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感应网
标题

华严念佛三昧论讲记(五)

来源:心经感应网作者:时间:2019-11-01 09:43:55
华严念佛三昧论讲记(五) 【诸佛别无所证,全证众生自性尔。】  诸佛成了佛,证了佛。信解行证,开始要信、信了之后如实的解,解了之后就实行,行了之后,最后是证。诸佛证什么?别无所证,全是证的‘众生的自性’。佛所证实到的是什么?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本有的本性。在座的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本性。佛证的是什么?成了佛,证了最高的境界,是什么?就是众生每一个的本性。底下引华严。  【如来出

  华严念佛三昧论讲记(五)

  【诸佛别无所证,全证众生自性尔。】

  诸佛成了佛,证了佛。信解行证,开始要信、信了之后如实的解,解了之后就实行,行了之后,最后是证。诸佛证什么?别无所证,全是证的‘众生的自性’。佛所证实到的是什么?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本有的本性。在座的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本性。佛证的是什么?成了佛,证了最高的境界,是什么?就是众生每一个的本性。底下引华严。

  【如来出现品云:‘菩萨摩诃萨应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觉’。】

\

  诸大菩萨你要知道你们的自心,自心之中,念念之中,在你心念之中,有佛成功了。

  【‘何以故。诸佛如来不离此心成正觉故’。】

  诸佛如来就不离众生之心,而成佛呀。

  【‘如自心,一切众生心亦如是’。】

  每一个人有自心,一切众生也都是如此。

  【‘悉有如来成等正觉。广大周遍,无处不有,不离不断,无有休息’。】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无穷无尽的佛,随时随时在那里成佛。而且此心广大周遍,无处不有,永远是不离不断、无有休息。(此为一段,下第二段就是释迦牟尼佛成佛时,看见星星,大觉大悟,成佛了。)

  【又云:‘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不能证得’】

  没有一个众生没有如来的智慧。‘具有’,表示已经有了。在座的人,每一个人,承认这句话吗?这是佛说的,佛成佛时所证明的。成佛就是因为证实到这一点,每一个人都有如来的智慧,所以我们要大精进,要大惭愧。我们有如来的智慧,可是我们就堕落成这个样了。这是事实,但是我们要懂,我们并不是很难,只要把这些虚妄都去掉,恢复本有就是了。不是变个什么、得个什么、修成个什么。气功是讲究从头上出了个小人(元神),小人再修,又再出个小人。佛法不如此,此为心外取法,佛教不是这样。众生有佛一样的智慧,但就是因有妄想、有颠倒执著。想的都是错的,还执著,还把错的抓住不放。这不好办了,所以不能证得。

  【‘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就是这样。这一段十分殊胜。这一段论文,十方诸佛都放光;一切佛世界都天雨妙花;一切魔宫都震动。就像我们地球发生了唐山大地震,九级,魔宫都倒塌,魔王都昏倒在地,不可思议。

  所以,一切神通,现在的奇异功能,均无法相比。神通太渺小了。阿罗汉的神通,能把太阳和月亮换个位。阿罗汉还是小神通,菩萨神通更大。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佛神通。能直指凡夫的心。让凡夫见了自己的本性,就成佛,这是佛的神通。佛现大神通,直指:念法身佛,念的就是自己的自性。这和净土宗是结合的。观经的话:‘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在解放前夕,江西有个比丘尼,逝世之后火化,顶骨不坏,上面有四个字:‘心作心是’。圆彻法师已经有了此拓片。此是很殊胜的事。心作心是。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你现在念佛,就是‘是心作佛’。你作佛这个心就是佛。此就与彭二林完全一致了。实际说,夏老师说,《华严经》、《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三部经是一部经。华严是大本、无量寿是中本、阿弥陀是小本。三本是一部经。

  《弥陀疏钞》也是一上来就说:‘灵明洞彻、湛寂常恒’。非常明,是灵明。非常彻,是洞彻。非常寂,是湛寂。恒就是常,又用常来形容恒,绝对的恒。‘非清非浊、无向无背’。没有清浊之分,也没有向背之别。‘大哉真体不可得而思议者,其唯自性欤’。这个真体,不可思议的,就是每一位的自性。所以弥陀疏钞、观经的宗旨和此论是一样的。这是‘根本’:‘体’和‘本’。

\

  彭二林居士是造诣很深的居士,很稀有。其论非常透彻,斩钉截铁,不允许你模棱两可。我们知道念佛有四种,念佛法身,此处指实相念佛。法身就是实相。念佛法身是直指众生自性。什么叫念佛法身?不是要念一个什么咒?或一个什么?就是告诉你,众生自己的本性,你要是认识你的本性,你就是见到了佛的法身。念念不离自性,就是念佛法身。这就是直指:直接、究竟、最殊胜的成就。所谓成佛,就是成的这个。‘诸佛别无所证’,诸佛证得什么?另外没有什么证的,‘全证众生自性’,他所证的全部就是众生自性。此说直接了当,斩钉截铁。说证得什么?别的没有,就是在座每一个人的本性。佛证,就是证这个,成就这个。

  自性是湛寂光明。清湛极了,一点尘渣都没有,清净极了。光明无量,遍周尘刹,此光明遍周一切刹土,一切虚空、世界,这也就是我们的本性。所以,为什么说我们众生是迷呢?就是迷了这个本性。自己有了这个本性,不能认识,迷了这个本性,这就是迷。觉悟了,证到了,就是佛。所以这个事情就是这么简单明了。一切法门,就都是为这一件事。底下引据经文来做证明。说这些话是根据圣言量,是佛说的,是诸大菩萨说的,这就有根有据了;就可以为人演说了,可以告诉别人了。把自己个人的见解随便拿来和人谈,时下很多人有此毛病。这是谤法。

  引了华严两段,一段是如来出现品,‘菩萨摩诃萨应知自心’。一切大菩萨应当知道你们自己的心,佛教导菩萨第一句话就是此话。今天在座诸位也是菩萨摩诃萨,应当怎么样呢?应当‘知自心’。自心之中,念念之中,常有佛成正觉。诸佛菩萨在哪成正觉?就在众生的心念之中,我们不知道,所以是凡夫在迷。何以故?因为‘诸佛如来不离此心成正觉故’。一切如来都是不离这个心成正觉。佛的成就,就是知自心,如自心,证自心。当时华严会上诸菩萨摩诃萨的心是如此,一切众生心亦如是,那就包括今天在座的人了,每一个人都包括在内了。一切众生心,都是这样,‘悉有如来成等正觉’。在你心念之中,都有如来在心念之中成佛、成就正觉。你的心是‘广大周遍,无处不有,不离不断、无有休息’。我们的自心,没有断灭,没有停止的时候,在念念中常有诸佛成正觉。这是在华严会上释迦牟尼教导诸大菩萨的。当时说华严的时候,称为毗卢遮那佛,称为卢舍那佛,就是释迦牟尼佛。

  另一段话也是我常常引的,‘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德相’。没有一个众生没有如来的智慧、德相。大家听到点奇异的功能,就羡慕得不得了。我修了多少年,还没有什么,他一下就有神通,很奇异,很羡慕他。其实这算什么!咱们每一个人本来就有如来全部的智慧,如来的全部的功德。什么奇异的功能,九牛一毛,可以忽略不计。我们既有与佛一样的智慧,一样的德相,为什么不显现呢?为什么还在迷呢?为什么还胜不过烦恼?烦恼来了,例如有个老居士与街坊闹气,后来得病种种,烦恼还是胜不过。为什么呢?现指出这个原因:‘但以妄想、颠倒、执著,不能证得’。有妄想,就颠倒,你就错了,不知道是非。执著:碰到什么事就抓住了,沾著。这是我的亲人,那是我的仇人,我所讨厌的人,我怎么也不让他好。执著的非常厉害,不能平等。那么,就不能证得,就不能显现。‘若离妄想’,离开了妄想,一切智、自然的智慧、没有障碍的智慧,就现前。事情就是这样。此为前次所讲,很重要,所以今天再重覆一次。

  上次我说,说这段话时,十方诸佛都欢喜、放光,一切天女都散花,魔宫都震动,因为此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是最殊胜的一件大事。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这就是大事因缘。所谓‘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这就是佛的知见;这不是众生的知见,也不是任何学者的知见,也不是任何宗教教主的知见,他们都没有。佛的知见,最平等,一切众生本来具足,但是妄想执著,不能证得。问题就这么一点点。到这里大家自然会问:‘这个妄想执著,我们怎么去啊!’,问题矛盾在这,焦点在这。我们跟佛一样,但是现在不能证得,不能证得,就是为了妄想执著。这个妄想我们怎么去啊?

  【云何离于妄想。】

  怎么离妄想呢?底下的话,大家要注意,就是彭居士极殊胜之言,是净土宗登峰造极的话,也是禅宗的登峰造极的话,也是密宗登峰造极的话。从密宗看,今天能听到这个话,等于毗卢遮那如来给大家做大圆满灌顶。怎么去这个妄想?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身许国 以身许国

以身许国成语名称以身许国成语拼音yǐ shēn xǔ guó成...

以郄视文 以郄视文

以郄视文成语名称以郄视文成语拼音yǐ qiè shì wén成...

以锥餐壶 以锥餐壶

以锥餐壶成语名称以锥餐壶成语拼音yǐ zhuī cān hú成...

以锥飡壸 以锥飡壸

以锥飡壸成语名称以锥飡壸成语拼音yǐ zhuī cān kǔn成...

最新文章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古诗原文[挑错/...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惜衣有衣...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仁者宜在高...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