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感应网
标题

净土新视窗

来源:心经感应网作者:时间:2019-10-21 09:41:43
净土是清净的国土,是美妙庄严的世界,是佛教徒向往和憧憬的地方。相对于五浊恶世的人间而言,净上无疑地具备了“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居住环境及优越的生活条件,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信仰者往生的首选之地。尤其在西方极乐净土相当流行的今日,它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一切,而成为佛教信仰的一大主流。净土是如何建立的呢?问题容易提出,回答却不那么简单。以西方净土为例:法藏菩萨从世自在王得见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并摄取了那些佛

净土是清净的国土,是美妙庄严的世界,是佛教徒向往和憧憬的地方。相对于五浊恶世的人间而言,净上无疑地具备了“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居住环境及优越的生活条件,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信仰者往生的首选之地。尤其在西方极乐净土相当流行的今日,它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一切,而成为佛教信仰的一大主流。

净土是如何建立的呢?问题容易提出,回答却不那么简单。以西方净土为例:法藏菩萨从世自在王得见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并摄取了那些佛国土的清净、威严、广大,发四十八大愿,经过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的长远修行,于从此去十亿佛土的地方,建立了极乐净土。由是可知,净土不是凭空而有或虚无缥缈的幻境,而是要立愿修行才能成就的。建立极乐净土的目的是什么呢?因为在娑婆国土充满诱惑的五浊恶世,众生烦恼深重,修行的障碍很多,不能得到证悟,只有往生极乐,蒙阿弥陀佛的智慧光明注照,才能得到正觉,不退成佛。

净土既然是立愿修行才能成就的,那么,净行就成了不可或缺的要素。净行,当然是清净之行。如法藏菩萨在世自在王佛所说:“唯愿世尊,广为敷演诸佛如来净土之行。我闻此已,当如说修行,成满所愿”。“我当修行,摄取佛国清净庄严、无量妙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可见,净行是如何建立清净国土之行。也就是菩萨发愿致力于净佛国土、成熟众生、利乐有情的事业。所以,净土,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则含有净化国土的积极意义。更进一步地说,净土含有二重意义:一、净土,指已经成就的清净国土;二、净土,指尚未成就、正在由菩萨修行净化的国土。

净土,若从已成就的,如西方极乐国土的清净庄严,以及阿弥陀佛本愿功德而言:“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遇斯光者,三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若在三途,勤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无复苦恼。寿终之后,皆蒙解脱”。“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因此,“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还有一点是:“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往生彼国”。所以,往生净土,以“命终”为界线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同时,得蒙阿弥陀佛救拔的众生,似乎还应自己检讨一下是否具足往生的条件。

\

净土,若从尚未成就,菩萨正在修行为了救拔苦难的一切众生,建立理想的清净国土而言,广大的、正常的菩萨道是成就净土所必不可少的清净之行。如何是菩萨净佛国之行?《大品般若经》卷二说:“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著一切法。便增益檀那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那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入菩萨位。得阿惟越致地,具足菩萨神通,游一佛国至一佛国。成就众生,恭敬、尊重、赞叹诸佛。(此等)为净佛国土,为见诸佛供养”。因此,菩萨净行的内容是六波罗蜜,是五戒十善等一切有益于众生身心的善行,是“不著成就众生,不著净佛国土”、通达一切法空无自性之圣行。

净土,以西方极乐国土最为究竟圆满,是诸大乘经典所共同赞叹与称扬的。若说唯有此一法门乃能得度生死,恐违世尊施设此一方便道之本意。世尊无数方便:“求阿惟越致(不退转)地者,非但忆念称名礼敬而已”。因此,菩萨以六度万行利益众生,惟有不离众生,才能庄严净土,实现净土。如以为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即无所不办,一切都具足了。在佛法的修学中,不修布施。持戒等诸功德,知见也与常人一样的颠倒,还以为能够往生净土,那实在是自误误人!菩萨净佛国土,以自利利他之无我大行,在现实人间内存无量的慈、悲、喜、舍四无等心,外以善巧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法,摄受教导众生,则人间得以净化,人人过着和乐安详的生活。这样,五浊恶世的娑婆世界,一样地可转化为清净庄严的人间净土。

净土,无论是弥陀净土、药师净土、弥勒净土还是十方净土,归根到底离不开净心的过程,所谓:“心净则佛土净”。《维摩诘经》说:“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菩萨为“成就众生故”,必须愿取佛国,修“净佛国土”之行。菩萨依十八种“净土之行”令自与彼众生皆“行净”,故说“行净则彼众生净”。如是同行众生(众生净)来生菩萨成佛之国土,故说“众生净则佛土净”。因此,建立人间净土的理论基础,即依于“心净→行净→众生净→佛土净”的模式,从人类身、语、意三种行为的净化,用佛法的慈悲与智慧,净化社会,净化人间,建立人间佛教,推行人间净土的思想理念,最终实现清净庄严的人间净土。(信息来源:摘自《福建佛教》)

\

编辑:明蓝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血偿血 以血偿血

以血偿血成语名称以血偿血成语拼音yǐ xuè cháng xuè...

以貍至鼠 以貍至鼠

以貍至鼠成语名称以貍至鼠成语拼音yǐ lí zhì shǔ成...

以誉为赏 以誉为赏

以誉为赏成语名称以誉为赏成语拼音yǐ yù wéi shǎng成...

以言举人 以言举人

以言举人成语名称以言举人成语拼音yǐ yán jǔ rén成...

以身报国 以身报国

以身报国成语名称以身报国成语拼音yǐ shēng bào guó...

最新文章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古诗原文[挑错/...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惜衣有衣...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仁者宜在高...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