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感应网
标题

净空法师:学佛很容易成外道

来源:心经感应网作者:时间:2019-10-24 09:48:44
净空法师:学佛很容易成外道 恭录自《净土大经解演义》

净空法师:学佛很容易成外道

恭录自《净土大经解演义》

\

「又《佛地论》曰:如来圣教,于诸外道,一切世间邪劣教中,最为真实,殊胜清净,犹如醍醐,亦如甘露,令得涅盘。」这是《佛地论》对释迦佛的赞叹。此地讲如来圣教,就是指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教的、所说的。要跟其它教学来做比较,其它教学则称外道,外道绝不是贬低别人,这个意思要懂。佛对一切众生尊敬,他怎么会贬低!外是心外求法,我们今天讲知识,这心外求法。而佛法不是向外求,向内求的。所以,凡是不是向内求的,那都叫外道。佛门里头有外道,叫门内外,佛门里面的外道。是哪些人?阿罗汉、辟支佛,他们是佛弟子,在佛法也证果了,但是心还是留意在外头,还没有回头。他们只断了执着,他还有分别,还会起心动念。所以在大乘法里面,也称阿罗汉、辟支佛叫外道,叫门内外。这个意思要懂。完全从自性里面求的,这就是正道,这叫内学。    我们学习这些经典,很可能许多人都是外道,为什么?我们把佛的经典给想歪了,以我们的意思来解释,那就变成外道了。要怎样学才不变成外道?我们只管学,不要去想它。你看看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里面教我们学习的纲领。第一个,不着言说相。你听讲经,你不要执着他的言语,你执着言语这是外,你就变成外道了。不执着言语,他说多说少、说深说浅没有关系,他说的是心性,那就对了。不执着名字相,像这里讲的甘露是名词、涅盘是名词、佛是名词、《法华经》也是名词,这些都不要执着。为什么?根本没有名词,名词是人假设的,自性里头哪有这个东西?自性里没有佛也没有众生,这全是人假立的。所以这都是外面,你要执着它就变成外道。难!第三,不着心缘相。心缘相是我听了这段经文、看了这段文字,我想它什么意思。不可以,那是你的意思,不是佛的意思,这是外道的意思。要怎样?熟透了之后,意思自然生起来,没有想它就出现了,他就明白了,那就对了。由此可知,学佛不当外道不容易,绝大多数都是佛门的外道。要明白这个道理,内外之分,完全与心性相应,这是内;与心性相违背,全是外。然后你就知道,一切世间,这个一切世间包括佛门里面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都包括在里头,叫邪劣教中,就是跟他们相比的话,大乘最为真实。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惊才风逸...

以身许国 以身许国

以身许国成语名称以身许国成语拼音yǐ shēn xǔ guó成...

以郄视文 以郄视文

以郄视文成语名称以郄视文成语拼音yǐ qiè shì wén成...

以锥餐壶 以锥餐壶

以锥餐壶成语名称以锥餐壶成语拼音yǐ zhuī cān hú成...

最新文章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古诗原文[挑错/...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惜衣有衣...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仁者宜在高...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