶,就是所谓的“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这样就是清净,这样的清净才可以达到解脱。所以,“自净其意”是一个结论性的,这是佛的教导。

如果以净土宗来讲,这句话当然也是正确的,在修行当中也有这样的要求。不过,关于“自净其意”,可以由两种不同的方式来达成:一种就是靠自己戒、定、慧三学的修行而达到“自净其意”;第二种就是靠念佛,也就是靠这句名号。古德说,如果我们念佛的话,“如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这句名号像一颗清净摩尼宝珠一样,放到浑浊的水里面,这个浊水自然就清净了,摩尼宝珠就有这个功能。我们“自净其意”不是靠戒、定、慧,我们这些下劣根机的众生修不来;但是只要念佛,心自然就清净了,就像“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这是这句名号的功能。

另外,从根本来讲,“自净其意”也有地点的不同:圣道门的修行者,是在娑婆世界,在染污、浊恶的秽土,要达到“自净其意”,这是很难的,非常困难;净土门的修行者,是在净土达成“自净其意”。

打比方说,现在空气污染很严重,有些地方PM2.5(大气中的细微颗粒)的浓度很高,整个环境都是不干净的。你想把自己的房间打扫干净,这是不容易的,因为大气中的颗粒污染物只有直径2.5微米,一点点小缝隙它就进得去,根本挡不住它。在这个娑婆世界,在整个浊染的环境当中,众生也是浊染的,环境也是浊染的,一个人心中要保持“自净其意”,你想想,这个难度多大!

反过来说,如果你来到一个环境很好的地方,来到一个原始森林中,即使你穿的衣服不干净,上面有点味道,但是来到这个环境里,风一吹就没有了,自然就清净了。所以修净土法门的人,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心地自然清净。

所以,如果站在净土宗的角度来讲,我们也可以讲四句话:“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其意自净,是诸佛教。”到了净土以后,是没有苦的。众生为什么有苦?苦是因为有罪。可是极乐世界没有苦,也就是说没有罪。“但受诸乐”,乐是善的果报。在娑婆世界讲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些在极乐世界是自然就享受到的。“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这是《阿弥陀经》的两句话。在娑婆世界“自净其意”,是我们要清净自己的心。可是到极乐世界怎么样呢?“其意自净”。你的心本来是不清净的,一到极乐世界自然就清净了,自动就清净了。

另外还有两句话:如果以圣道法门来讲,就是“心净国土净”,这是大家都知道的,《维摩诘经》里所说的;如果以净土门来讲,可以倒过来说,“国土净则心净”。国土是个环境,我们到了国土净的环境之后,自然就清净了,这是极乐世界阿弥陀如来功德住持的力量。而且这也符合我们凡夫日常的状态。就如同刚才打的比喻:我们在一个城市,在浊染的环境当中,心神难以安定;一旦来到鸟语花香、风光秀丽的地方,你不就自然心清净了吗?这不是显然的“国土净则心净”吗?

我们之所以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以阿弥陀佛清净愿力成就的净土来改变我们。所以说,环境塑造一个人,环境改变一个人。我们凡夫想要改造环境,想让依报随着正报转,太难了,那是法藏菩萨的境界、观世音菩萨的境界,我们没有这个力量。

如果这样来比较的话,也能显示两种法门的特色。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誉为赏 以誉为赏

以誉为赏成语名称以誉为赏成语拼音yǐ yù wéi shǎng成...

以言举人 以言举人

以言举人成语名称以言举人成语拼音yǐ yán jǔ rén成...

以身报国 以身报国

以身报国成语名称以身报国成语拼音yǐ shēng bào guó...

以言为讳 以言为讳

以言为讳成语名称以言为讳成语拼音yǐ yán wéi huì成...

1997年9月1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1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1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9月18日...

最新文章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古诗原文[挑错/...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惜衣有衣...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仁者宜在高...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