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感应网
标题

出家这个意思很深

来源:心经感应网作者:时间:2019-10-28 09:42:04
经文里面,我们前面读到,「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到这个地方才讲到经文头一句,「舍家弃欲,而作沙门」,上辈要舍家。舍家是什么?出家。「弃欲,离欲也」,一定把情欲放下。为什么?情欲是六道轮回的起因。六道轮回怎么来的?就是众生的情深、欲望多,这个世界就变成六道轮回。你问他,为什么会变成六道轮回?这个是佛在大乘经上常说的「境随心转」,外面境界随着心转。由此可知,情欲是造成六道形相的第一个因素,只

经文里面,我们前面读到,「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到这个地方才讲到经文头一句,「舍家弃欲,而作沙门」,上辈要舍家。舍家是什么?出家。「弃欲,离欲也」,一定把情欲放下。为什么?情欲是六道轮回的起因。六道轮回怎么来的?就是众生的情深、欲望多,这个世界就变成六道轮回。你问他,为什么会变成六道轮回?这个是佛在大乘经上常说的「境随心转」,外面境界随着心转。由此可知,情欲是造成六道形相的第一个因素,只要有情有欲,六道就会出现。

如果情跟欲没有了,断掉了,给诸位说,六道就没有了。情欲要是伏住,没断,你还在六道,但是你就不在欲界,你到色界去了。由此可知,情欲的严重,这个东西不放下,欲界很苦!色界天比欲界就殊胜太多太多了,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不可以不知道的,这不是个好东西。可是世间人贪恋,没有人愿意放下,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无始劫来我们就被这桩事情堕落在六道轮回,这一生遇到大乘、遇到净宗,才明白这桩事情,才知道无量劫来在六道里受这么多苦、受这么多的难,都是为了这两个字。明白之后,我们就得真的把它放下,真放下就叫做出家。所以出家,不一定出形式的家,这个后面念老都讲到。

「而作沙门」,沙门就是修行的人,「为僧也」。「《毘婆沙论》云:家是烦恼因缘。夫出家者,为灭垢累,故宜远离也。」家,有家就有烦恼。所以家这一个字,中国的文字好,它是智能的符号,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家。我们把这个家字用篆字来写,你就很清楚,一看就晓得它什么意思。上面这个盖,用篆字写,就像一个房屋、房子一样,像画的一个房子一样。房子里面是什么?是一头小猪。代表什么?代表迷惑颠倒,是这个意思。中国文字是智能的符号,你虽然不知道它怎么念法,可是你看它的形状,你能懂得它的意思。这个小房子里头是一个小猪。

所以这个字不是一个好字样,不是一桩好事,老祖宗用这一种符号就是时时刻刻提醒我们,家不可以留恋,留恋就永远离不开六道轮回,真的是烦恼因缘。出家呢?出家是为灭,垢是染污,累是累赘、烦恼。换句话说,是为灭烦恼,所以远离这个家。远离,最重要的是心里远离,事没有关系。事是什么?事事无碍。最碍事的就是念头,你心上有,事上出家了心上还有,那没有出家,可能造业更严重。反而不如在家学佛的居士,他真的把家放下了,真的不染污了,高明。

佛法里面讲家,有田宅之家,有烦恼之家,有生死之家,有轮回之家,你出哪个家?田宅之家,这是我们现在一般人的,这个不重要,要出烦恼家,要出生死家,这个出家的意思就深了。出也有四种:第一种「身出心不出」,身出家,心里还天天念着家,念着家亲眷属放不下,身出了心没出,没用处。第二种「心出身不出」,在家修行的居士,他真出了。为什么?他心出了,身虽然有,他心里没有,这高!第三种「身心都出」,这是真正出家人,标准的出家人。第四种「身心都不出」,这是在家不学佛的,或者学佛的时候对家还是非常留恋,造业的凡夫。

所以家有四种,出也有四种。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他给我们表演的,他是身心俱出,佛,证得极果。还有一个在家居士,维摩居士,维摩居士表现的是心出身不出,他也成佛。这是告诉我们,身出不出没关系,最重要是心,在家居士能成菩萨、能成佛。

世尊当年在世,两尊佛同时出现在世间,一个在家佛,一个出家佛。你们去读《维摩经》,你看看维摩居士讲经教学,释迦牟尼佛派他的弟子去听经,舍利弗,世尊座下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派这些弟子们去听维摩居士讲经,见到维摩居士,顶礼三拜,右绕三匝,那个恭敬礼节跟对释迦牟尼佛一样。所以佛法是师道,师道老师第一大。不能说这个老师是出家的,大师,我们见到他就要恭敬;这老师是居士,我们就降一等,心就轻慢了,错了,完全错了,根本就不懂。在家居士修行证果,跟出家菩萨没有两样。换句话说,修行到底是应该出家、应该在家?各人缘分不相同,没有障碍。像这些道理现在都没人讲了。

\

佛门里面称呼称和尚,称和尚,关系可不同了,和尚不是随便称的。和尚是梵语,印度话,意思是什么?亲教师。我所学习的这个法,这个老师他亲自传给我的,他是我的亲教师,用印度话讲,他是我的和尚。诸位就晓得,我的和尚是谁?李炳南老居士,他是我的和尚,我跟他十年,大乘经教、净宗法门都是他传给我的。出家,有剃度的和尚,有受戒的和尚,有戒和尚、有剃度和尚,那都是结缘的,叫「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和尚里面最尊重的,第一大的,就叫传法的和尚。我们这一生能不能成就跟他关系最大,跟剃度师关系不大,跟传戒师关系也不大,最大的就是直接指导我们修行这个老师,这个老师第一大,佛门叫法子,叫传法。这些常识我们都必须要知道的,佛法是真正讲你修行的成就。所以出家这个意思很深。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锥餐壶 以锥餐壶

以锥餐壶成语名称以锥餐壶成语拼音yǐ zhuī cān hú成...

以锥飡壸 以锥飡壸

以锥飡壸成语名称以锥飡壸成语拼音yǐ zhuī cān kǔn成...

以锥刺地 以锥刺地

以锥刺地成语名称以锥刺地成语拼音yǐ zhuī cì dì成...

以辞取人 以辞取人

以辞取人成语名称以辞取人成语拼音yǐ cí qǔ rén成语...

最新文章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古诗原文[挑错/...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惜衣有衣...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仁者宜在高...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