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感应网
标题

博学与多闻

来源:心经感应网作者:时间:2019-11-02 09:46:21
博学与多闻  博学与多闻  「生有涯学无涯」生存在这二十世纪的年代,世人面对众多新的知识挑战,特别在现代资讯发达的时代,电脑科技等知识都取替了旧古时代的学问。如果不能掌握到一些新知识就会追赶不上,被社会所遗弃。  孔夫子这位受人尊崇的「万世师表」圣者,一再强调,自己有一个特点,就是好学不倦。甚至教导学生他亦是劝彼等应当抱著好学之态。他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这意思是
博学与多闻

  博学与多闻

  「生有涯学无涯」生存在这二十世纪的年代,世人面对众多新的知识挑战,特别在现代资讯发达的时代,电脑科技等知识都取替了旧古时代的学问。如果不能掌握到一些新知识就会追赶不上,被社会所遗弃。

  孔夫子这位受人尊崇的「万世师表」圣者,一再强调,自己有一个特点,就是好学不倦。甚至教导学生他亦是劝彼等应当抱著好学之态。他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这意思是说,拥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一定能找到像我孔丘一样讲求忠信的人。但是,并不能找到像我一样好学的人呀!

  「人不学,不知礼」古今往来,多少豪杰俊秀,都是玉琢成器,都是因学知礼。所以孔子自称好学,因好学得以增加自身品德修养及广泛知识。透过好学,可以师人有所成就。但是,好学的人,一定要注意环境。环境和教育是息息相关的,选择不好的环境,会带来灾难。

  孔子又说,向好人学习,和善人生活在一起,就像走进芝兰之室,久了以后,自己不会嗅到香气。同样的,向坏人学习,和恶人生活在一起,就像走进鲍鱼之肆,久了之后,自不会嗅到臭气。这都是因为和选择的环境同化了。由此可见,孔子的习学条件是以选择环境为主,这就吻合了佛陀在吉祥一,二及吉祥四所指的博学多闻的意义。

  世间知识,可以从文字书本中求得,亦可从研究考察中来提升对事物的认识。而世俗的知识是日新月异,不断改进来迎合时代的需要。跨入了21世纪,我们的社会就转变型成一个所谓的「知识经济」的社会。换句话说,将来的行业将会是以知识作为基本架构的服务行业如网路资讯业等。

  现代知识佛门称它为俗谛,或世间智。它与出世间真谛是另一回事。修习佛法是要探讨人生真相,了解宇宙真理。佛门称此类真理为圣谛,其「洞若观火」之明慧又称出世间智。拥有世间智,只能明了尘世俗的体相,却未必能透视生命的真相。因此,佛法就能补足这方面的缺陷,使人能体证到生命的真义,故说佛法胜於世间法。

  学习是永无止境的,不耻下问是我人学习的态度,如果抱著自满的态度,将会落得一无所知,被社会淘汰,受人耻笑为井底之蛙。人生是一座学习不完的学府,俗语说:活到老,学到老,吾人当博学多闻也。佛陀说∶

  「寡闻庸智者,如壮牛渐老,四肢横发展,不长於智慧」

  佛教徒有著崇高的目标,修习佛法目的以证得最高智慧为宗旨。因为学佛目的即是学做个觉悟的人。故在学习佛法上就要广学多闻以增长智慧。佛陀教导开发智慧的方法有三种。即:

  (一) 闻慧 Sotamaya Pa??ā

  以听闻为主。从善知识处求问法义,聆听其教诫并深记在心,或自己阅读经典,由此生起对於法义事理等的了解分辨,是名为闻慧。佛说多闻有四种利益:知种种法、遮遣众恶、断除无义、常得安乐。

  (二) 思慧 Cintāmaya Pa??ā

  对於所听闻过或阅读过的佛法理论,独处宴坐坐,专心思惟所闻的法义,由此而生起比较亲切的认识。在佛典上又将它称为如理作意。

  (三) 修慧 Bhāvanāmaya Pa??ā

\

  这是付予行动以求证明的途径。主要是指修禅习定的实践方法。由思慧更进而修习止观禅,对於佛陀所说的因果、四谛、缘起等法,勤加修习,洞察观照,澄明澈达,一念相应,无漏慧生,证见诸法真相。

  佛法是重视智慧的,一切修行都是为了完成最高的智慧,智慧有浅有深,是须要逐渐修习才能逐渐增胜而至於圆满的。有智慧,就如人有眼睛一样,行路、作事才不会有危险。修学佛法,具足智慧,才可以分辨善恶、邪正、应作不应作等。智慧修习到特别增胜的时后,才能够证见真理,断除烦恼,这种智慧,佛法称之为无漏慧。所以我们欲求智慧的生长与明净,必须依循这由闻而修,由思而修的次第。没有闻、思、修三有漏慧的修习,而妄想无漏智慧的出现,了生死、断烦恼、成佛,那是终於不可能的。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郄视文 以郄视文

以郄视文成语名称以郄视文成语拼音yǐ qiè shì wén成...

以锥餐壶 以锥餐壶

以锥餐壶成语名称以锥餐壶成语拼音yǐ zhuī cān hú成...

以锥飡壸 以锥飡壸

以锥飡壸成语名称以锥飡壸成语拼音yǐ zhuī cān kǔn成...

以锥刺地 以锥刺地

以锥刺地成语名称以锥刺地成语拼音yǐ zhuī cì dì成...

最新文章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古诗原文[挑错/...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惜衣有衣...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仁者宜在高...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