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感应网
标题

净空法师:一切众生是自己

来源:心经感应网作者:时间:2019-10-24 09:42:13
《华严经》云:‘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八个字大家听了耳熟,可是知道事实真相的人很少,知者也是含糊笼统听说而已;还有一些人听后产生误会,认为佛法是‘唯心论’。唯心与唯物是相对的,哲学讲唯心,也讲唯物;讲一元,也讲二元,但这些与佛法都不相干。佛法所说的心是什么样子?心在哪里?《楞严经》上,世尊问阿难尊者心在哪里,阿难说了七处,都被世尊否定了。心有没有?

《华严经》云:‘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八个字大家听了耳熟,可是知道事实真相的人很少,知者也是含糊笼统听说而已;还有一些人听后产生误会,认为佛法是‘唯心论’。唯心与唯物是相对的,哲学讲唯心,也讲唯物;讲一元,也讲二元,但这些与佛法都不相干。佛法所说的心是什么样子?心在哪里?《楞严经》上,世尊问阿难尊者心在哪里,阿难说了七处,都被世尊否定了。

心有没有?决定有。心是能现、能变,虚空法界一切万物都是心变现的,所以在佛法里没有唯心、唯物。物是心的相分,是心所变现的幻相,还是属于心,离开心之外,无有一法可得。我们的身体是自心变现的,一切有情众生的身体也是自心变现的,自他不二。一切植物也是自心变现的,一切矿物还是自心变现的,乃至于虚空世界,今天讲无量无边的星球,无一不是自心变现的。所以,心在哪里?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心,离开心,无有一法可得,这是真话。禅宗讲:‘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如果有一个人真正认识心、明白心,就是‘明心见性’,明白真心,明白自性;大地无寸土,这是比喻无有一法可得。对于一切有情与无情众生,诸佛菩萨无条件、平等、清净的爱护与帮助,因为佛菩萨知道所有众生都是自己的相分,与自己是一体。

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应身。’何谓法身?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是自己,这是法身。你什么时候肯定、觉悟了,尽虚空、遍法界是自己,众生与佛是一不是二,众生与自己是一不是二,自他不二,生佛不二,你就证得清净法身;换言之,你就是法身大士。没有证得法身的人有我执,有自私自利;证得法身的人,没有自私自利,能够舍己为人,爱人如己,明了众生与自己是一不是二,所以做人的态度就完全转变了。

何谓报身?报身是智慧,能够证明一切众生是自己,这个智慧称作报身。我们的身体是应化身,应化身是为一切众生服务的。诸佛菩萨的身体很自在,可以随类化身,《普门品》讲,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

\

有人问:‘观世音菩萨究竟是男的,还是女的?’一切诸佛菩萨包括自己,不是男的,也不是女的;他喜欢现男身就现男身,喜欢现女身就现女身,随类现身。如果自己有一定的身相,就不能现,也不能变。没有一定的身相,男女老少,各种不同的族类统统能现。在人间现人身,在天上现天身,在畜生道现畜生身,在饿鬼道现饿鬼身,无不自在。

我们没有觉悟,不明了事实真相,所以没有智慧报身及应化身。我们这个身体是业报身,在六道里轮回受果报。果报有苦有乐,过去生中造作一切不善业,这一生得苦报;过去生中造作一切善业,这一生得乐报。我们的报身是业报身,佛菩萨的报身是智慧报身。学佛的目的,就是要将业报身转变成智慧报身。

而我们生生世世都在修学,为什么转不过来,达不到这个目的?关键是我们的烦恼、习气太深重,不能克服自己的烦恼,不能控制自己的习气,心量狭小,起心动念只想自己、家庭,所以生生世世无法把业报身转变成智慧报身。我们今天明白了,就要把障碍消除,这一生也能有成就。

我常劝勉学习讲经的年轻法师,真正希求‘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必须要有‘一切众生是自己’的认知。如果爱护一切众生与爱护自己有差别,你是凡夫,不懂佛经的真实义,也入不了佛的境界。开经偈说‘愿解如来真实义’,你是不解如来真实义,因为你不知道一切众生就是自己,你不能爱护一切众生,在一切境界里还有妄想、分别、执着,这是不能契入境界的原因。因此,不但读经不能开悟,听讲也不能开悟,即使听诸佛如来讲经也不能开悟,原因就是自己有障碍。

\

如何消除障碍?一定要靠自己真正觉悟,别人帮不上忙。觉悟的人像诸佛菩萨一样,生活在世间不是为自己,是为一切众生而活;穿衣服为一切众生而穿,吃饭为一切众生而吃。这是什么意思?穿衣、吃饭是为了维护这个生命,这个生命是为一切众生服务的,所以保护这个身体,是为一切众生而保护,不是为自己。你要是能有这种境界,听经就能尝到‘法味’,才能知道佛的境界。有一念自私,就成了障碍。在家、出家四众同修,如果想在这一生中得到最殊胜的果报,这个道理非常重要。如果你明白了,对于经典上这个说法便不怀疑,能生信心,纵然不能契入,对于自己的修学会有很大的帮助。

修学就是生活,在生活里转境界,也就是转变我们的观念。过去的生活是以自己为中心,这是迷惑,心量很小;觉悟之后,是以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为中心,心量自然就拓开了。我们原本的心量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学佛就是‘改心’。如何改心?就是改变我们的观念。念念为自己,以自己为中心的这个观念是错误的;念念为法界,念念为众生才是正确的。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酒解酲 以酒解酲

以酒解酲成语名称以酒解酲成语拼音yǐ jiǔ jiě chéng...

以进为退 以进为退

以进为退成语名称以进为退成语拼音yǐ jìn wéi tuì成...

以辞害意 以辞害意

以辞害意成语名称以辞害意成语拼音yǐ cí hài yì成语...

以铢程镒 以铢程镒

以铢程镒成语名称以铢程镒成语拼音yǐ zhū chéng yì成...

最新文章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古诗原文[挑错/...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惜衣有衣...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仁者宜在高...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