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感应网
标题

净土法门现代法师分判

来源:心经感应网作者:时间:2019-10-21 09:45:37
(点击上图可以查看大图)图释:多位祖师大德依佛经判“末法时代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意),并判八万四千法门中念佛之外为圣道门,以念佛及种种善行回向愿生西方净土为净土门。依善导大师,把种种自力修行回向愿生西方净土,统称为净土要门;把一向专称南无阿弥陀佛,不怀疑不夹杂,称此为往生正定业,判此为净土弘愿门。因为对净土法门的理解不同,所以弘扬净土法门的法师倾向性
净土法门现代法师分判(点击上图可以查看大图)图释:多位祖师大德依佛经判“末法时代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意),并判八万四千法门中念佛之外为圣道门,以念佛及种种善行回向愿生西方净土净土门。依善导大师,把种种自力修行回向愿生西方净土,统称为净土要门;把一向专称南无阿弥陀佛,不怀疑不夹杂,称此为往生正定业,判此为净土弘愿门。因为对净土法门的理解不同,所以弘扬净土法门法师倾向性也会有很大差异,故此分判现代法师为三种类型:第一类、净土要门,第二类、介于净土要门和弘愿之间,第三类、净土弘愿门。第一类以净空法师为代表的净土要门:接引一切根机的众生进入净土门。特点:1、推崇念佛+种种世善;2、往生很难,百里挑一。此类法师的门槛关键词:真信切愿、放下、清净心、一心不乱、念佛功夫、临终正念。 信众特点:能否往生靠自己的念佛功夫,所以对能否往生无把握,虽念佛但烦恼重,同时过于强调世间善书如弟子规、太上感应篇等对往生的作用,甚至认为人做不好就更不要谈成佛。第一类法师的特点:偏重净土三经的无量寿经(汇集本),再从阿弥陀经中嫁接“一心不乱”几个字。这类法师对自己的观点有强烈自信,解释经文的时候容易依文解义。印光大师曾说,净土法门唯佛

\

与佛之间才能彻底究竟明了,换言之,只要不是佛,他的净土法门观点可能就不圆满。总结第一类法师的观点是:如果你是完美的人,你才有资格往生。第二类以大安法师为代表:接引一切根机的众生进入净土门,并接引从第一类转入的念佛人。特点:1、独推念佛,随缘世善,念佛即是多善根多福德;2、往生容易,但要真信切愿。此类法师的门槛关键词:真信切愿、感应道交、你是不是真信。 信众特点:念佛比较安心、专一,但因为搞不清自己是不是真信、是不是切愿,也把握不定什么是感应道交,也感觉自己念佛念不到感应道交,所以对往生仍有疑惑、不踏实。第二类法师的特点:对历代祖师的净土开示都有所了解,但没有去详细研究各祖师净土思想之间的差异,以及为什么有这些差异。一般情况下能依据祖师的开示来介绍净土法门,不再象第一类法师一样过于强调自己的观点。对“一心不乱”的解释是“在临终时阿弥陀现前加持令心不乱,而不是靠自己的功夫一心不乱”。这类法师解读净土法门的主要依据是净土祖师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印光大师对《弥陀要解》很推崇,所以《弥陀要解》本身当然没有问题甚至诠释的很完整。但对很多人来说,解释的过于玄妙就不是那么容易把握,一旦把握不好按自己的理解,就容易理解偏了,人为增加了难度。正如前面所说的什么是真信?什么是切愿?什么是感应道交,这一类法师没有明确的答案。总结第二类法师的观点是:不论你是什么根性的众生,你都有资格往生,但“你是不是真信切愿,你能不能感应道交”难住了很多人。第三类以净宗法师为代表:接引一切根机的众生进入净土门,并接引从第一类和第二类转入的念佛人。特点:1、独推念佛,随缘世善,念佛即是多善根多福德;2、往生容易,把真信切愿落实在专称佛名的行持上,称念六字名号本身就具足信愿行。你如果做不到老实念佛,又是怀疑又是夹杂,就不是真信切愿,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当下就是感应道交,而不是在念佛之外另外找感应道交。由此,把第二类法师留下的疑惑一扫而光!此类法师的门槛关键词:一向专称南无阿弥陀佛,不怀疑、不夹杂。信众特点:念佛完全安心,念佛欢喜不再有压力,在行持上能专一念佛。第三类法师的特点:对历代祖师的净土开示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比较,并从中找到了各祖师净土思想之间差异产生的原因: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很纯正,但之后因为中国某些朝代灭佛的原因,善导大师文集曾经销声匿迹过上千年。后面的祖师在阐述净土法门的时候,受其它宗派思潮的影响,惨杂了天台宗、华严宗的思想,过于强调心性,而凡夫对心性完全无法把握和体会。第三类法师依据善导大师思想,能够圆融解释净土三经,把十方诸佛的本怀和盘托出!对“一心不乱”有更完美的解释,临终时的一心不乱是“临终时阿弥陀现前加持令心不乱,而不是靠自己的功夫一心不乱”,平时的一心不乱,就是一心一意称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那么善导大师是谁呢,印光大师等祖师说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化身,如此说来,善导大师所说即等同阿弥陀佛所说。总结第三类法师的特点是:不论你是什么根性的众生,你都有资格往生,往生的资粮就在六字名号里,你只要专持名号、老实念佛,念佛的当下就具足了信愿。总之,依此三类法师学习净土法门,总有一天你会往生极乐世界,因为方向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往生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依第一类法师学习,即使今生不能往生净土,在未来世总有一天会往生净土。依第二类法师学习,虽然往生仍然不定,但今生往生的可能性比第一类大大提高,但因为仍有怀疑的缘故,即使往生也可能会往生到胎宫。依第三类法师学习,往生已是胜券在握,而且往生的地方是阿弥陀佛的极乐报土(依善导大师判)而不是胎宫或化土。什么是胜券在握?犹如买彩票后对照中奖号码知道中了头等奖,虽然没有去领奖,但此时的心情跟领到奖的心情是一样的,善导大师净土思想的”一向专称南无阿弥陀佛“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虽然中奖了(平生业成),但不要把彩票(名号)丢了,临终阿弥陀佛来接引时,就是兑奖时!南无阿弥陀佛。相关: 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http://www.foyaojiuni.com/sdsx/善导大师五正行之正行、助行、杂行,专称名号为正定业必定往生,杂修百中难得几个往生从善导大师判净土法门的真信切愿和信愿行:一心一意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size: 14px; font-family: Verdana, Arial, Tahoma;">六字名号即具足信愿行,故称名必往生极乐世界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身许国 以身许国

以身许国成语名称以身许国成语拼音yǐ shēn xǔ guó成...

以郄视文 以郄视文

以郄视文成语名称以郄视文成语拼音yǐ qiè shì wén成...

以锥餐壶 以锥餐壶

以锥餐壶成语名称以锥餐壶成语拼音yǐ zhuī cān hú成...

以锥飡壸 以锥飡壸

以锥飡壸成语名称以锥飡壸成语拼音yǐ zhuī cān kǔn成...

最新文章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古诗原文[挑错/...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惜衣有衣...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仁者宜在高...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