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感应网
标题

参加49天准提法会心得报告

来源:心经感应网作者:时间:2019-11-02 09:44:06
弟子天常顶礼法程师父!弟子有幸参加了2015年7月12日至8月1日的三个七,现已回家一周时间。一周来,回念那三个七的林林总总,如在梦中;回家后看着身边“熟悉”的家园、人事,亦如在梦中。这种感觉对或不对?好或不好?暂时不管它,先集中精神向师父报告三个七的心得感受。缘起打七之前,弟子有四年的学佛历程。虽接触了一些法师和法门,但一直对南师极有信心和兴趣(弟子一定也是南师施食施来的

弟子天常顶礼法程师父!

弟子有幸参加了2015年7月12日至8月1日的三个七,现已回家一周时间。一周来,回念那三个七的林林总总,如在梦中;回家后看着身边“熟悉”的家园、人事,亦如在梦中。这种感觉对或不对?好或不好?暂时不管它,先集中精神向师父报告三个七的心得感受。

缘起

打七之前,弟子有四年的学佛历程。虽接触了一些法师和法门,但一直对南师极有信心和兴趣(弟子一定也是南师施食施来的)。一年前,弟子向佛菩萨祈求,希望能找到传承于南师的善知识。大概两个月后,2014年10月,机缘巧合见到师父,并随后皈依。弟子深知这是佛菩萨安排的殊胜因缘,因此对师父很有信心(这一点对于五毒俱全、“只知道错”、疑心重的“我”而言,很是不易。)

皈依后,因为业力习气的裹挟牵扯、外界障碍的四面袭扰,弟子并没有严格按照师父所要求的每天定课去做,只能说还算基本尽力。弟子学佛四年,经历了人生中最为辛苦的四年,种种境界一一现前。但因果不虚,师父说,该承受的必须承受。那么,承受就是。这次打七,也是克服种种困难之后才得以成行。

\

打七过程

弟子报到时,法会已经转移到大慈禅寺。到了师父身边,各种障碍似乎退去,当晚起香止静时,就有明显好的感觉出现,内心平静。随后的第一天,努力适应法会的节奏,适应新的环境、新的团体生活,以及宏师父易筋经的折磨(易筋经第一天很累,后面感觉越来越好)。第二天,开始认真体悟师父所教的持咒、调气、止静等等,同时开始了艰难的熬腿过程。随后的第一个七,跟随师父学习准提法仪轨,矫正自己盲修瞎炼时自以为是的错误思想和言行,同时每天应对宏师父赐予的体力耐力和意志的考验。一个七下来,弟子一直以来被无形力量紧紧缠裹的身心有了松动的感觉。平时弟子一直感情丰富,妄想如山,但这段时间却发现妄念在减少。有时候因为某事想刻意感慨、抒情一下,心里却一片空白。这种状况到现在还在持续。

一个七结束后,弟子深感受益,身心踊跃,急切想投入第二个七(此处有贪心)。看到有些师兄只能打一个七就不得不离开,殊为替他们可惜,因为弟子感觉一个七之后,一切似乎才刚刚开始。果不其然,第二个七的第一天,开始气动。尔后越来越强烈,全身开始大幅度摇动、转圈,最后动作夸张到不得不坐到禅堂最后,以免搅动其他同修的“道心”。因为师父就在身边,气动并没有给弟子造成心理困扰,因为弟子知道,禅堂内外的一切,都在师父的掌握之中。师父说过,他会对弟子们“负责到底”(世间哪里有敢于承担这般“无限责任”的人和组织呢?)。所以,气动就动吧,身体摇就摇吧,弟子心里一直很平静,甚至有些得意——总算有点看得见的消息(此处有痴心、慢心)。同时,弟子窃思:如果不继续在师父身边打第二个七,回到家中这般气动起来,不仅自己会担惊受怕,家人说不定还会把我送到精神病院。

气动剧烈的时候,不太能正常出声念咒,也就心中跟着师父默念。这样动、摇了5、6天,弟子又起妄念:第二个七眼看就要过去,还要摇多久啊?不会一直摇下去吧?我还想有更加深入的进步哪(此处有贪心、痴心)!未想到念头一起,气动似乎慢慢缓和下来,并在第二个七结束时基本停止(小的气动一直没有停止,只要心念较静的时候,身体就会轻微晃动数下)。

第二个七随着气动始,亦随着气动终。身心放松、平静、杂念少的感觉一直持续,继续持咒、调气、止静,学习仪轨,六字诀和易筋经也逐渐熟练。有任何大小问题,都去问师父和宏师父。宏师父说我比来的时候状态要好很多,弟子也小有自得(此处有痴心、慢心)。

第二个七快结束时,传来要转移到莱山寺的消息。在搬家前一天的下午,弟子到大慈禅寺山下的蒋氏故居参观了大约2个小时。弟子有一位发小是毛泽东的亲属,很久没有联系,正好打七那几天因为特殊因缘又联系上了。看着昨日黄花的蒋家,想着恢复平寂的毛家,感叹了一把世事无常。和以往不同的是,弟子没有过多粘滞就收起了念头,回寺加入搬家整理行装的队伍。

前往莱山寺的路上,弟子贪心又起,琢磨着第三个七应该再收获点什么。止静上能否更进步一些?能不能再来点消息……(此处有大妄念、大痴心)?在车上,弟子睡着小觉,做着大梦,恍恍惚惚到了莱山寺。

又一个七如期开始了——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师父弘法的步伐与梦想。弟子在这个七的头两天,可能在适应新的环境,心不太静,但一直有一种预感——还会有进步的,就在这个七,一定还会有进步!感恩佛菩萨、南老师和师父加持,在这个七的第三天止静的时候,弟子的心中开始不断涌现光明,开始时弱、间隔长,后来越来越亮,越来越密集。打坐也越来越舒服,大多时候不愿按时下座。就在弟子有些飘乎乎的时候,接到一个电话,被告知家中出了大状况,要我速回。当天下午,忍泪上座,咬牙把家事放在一边,反复告诫自己不要被境界牵引,保住来之不易的成果并继续进步。就在那个下午,在止静中,出现比以往更加持久和强烈的光明,还出现了心脏被气猛烈冲击的状况(事后请教师父,师曰“没事”)。此后,一直到这个七结束,止静中的光明都很强烈,打坐的感觉越来越好。

遗憾的是,弟子的打七必须要结束了。如果不是家里的状况,弟子无论如何应该继续下去。可叹福德不够,只能来日再图。

法程师父

这次打七是弟子第三次见到师父、宏师父与春芽师姐。师父是大修行人,弟子乃凡夫俗子,不敢妄自评论,只能略述几个比较深刻的印象:

1、师父慈眉善目,轻声细语,但批评起人来痛切淋漓,直取要点,句句诛心。不仅是单独谈话的批评,就是在禅堂上面向大众不点名的批评,弟子也觉得每句话都针对的是“我”(除了有两次明确针对女众的以外)。若在平时,类似的批评必定会招来弟子的逆反心理,但师父的批评,弟子听到后居然都能坦然接受——弟子相信,“我”那含渣带垢的心在师父眼中一览无余,哪里还有什么好狡辩和矫饰的?老实认错、忏悔、改错就好。

2、禅堂内外,寝室内外,法会的角角落落,大到搬家疏散,小到某个同修的情绪、气脉变化,都在师父淡定从容的掌控之中。发生了那么多事,大家都应接不暇,疲于应对,只有师父依然微笑如常。

3、从很多细节能够感受到,师父在传法、解惑、接引后人时,用心良苦。

4、师父回答学员的问题,无论问题难易,答案几乎都是脱口而出,似乎没有经过思考。其实不然,因为师父用的不是普通的思维和智慧。同修中有不少知识分子(弟子也算一个吧),惯于思索,机巧善辩,但都是普通的世间思维。来此修行,就是向师父学习,争取获得师父那样的智慧与能力,造福众生。

5、师父一直强调修行过程中的正知正见,强调重点是“转身心、去习气、开智慧”,要避免错误知见和迷信色彩。这一点对弟子很是重要。因为弟子身边“仙家”不少,贪图神通和感应的问题是存在的。

6、宏师父虽然年轻,且常说“自己福薄,不堪弟子顶礼”,但言行举止及修行造诣令弟子们敬仰。作为男众,很多状况可以很方便的向宏师父请教。宏师父的诙谐幽默与师父的庄严肃穆相互配合,相得益彰,颇受学员的欢迎。

7、天气酷热,时间持久,人数众多,状况时有。所有这些,让师父和宏师父都辛苦异常。除了密集的每天六枝香的修行,还要在休息时间应对法会的大事小事以及学员们无休止的拜见。记得第三个七时,宏师父在疲乏至极后曾躲到休息室里大呼三声;第四个七时,宏师父中暑病倒。师父虽然身上长了痱子,但每天仍不失威仪,衣着庄严。大德风范,后学敬仰。

同修

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这句话用在这次打七所遇的同修身上再合适不过。弟子不敢虚言:从报到那天起,就感觉很多同修学员似曾相识。弟子参加其他学佛组织时,没有这样的感觉。

同修中还有一些人,弟子能从他们身上看到许多自己的影子——尤其是一些另类习气(无论好坏)。弟子平时在生活中很难遇到这么些和自己这么像的人。

和同修们相处的三个星期,弟子受益很多。这里有所有学佛组织共有的那种安全、互助、利他、温暖的特征,也有不同于其他学佛组织的独有特征——几乎都是南粉;年轻人多,年纪大的人少;求智慧的多,求福报的少;真修实炼的多,夸夸其谈的少。无论男众女众,都有一些非常突出的榜样,令弟子由衷赞叹和敬佩(这些师兄师姐虔诚、精进的身影,一直在弟子脑海中闪现)。感恩师父,为弟子们创造这么好的同修氛围。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几位一直为法会操劳的同修(以张效统师兄为代表,很抱歉叫不出其他几个师兄的名字),非常的辛苦,工作也卓有成效。向他们致谢,致敬!

修行以外的生活

每日六枝香之外,还有吃喝拉撒睡等日常生活。这次打七的炎热天气真是让人印象深刻(也借此机会消业排毒不少),每日洗澡、换衣、洗衣颇伤脑筋;饭食一直很好,吃得津津有味。睡觉时间不长,但质量很好,常能梦到三宝、修行、出家等。闲暇时间,散心杂话的很少,同修们大多在默默持咒、看法本、拜佛、静坐,很少懈怠。值得一说的是,有一晚,一个睡我旁边的同修在睡梦中大喊一声:“看!你的嗔心出来了吧?!”听口气,不像在指责他人,而是在自我反省。弟子迷迷糊糊之中,也为这位梦中依然不忘修行的同学叫好!

打七的周边环境好得没法说。无论大慈禅寺还是莱山寺,那山、水、空气、风水、道场,都如仙境一般。感恩师父,为弟子创造这么好的修行环境。

另外,参加了若干服务法会的义工活动,一方面培福,一方面充实了闲暇时间,很有意义。

总结

这次打七,弟子收获满满。简要总结如下:

\

1、对南师、师父的信心更加坚定;修行的目的、方法更加明确,希望修行成功的愿望更加强烈;

2、系统整理学佛以来盲修瞎炼所造成的所有知见和修习方法上的问题,改正错误,查漏补缺;洗心革面,重整河山;

3、长久以来缠裹身心上的包袱开始松动,常有轻松之感;

4、对修行过程中善知识的重要作用和盲修瞎炼的负面影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参加法会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5、在法会共修中,看到了自己更多更深的五毒习气,止静有了些进步,气脉通畅些许;

6、看到了不少刻苦精进的修行榜样,惭愧有加,望能知耻近乎勇。

写得有点多了,就此打住。最后,忏悔弟子文风浮华、游戏文字的习气。

弟子天常 顶礼师父

2015-8-13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锥刺地 以锥刺地

以锥刺地成语名称以锥刺地成语拼音yǐ zhuī cì dì成...

以辞取人 以辞取人

以辞取人成语名称以辞取人成语拼音yǐ cí qǔ rén成语...

以镒称铢 以镒称铢

以镒称铢成语名称以镒称铢成语拼音yǐ yì chēng zhū成...

以铢称镒 以铢称镒

以铢称镒成语名称以铢称镒成语拼音yǐ zhū chēng yì成...

以身试险 以身试险

以身试险成语名称以身试险成语拼音yǐ shēn shì xiǎn...

最新文章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古诗原文[挑错/...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惜衣有衣...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仁者宜在高...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