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感应网
标题

发菩提心的十种因缘

来源:心经感应网作者:时间:2019-11-03 09:45:41
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今言因缘,略有十种。何等为十?一者,念佛重恩故;二者,念父母恩故;三者,念师长恩故;四者,念施主恩故;五者,念众生恩故;六者,念死生苦故;七者,尊重己灵故;八者,忏悔业障故;九者,求生净土故;十者,为念正法得久住故。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省庵大师谈到发菩提心的十种因缘时,每一种都以;念字开头。念就是系念,铭记不忘。首先,念佛恩。佛对我们有重大恩德。释尊来到

发菩提心的十种因缘

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今言因缘,略有十种。何等为十?一者,念佛重恩故;二者,念父母恩故;三者,念师长恩故;四者,念施主恩故;五者,念众生恩故;六者,念死生苦故;七者,尊重己灵故;八者,忏悔业障故;九者,求生净土故;十者,为念正法得久住故。

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

省庵大师谈到发菩提心的十种因缘时,每一种都以;念字开头。念就是系念,铭记不忘。

首先,念佛恩。佛对我们有重大恩德。释尊来到这个世间示现成佛,并非小可因缘,而是一大事因缘(即让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陀不但在此世间示现八相成道,还以无量的化身善巧度生,拔济众生脱离苦海,从而得到涅槃解脱成佛之乐。

这种救护不仅仅是今生今世,而是多生多世,未有一刻舍离暂忘。佛的深恩厚德,我们往往不懂得感戴,只是通过读诵佛经,或善知识的开导,才知道原来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佛,才了解佛对我们的恩德深广难量,纵然粉身碎骨,不能酬答。所以要念佛恩。

第二,念父母恩。对于这点,也许大家都感同身受,心有戚戚。然而感恩父母的心,能够真正的生发起来也不容易。人在懵懂少年时,往往叛逆,父母对自己刻骨铭心的关爱,多无动于衷。通常是自己成家为人父母的时候,才会真正回想起父母当年对自己的恩德。

第三,念师长恩。父母给予了我们身体,世间的师长教授我们礼义道德,而出世间的师长则带领我们修习佛法,滋养法身慧命。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我们离不开师长的教导,所以要时常念师长恩。

第四,念施主恩。这主要针对出家人而说。因为出家后,不从事生产、贸易,修道所需的生存条件大多是由施主来成就的,所以要感念施主恩。

\

第五,念众生恩。对这一点可能大家比较陌生,其实众生对我们恩德很大。在无量的生命长河中,每一个众生(包括六道轮回中的所有众生)都曾经作过我们的父母,都曾有恩于我。即便是从现实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如狗帮我们看家护院、牛为我们耕田种地、鸡给我们报晓,这些都是恩德。

前面五种因缘都是对外而言,是谈感念恩德,提出要知恩报恩。第六种开始,就面对自己来思惟的。

首先是念生死苦。无量劫来,我们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的轮回于苦海。只有深念巨苦才能生起强烈的出离轮回之心,发起求生极乐之愿。

第七,尊重己灵故。要了知我们现前一念的灵灵不昧的自性,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平等不二,所以应当;尊重己灵,尊重我们本具的佛性。

第八,忏悔业障。思惟我们无量劫以来业障深重,智慧浅薄,如果不真诚忏悔,菩提心的萌芽就被严重地遮碍,不能生发出来。

\

第九,求生净土。要思惟我们即便能够初发菩提心,但要圆成菩提佛果,在这个世间很难,只有求生净土才能顺水扬帆,快速圆满佛果,切实成就菩提心。

第十,为令正法久住,这里的;正法是指佛法。

末法时期,法弱魔强。正法时代,教、行、理、果都有。即有教法,有修行,有证果;像法时代,有教法,有修行,证果少;到了末法时期,只有教法,修行和证果都谈不上了。

但佛法是靠人去弘扬的,如果真有一批发了大菩提心、真修实干的人,那么佛法也能通过这样的人来灯灯相续,发扬光大,正法也会因此得以长住在这个浊恶的世间。

最后这一条正好和开头呼应,第一种因缘是讲念佛恩,那么怎样才能报答佛恩?令正法久住就是最好的报佛恩。

这十种发菩提心的因缘,从感念佛恩开始,到自己闻法修行,报答佛恩,中间离不开父母、师长、施主,众生的种种施恩。我们通过一系列的知恩、报恩引发悲悯心,慈悲心,最后把菩提心的种子唤醒。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逸击劳 以逸击劳

以逸击劳成语名称以逸击劳成语拼音yǐ yì jī láo成语...

以身试法 以身试法

以身试法成语名称以身试法成语拼音yǐ shēn shì f成语...

以身殉国 以身殉国

以身殉国...

1997年9月6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6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6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9月6日出...

1997年9月4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4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4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9月4日出...

最新文章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古诗原文[挑错/...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惜衣有衣...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仁者宜在高...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