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感应网
标题

净空法师:成佛路上的考试

来源:心经感应网作者:时间:2019-10-25 09:42:56
我们读法华经,读提婆达多品,释迦牟尼佛叙说他与提婆达多的关系,生生世世的怨家对头,不是怨家不聚头;换一句话说,释迦牟尼佛行菩萨道要生生世世恒顺提婆达多,这个事情麻烦;所以他才能够成佛,他才能够提前成佛,为什么呢?他肯恒顺众生。释迦牟尼佛跟弥勒菩萨在因地,他们两个是同学,而且弥勒菩萨是学长,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是学弟,应当按照成佛的先后顺序,应当是弥勒菩萨先成佛,释迦牟尼佛后成佛,这个才对的。结果释迦

我们读法华经,读提婆达多品,释迦牟尼佛叙说他与提婆达多的关系,生生世世的怨家对头,不是怨家不聚头;换一句话说,释迦牟尼佛行菩萨道要生生世世恒顺提婆达多,这个事情麻烦;所以他才能够成佛,他才能够提前成佛,为什么呢?他肯恒顺众生。释迦牟尼佛跟弥勒菩萨在因地,他们两个是同学,而且弥勒菩萨是学长,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是学弟,应当按照成佛的先后顺序,应当是弥勒菩萨先成佛,释迦牟尼佛后成佛,这个才对的。结果释迦牟尼佛提前了,在弥勒之先成佛,弥勒反而降下来做他的后补了,原因在什么地方呢?就是释迦牟尼佛因地修行精进,真正能够随顺众生、恒顺众生,所以他超越了,他提前了,那么这些地方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释迦牟尼佛眼睛当中的提婆达多是佛,是大善知识,释迦牟尼佛说如果没有提婆达多,他不能成佛,他不能这么快地成佛,他的成佛是得力于提婆达多的帮助。为什么?提婆达多考验他,你们在金刚经里面读到的歌利王割截身体,这个故事出在大涅槃经里头,大涅槃经里面讲得详细,金刚经只引用。那个时候歌利王是谁呢?那个忍辱仙人又是谁呢?忍辱仙人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他在修菩萨道的时候,专门修忍辱波罗密的时候;那个歌利王,歌利是梵语,翻成我们中国就是恶王,非常地残忍凶恶,我们一般称为暴君,不讲理的,无道的君王。遇到这个修行人把他凌迟处死,用刀一片一片把他肉割下来,用这种方法处死他。有没有罪?没有罪。所以我们现在的人没有办法修行,稍稍遇一点点不如意的事情,他马上就舍离了,换句话经不起考验。就好像你学校念书一样,老师一来考试,赶快躲避,不要让他考,念了十几年一次考试都没有参加过,所以永远毕不了业。为什么?怕考试嘛!其实这一些缘就是天天在考你,学佛功夫从那里练呢?叫历事练心,在一切事一切人里头去锻练,练你的定,练你的慧。你遇到境界就舍掉,就跑掉了,怎么会成就呢?释迦牟尼佛要躲避提婆达多,不是不能躲避,能躲啊!他为什么不躲呢?他正好要藉他来锻练自己,使自己道业能早一天成就,这个才是真正有智慧,真正聪明啊!什么样的境界都不需要躲避,对自己决定是有利而无害。你要认为对你是不利,那你大错特错了,你自己错了,这个就是见解上的错误,你内心里头有烦恼,有业障,障住你自己。

\

把你当作怨家,把你当作对头,看到你就生气,处处找你麻烦,那是成就你啊!那是大慈大悲呀!我不是常常提到禅林宝训,那一字我忘掉了,名字忘掉了,但是这桩事情印象很深。就是老和尚看中这个学生,看中了,将来要选他做继承人,于是想种种方法折磨他。端洗脚水来洗完,水都往他头上倒,什么事都不讲理的,没有理的去折磨他。最后他赶走,赶走他也不走,他晓得那是真善知识,晓得这个道场真能成就人,这个人有福报。赶走不准在这里住,他晚上住在寺庙外面走廊上,受饿受冻都不走,老和尚讲经,他在窗子外面听,其实老和尚晓得,装不知道。到最后老和尚退位了,要传法了,找一个新住持了,大家都不晓得老和尚传给谁。结果老和尚宣布了,外面那个人找回来,就传给他,于是恍然大悟,大家也服了,为什么呢?任何一个人忍耐的工夫不如他。没有人给你做冤家对头,老和尚要成就人的时候会给你做冤家对头,所以诸佛菩萨成就统统是千锤百炼而成的,你打开整个大藏经看,哪一尊佛菩萨成佛一帆风顺,一点障碍都没有?你有多大的福报,你在菩提道上一点障碍都没有,不可能的事情;那你这个福报十方诸佛都不如你,都比不上你。一定要吃苦,一定要经过许许多多的难关、折磨,才把一个人锻炼出来,这就是恒顺众生最重要的意思。

一般人讲的恶人呢?我心目当中他是恩人,没有他们这种心行来对我,我怎么能够知道自己修行的成就。就好象平常我们在读书,这人来考我的,来考试的。这一考试,及格了,多欢喜!他出的题目很难,越是难题,我答的很轻松,很愉快,越欢喜,我没有被考倒,我的境界不断向上提升。你说哪个不是恩人?所以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到我们自己成佛,这一些恩人还在六道,还在九法界,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过去他成就我,帮助我,当然倒驾慈航,普度众生。我得要到六道、到三途、到九法界去帮助他们。这是报恩,知恩报恩!你不要看那些做恶的人都是坏人,说不定他是佛变现的,菩萨变现的。为什么变现?消众生的业障,他业障太重了。等他业障消得差不多,又变一个善知识劝他回头。所以我们不可以随便批评恶人,说不定我们搞错了,那个恶人是佛菩萨再来的,是佛菩萨示现的。这是讲到影响。所以学佛的人,心地永远清净真诚,一切恭敬。普贤菩萨「礼敬诸佛」,不可思议。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观后效 以观后效

以观后效成语名称以观后效成语拼音yǐ guān hòu xiào...

以誉为赏,以毁为罚 以誉为赏,以毁为罚

以誉为赏,以毁为罚成语名称以誉为赏,以毁为罚成...

以计代战 以计代战

以计代战成语名称以计代战成语拼音yǐ jì dài zhàn成...

以言取人 以言取人

以言取人成语名称以言取人成语拼音yǐ yán qǔ rén成...

以血偿血 以血偿血

以血偿血成语名称以血偿血成语拼音yǐ xuè cháng xuè...

最新文章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古诗原文[挑错/...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惜衣有衣...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仁者宜在高...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