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感应网
标题

历代高僧:明成祖的智谋家——临济宗高僧道衍禅师

来源:心经感应网作者:时间:2019-11-01 09:48:55
图片来源:资料图洪武十五年(1382),马皇后逝世,明太祖朱元璋命选有道高僧供奉诸王,为诸王诵经荐福。当时任僧录司左善世的宗泐对老朋友道衍的才学极为钦佩,推荐道衍侍奉燕王,明太祖第四子朱棣于洪武三年(1370)被封为燕王,居燕京(今北京)。道衍至北京,住庆寿寺,燕王朱棣召见道衍,交谈极为相契,相见恨晚。道衍出入于燕王邸府,甚为秘密,为燕王心腹谋士。及太祖崩,惠帝立,以次削夺诸王。道衍遂密劝燕王起兵

图片来源:资料图

\

翻开《明史•列传》,有一位传奇式的人物姚广孝,禅门称道衍和尚。他的一生即不为富贵荣华所惑,矢志为僧;又是不避尘累,运用他的雄才大略,帮助明成祖朱棣夺取帝位,后又为发展民族文化作出了贡献。

在中国佛教史上,禅宗在惠能大师后极盛于唐宋,至明代时南禅的临济宗尤盛于它宗,素有“临济临天下,曹洞嘈半边”之传言。在政坛、文坛上有显著的地位,盖得力道衍和尚对朝政的影响。

释道衍(1334——1418)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本是医家子弟,俗姓姚,名广孝,字斯道,号独庵、逃虚子。14岁出家于妙智庵,曾从虚白亮公习天台宗教义,元末兵乱之际往径山智及得法,法号道衍,为掌内记三年,是元臾法孙。初住临安普庆寺,后迁住杭州天龙寺、嘉定留光寺。他年少好学,极为聪明。读书工诗文,善阴阳术数之学。明朝洪武年间,朝廷下诏,命精通儒学的名僧集于礼部考试,他被选应考,由于才学出类拔萃,考试名列前茅,本可授予官职,但他不愿接受封官,仅受僧服之赐。返回途中,经过江苏丹徒县北固山,游览古迹,缅怀古贤,感慨不已,于是赋诗一首,以抒其志。其诗日:

谯橹年来战血干,烟花犹自半凋残。

五州山近朝云乱,万岁楼空夜月寒。

江水无潮通铁瓮,野田有路到金坛。

萧梁帝业今何在?北固青青客倦看。

时同行僧人宗泐,未识其志,曾对他说:“此岂释子语耶?”“道衍却笑而不答。

\

洪武十五年(1382),马皇后逝世,明太祖朱元璋命选有道高僧供奉诸王,为诸王诵经荐福。当时任僧录司左善世的宗泐对老朋友道衍的才学极为钦佩,推荐道衍侍奉燕王,明太祖第四子朱棣于洪武三年(1370)被封为燕王,居燕京(今北京)。道衍至北京,住庆寿寺,燕王朱棣召见道衍,交谈极为相契,相见恨晚。道衍出入于燕王邸府,甚为秘密,为燕王心腹谋士。及太祖崩,惠帝立,以次削夺诸王。道衍遂密劝燕王起兵,并为决策“战守机事”。燕王曰:“民心向彼(指惠帝),奈何?”道衍曰:“臣知天道,何论民心?”建文元年(1399)六月,燕王遂决定起兵,时适大风雨至,檐瓦堕地,燕王色变。道衍曰:“祥也,飞龙在天,从以风雨。瓦堕,将易黄也。”燕王起兵,即以诛刘泰、黄子澄为名,号其众曰“靖难之师”。道衍作为燕王的主要谋士,以他的谋略佐助燕王当机立断,决意起兵;出奇谋劝朱棣要破釜沉舟,出师决战,远袭京师(指南京)。道衍向燕王说:“毋下城邑,疾趋京师,京师单弱,势必举。”燕王听从,挥师南下,攻下南京。燕王称帝,即明成祖,年号“永乐”。燕王定策起兵,战守机事皆决于道衍。但是道衍未尝临战阵,而成祖用兵有天下,道衍论功为第一,实践了他“野田有路到金坛”的预言。

明成祖即位后,定都北京。道衍在朝廷中的地位显赫,极受宠信。授道衍为僧录司左善世,他既是临济高僧,又是当时全国最高僧官,统领全国佛教。永乐二年(1404)拜资善大夫、太子少师。诏复姓姚,赐名广孝。成祖与道衍语,称少师而不呼其名,以示尊宠。命其蓄发,道衍不肯。踢与他府第及两位宫人,道衍都不接受。皇帝所赐的金帛,他转赠给宗族乡人。明成祖往来两都(北京、南京),出塞北征,道衍皆留辅太子于南京。他常常居住佛寺,上朝时着冠带,退朝后仍然身着袈裟,成为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功高巍巍,权倾当朝、身披袈裟的和尚,人们称他“缁衣宰相”。

道衍一生积极从事政治、军事活动;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是一位政治家、谋略家。但从14岁穿起袈裟当和尚的愿心坚如磐石,决不动摇,对当时弘扬佛法起了积极作用。他不杀生、不娶妻室、不营产业,矢志为僧的精神令得人钦佩。

据《二十四史精华》卷四载:“永乐十六年(1418)三月入觐,道衍年八十有四矣!病甚,不能朝,仍居庆寿寺。帝驾临视者再,语甚欢,赐以金唾壶。问所欲言,广孝曰:‘僧溥洽系久,愿赦之。’溥洽者,建文帝主录僧也。初,帝入南京,有言建文帝为僧遁去,溥洽知状,或言匿溥洽所。帝乃以他事禁溥洽,而命洽事中胡滢涝等物色建文帝,久不可得,溥洽坐牢十余年。至是,帝以广孝言,即命出之。广孝顿首谢。寻卒,帝震悼,辍朝二日,命有司治丧,以僧礼葬。追赐(道衍)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溢恭靖。赐葬房山县东北,帝亲制神道碑志其协。”

道衍在政治舞台上是一位重要人物;他还把精力投向文化事业,并作出了建树。他受命监修重修《太祖实录》,他和解缙等纂修了《永乐大典》。《永乐大典》是古代的重要文献总汇,是世界上最早和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这本书的纂成对我国古代文化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道衍和尚在修学上主张禅净双修,著有《净土简要录》一卷,《佛法不可灭论》一卷,《道衍余录》一卷,还著有诗文《诸上善士咏》一卷。《逃虚子集)一卷及《外集》、《类稿补异》等。道衍有《自题肖像》诗云:

看破芭蕉柱杖子,等闻彻骨露风流。

有时摇动龟手拂,直得虚空笑点头。

近代高僧虚云老和尚称道衍为独庵道衍禅师。示寂,寿八十有四,荼毗舌根不坏,舍利五色,塔于西山。赞曰:

大士垂迹,化非一端。

三十二应,顺逆观音。

大师如是,敢测尊颜。

损己济世,人神同欢。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词害意 以词害意

以词害意成语名称以词害意成语拼音yǐ cí hài yì成语...

以资切磋 以资切磋

以资切磋成语名称以资切磋成语拼音yǐ zī qiē cuō成...

以誉进能 以誉进能

以誉进能成语名称以誉进能成语拼音yǐ yù jìn néng成...

以观后效 以观后效

以观后效成语名称以观后效成语拼音yǐ guān hòu xiào...

最新文章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古诗原文[挑错/...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惜衣有衣...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仁者宜在高...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