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感应网
标题

古道法师禅之旅:寻訪曹洞祖庭

来源:心经感应网作者:时间:2019-11-03 09:43:30
----摘自《禅之旅》一书,大概写作于2006年。洞山,是我多年向往的地方,我作为曹洞宗的子孙,虽然也不甚了解曹洞宗的修行方法,但是对曹洞宗那种扎实的读经、打坐用功形式,在内心里确实向往和佩服,这也是这次江西之行最令我激动的一个因素。洞山离百丈山就几十公里,但路途不是很清楚,只好边走边问……进入宜丰境内后,开始出现了很清晰的路标。洞山祖庭一径近在咫尺了—&m

----摘自《禅之旅》一书,大概写作于2006年。

洞山,是我多年向往的地方,我作为曹洞宗的子孙,虽然也不甚了解曹洞宗的修行方法,但是对曹洞宗那种扎实的读经、打坐用功形式,在内心里确实向往和佩服,这也是这次江西之行最令我激动的一个因素。

洞山离百丈山就几十公里,但路途不是很清楚,只好边走边问……

进入宜丰境内后,开始出现了很清晰的路标。洞山祖庭一径近在咫尺了——

来到洞山脚下,我们下车稍事休息,坐在停车场边上一个小卖部前,边喝水边欣赏着周围的风光。

周围的林木郁郁葱葱,可谓“古木深深”了。在这些参天古木间,又一条小台阶路,伸向山坡上的密林深处。参天古木多为枫树,到秋风染霞之际一定更有另一番灿烂……

走在这古老的山径上,心中回想老师曾逐句的讲解过的洞山禅师公案,朗诵着洞山良价禅师过河赌影的悟道偈:

   “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

   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但须任么会,方得契如如。”

今天终于踏上了他们走过的路,这是一条千百年来,多少探求真理的圣哲们所走过的路,脑海间,依稀浮现出他们芒鞋笠杖的身影,他们为了探求生命的真谛,寻访于这群山之上,来往于江湖之间,只为了明白自心的“本来”,不辞万里辛苦,风餐露宿,来寻访心中的明师……

今天踏着他们的足迹,来寻访圣者的旧居,内心里特别激动。

【逢渠桥】

古道法师禅之旅:寻訪曹洞祖庭

沿着林阴小道,山行约一里多路,在浓密的树林间,隐约看到一亭悠然,这就是著名的“逢渠桥”。洞山良价禅师在此睹影悟道。

此桥为宋代所建石拱桥,桥下清流依旧,桥拱两边刻有力士浮雕,依旧神武庄严,身披着时光老人给编织的青苔绿衣,静静地观察着这人世间的沧桑变化,目睹着“禅”的兴盛与衰亡。寂寞的陪伴着清唱的溪流,守望这千年的古道,企盼着圣哲的身影,守护着这一片圣者的净土……

【木鱼石】

古道法师禅之旅:寻訪曹洞祖庭

走过“逢渠桥”便到了木鱼石,木鱼石在一个不大的小草坪旁边,大约有两立方大的一块石头,经历了千百年来人们的敲打,上面已经敲出了一个小坑。我拿起块小石头敲击那个坑,却什么声音也没有,再随意敲击那个小坑的旁边,果然就发出了很像木鱼般的“咚咚”声响。

【夜合石】

古道法师禅之旅:寻訪曹洞祖庭

在向上走不远,就来到了著名的“夜合石”,就像是一个天然的山门,传说古代每当夜晚的时候,这个石门便会自然关闭。石门前小路边有一个小坑,边上刻有“盐井”两个字。传说古代这个小坑从那石壁流出的泉水里,会沉淀令人可食用的盐而得名。

【飞泉】

在“夜合石”的下方河间中,有一道飞泉,给这个幽静的山谷增添了不少的神采。

\

古道法师禅之旅:寻訪曹洞祖庭

【洞山古寺远景】

在向上走过八仙桥,转过一个小山弯,便是一个豁然开朗的山间小盆地,普利禅寺就坐落在这个小盆地的北面,四围全是浓郁的山林,非常幽静,俨然是一个世外桃源的感觉。

古道法师禅之旅:寻訪曹洞祖庭

【曹洞祖庭--洞山普利禅寺】

古道法师禅之旅:寻訪曹洞祖庭

【罗汉松】

牌门前有一块碑记载着洞山良价祖师亲手所种的罗汉松,但举目四顾却怎么也找不到这棵罗汉松,看到的只是一人多高的小树。原来在2005年7月那棵经历了千年的罗汉松,被一阵龙卷风所折断,现被供在一个简易棚子里面。

古道法师禅之旅:寻訪曹洞祖庭

我们看着那个碑文上良价祖师对这棵罗汉松的诗句,真是感慨万千。诗曰:

“长长三尺余,郁郁覆芳草。

不知何代人,得见此松老。”

(注:据《指月录》记载,此松、此诗乃洞山弟子青林师虔禅师所种、所撰。)

它经历了千年的风霜苦雨的洗礼,曾多少次目睹了这祖庭兴衰的历史。也许在漫长的等待与期盼中,终于经不住难耐的寂寞倒下去了!是的,太漫长了……

曹洞宗在创立自己的宗风后,到了云居道膺禅师入寂以后,便渐渐进入了漫长的多年寂寞时期,甚至在后来的发展中,连可以接续此宗风的接班人也找不到,到了大阳警玄禅师时,不得已曾经将自己曹洞宗的法统,传给临济宗的浮山法远禅师来代以延续。

《指月录》第二十三卷有这样的记载:“及年八十时。叹无可继洞宗者。乃以顶相及偈。寄浮山远公。使为求法器。远得投子青。俾续洞宗。”这是令人深思和刻骨铭心的另一段洞宗历史……

它虽然倒下去了,但人们一定会记得它和当年种植它的那位智者!

听山下小卖部的小伙子说:“几年前年山上也有一棵很大的樟树忽然倒地,结果恢复这个祖庭的妙宗法师不久就圆寂了。这是不是又是什么征兆啊?”我不置可否,我想这也是自然的规律吧,万事万物都要有更新换旧的时节,佛陀不是明确的指出“万法无常”嘛!那棵小罗汉松也许代表着新的佛法的复兴呢!在这个时代,还真的非常需要像曹洞宗家风一样,具有甘于寂寞和朴实求证的精神了!

【大雄宝殿】

进入寺院,寺院整体建筑风格与这千年的祖庭虽然很不相配,但也非常完整和宁静。

古道法师禅之旅:寻訪曹洞祖庭

我们到各个殿堂顶礼朝拜后,来到寺院后山的祖师塔,祭拜这位远去的伟大圣哲。

【洞山良价祖师塔】

古道法师禅之旅:寻訪曹洞祖庭

当我们离开这座曾经有着辉煌灿烂历史祖庭时,忍不住长久伫立在寺院前,望着这里的一切……

古道法师禅之旅:寻訪曹洞祖庭

这里的自然环境保护的非常好,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什么叫幽静。是我至今所走过的寺院中,最幽静中的一座了。群山环抱,古木参天,一切都是那样天然。

古道法师禅之旅:寻訪曹洞祖庭

后来我到洞山小住了一个来月,那里真是一个静修的好地方!很可惜因为时间的关系,只能住上就那么多日……

*****

附注:

以上文章与图片记述与拍摄的时间约是在2006年,从2010年1月14日起至今,古道法师担任洞山普利禅寺住持,为完成南怀瑾老师夙愿、重振洞山宗风默默耕耘。

南怀瑾老师在《禅与生命的认知初讲》一书中谈到古道法师:

你们还不清楚古道,我倒蛮清楚他;他是东北朝鲜族的,很好玩的。我常笑他,你们朝鲜族的同胞,常常在中国变成祖师,九华山那个肉身不坏的菩萨是朝鲜族人,好几个禅宗祖师都是朝鲜族人,当然也是我们中国民族的人。古道从小参加部队当兵的,当军人就对武功很有兴趣。我就笑,他们当年年轻看了那部电影《少林寺》,就到少林寺出家,出家干什么?目的不是想学佛成佛!是想学武功。

少林寺是禅宗曹洞宗的系统,这个你们不知道了。古道因为学武功以后走到参禅的路子,到处参禅,然后离开少林寺,一个人到甘肃崆峒山住茅棚。天下这些苦头他都吃过,到处去丛林寻师访道,找好的老师,想参禅成道。吹牛一点形容他是“走遍天下”,由西北到东南。

他也真用心参禅,最近他访问了江西的五大祖庭。我叫他去访问的,因为江西宜春市的市长,宜丰的县长找到宋老板,找到我们。我们还帮忙修他们市里的一条公路,也是为了江西禅宗五个祖庭。现在江西在谣传,说公路是南老师出钱修的。所以我叫古道到各祖庭都去看一下。回来后,我叫他守这里的讲堂,因为他是参禅的。

古道听我的话,去了江西,禅宗五宗的祖庭都去了。我特别叫他在每一个禅宗祖庭,都住半个月体会体会,看深山古刹里面有没有真正大修行人。我讲大修行人哦!大修行人那就不是打打坐了,而是大彻大悟,得道的人。古道出去还写日记报告,几个月回来对我笑一笑、摇摇头;我也只好对他笑一笑、摇摇头。这个笑是很痛苦的笑,我们中国传统的文化怎么办?都没有人!自己感到非常的悲哀。因此也想到,大家有些都是大师了,大教授,我今天讲很不客气的话,在我内心感觉很严重!

(转自迦陵仙音博客)

相关链接:古道法师:“寒山僧踪”怀南师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辞取人 以辞取人

以辞取人成语名称以辞取人成语拼音yǐ cí qǔ rén成语...

以镒称铢 以镒称铢

以镒称铢成语名称以镒称铢成语拼音yǐ yì chēng zhū成...

以铢称镒 以铢称镒

以铢称镒成语名称以铢称镒成语拼音yǐ zhū chēng yì成...

以身试险 以身试险

以身试险成语名称以身试险成语拼音yǐ shēn shì xiǎn...

以酒解酲 以酒解酲

以酒解酲成语名称以酒解酲成语拼音yǐ jiǔ jiě chéng...

最新文章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古诗原文[挑错/...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惜衣有衣...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仁者宜在高...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