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感应网
标题

口业之过(妙祥法师)6

来源:心经感应网作者:时间:2019-11-04 09:45:41
方便佛报恩经》卷三,论议品第五,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前略)尔时三藏比丘,以一恶言诃骂上座,五百世中常作狗身。上座就是长老比丘。《大方便佛报恩经》里,佛又告诉,有个三藏比丘,看到有一个上座比丘,说话、唱赞哪,老吐字不清。他就轻心骂了一句,就说恶言,说上座比丘声音像狗叫唤似的。后来那个上座比丘说:“我已经证了阿罗汉了,你怎么可以谤圣人呢?”他当时就忏悔,但还得五百世狗身。就当时忏悔都来不及了,都得五
方便佛报恩经》卷三,论议品第五,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前略)尔时三藏比丘,以一恶言诃骂上座,五百世中常作狗身。

上座就是长老比丘。《大方便佛报恩经》里,佛又告诉,有个三藏比丘,看到有一个上座比丘,说话、唱赞哪,老吐字不清。他就轻心骂了一句,就说恶言,说上座比丘声音像狗叫唤似的。后来那个上座比丘说:“我已经证了阿罗汉了,你怎么可以谤圣人呢?”他当时就忏悔,但还得五百世狗身。就当时忏悔都来不及了,都得五百世狗身,你谤到圣人那块了,那还了得?

一切大众闻佛说法,皆惊战悚,俱发声言:怪哉!苦哉!世间毒祸莫先于口。尔时无量百千人,皆立誓愿,而说偈言:假使热铁轮,在我顶上旋,终不为此苦,而发于恶言。

所以说,大众这时候都发誓愿。“热铁轮”,不管多热的火烤着,像有一个热炉子在头顶烤着,给我烤得快要焦了,也不能因为此苦,而张口说一句恶语。我们还没受苦呢,嗔恨心就起来了,说恶言,说人这个,说人那个,哪还行呢?

当时无量百千人听到佛讲法后,心生怖畏,而发愿,就是铁轮在头顶上悬着,烤着,脑顶上都不行了。“终不为此苦”,也不能因为此苦而发一恶言,说一句不好听的话,或是骂人的话,或是不在行的话都不能说。

假使热铁轮,在我顶上旋,终不为此苦,毁圣及善人。

也不能因此苦去毁犯圣人及善人,都不行。

《分别善恶报应经》卷上,佛陀告诉诸比丘颂曰:“于佛起恶心,毁谤生轻慢,入大地狱中,受苦无穷尽。”

无穷尽呐,这是“于佛起恶心,毁谤生轻慢,入大地狱中,受苦无穷尽。”现在末法众生正是这种现象。像那“法轮功”啊,就是谤佛,说他超过佛,生大轻慢心。而且拿本不是佛法的当做佛法,来欺骗众生。这样人上哪儿?上大地狱里去。

我在本溪茅蓬闭关的时候(编者注:一九九六——一九九九年),一次有几个人来,说他们练“法轮功”。这是法轮功刚一出现的时候,我说你们这就是在搞邪知邪见。我说:“你们练的危险功,不要练了。”他们都不信,气得哼哼着走了。当时我还没法说:你们将来得受地狱果报。必然要下地狱,好像诅咒他们似的。(当时国家还没有将“法轮功”定性为邪教)我还没法说这些话,但是还不能不告诉他们。不告诉他们,我有过失。人家有危险了,你不告诉也是有罪过的,见死不救不行。但是,当时还不能恶言去咒他。所以说没办法,我就告诉这是一个危险功,不要练了。

还有一个居士偷偷问我:“师父,我是不是参与他们那里,暗中帮助他们脱离出来。”我说:“你可别参与那里,你赶紧跳出来,越帮越乱,你不帮还挺好,只能快点叫他们别练了。”

当时,可把他们给气坏了。后来不长的时间,可能是二年以后,或者是一年以后,这“法轮功”才逐渐地被国家开始正式制止了。而他们问我的那时候,是“法轮功”正兴旺的时候。我当时说它是危险功,就是因为他谤佛,拿本不是佛法的当做佛法,来欺骗众生。

有诸数取趣 于师及比丘

暂时起恶心 命终堕地狱

就是诸取趣,趣,这就是有各种的,想各种的修行,或进入各种的途径。这为了修行也好,为了各种的方式也好,来到师父和比丘前学习。但是在师父和比丘面前,或是背后,而起恶心,就暂时的起恶心,命终都会堕地狱的,谤佛法僧都会堕地狱的。特别是对师父及比丘,有的谤师,对师父起嗔恨心了,说:“这师父太偏向了,对我太刻薄了,你看看又骂我,有时候还使劲呵斥我。”对师父起恶心。还有对比丘起恶心,命终堕地狱,就有这么大的果报。

所以说,为什么有时候不敢管?就是怕大家起恶心,起恶心就坏了。要管呢,就一下管过来(教育过来)。要不管呢,有时候就暂时放一下,以后再处理。但是放完以后,有时候再管就难管了。所以说没办法,有时候师父都担着很大的危险在管,就怕人起恶心。一起恶心,不是师父如何,而是你自己要受苦报的。毁了师,毁了比丘,就等于毁了你的法身一样。

我们现在修行过程是在干什么呢?就是在投胎,在成长的过程。你现在就不断塑造自己成为第二个师父,第三个师父。不断地塑造,还要远远地超过师父。就在师父的基础上不断塑造你自己,就是这样。所以说,你谤师,不就是谤了你自己吗?不等于拆了你自己的台吗,是不是?你的恶心起来以后,谤师罪最重,能堕落地狱里。因为师父给你的东西,它是最高的东西,是帮助你,给你佛法,要了脱生死。所以,你若不要这个最高的法,就等于毁犯这个法。特别是以恶言去诽谤这个法,那你能不堕地狱吗?

若于如来处 起大嗔恨心

皆堕恶道中 轮回恒受苦

你要毁犯如来,起大嗔恨心,凡在佛的地方,佛法僧的地方,起大嗔恨心,甚至如何如何的,皆堕恶道中,轮回恒受苦,永远受苦。

《分别业报略经》说:

粗言触恼人 好发他隐私

刚强难调伏 生焰口饿鬼

就是经常说话恼他人,张口就骂人,张口就揭人的难处。看人的个高啊,说是细高条;看人个矮啊,说是什么矮墩子啊,尽说一些很难听的话。总是揭人的短处,好揭发他人的隐私。隐私,就是人有很多的毛病,不需要你讲的,人家都是悄悄地覆藏起来。你是专门给扒拉出来,让人家怎么痛苦,你就怎么来。所以说这样的人非常“刚强难调伏”。他为什么难调伏呢?不听劝,你怎么跟他说,他也不改。你就说他骂他,怎么劝他,就是不改,所以说难调难伏。最后怎么样呢?他就生焰口中,焰口恶鬼。就从嘴里总吐火,来自己烧自己,把所有的嘴都烧化了似的。一会儿好了,一会儿再烧化了,总是吐火焰。那火焰都几尺长,总是那种吐火的鬼。他想喝点水,要熄灭自己心里的这种火啊,都不能够,永远受自己嘴里的火煎烤,那你说得多难受。

通过学习这个,我们大家知道了,说僧过恶犯大重罪。我们讲了,应该知道说僧的过恶太大,口业是无边无量。想修学佛法,第一点,你得注意口业。我们由于平时的习性,过去所染成的习性,和社会染成的习性,而不知道什么是一种恶。我们今天通过学习,知道这是一种不对的事情,而一定要加紧速度把它改掉,可别再造业了。而且这个东西确实害人。我们本来是好好的,什么事没有,如果这个造口业的事改了,天下太平。你这事不改,天下大乱。

过去都是这样,说有个叫妲己,另外那个叫什么?纣王啊?就是因为妲己而把自己毁了,贪恋女色。实际上他就是听信了妲己的谗言,他相信妲己,她说什么话他就去做。有一次他们看到一个孕妇在路上走,那妲己说这个孕妇怀的是个男孩,不信可以剖腹来看,他就敢去剖腹。所以,这口业罪过无边无量,我们要远离口业,做一个清净的比丘,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大丈夫,做一个真正的人,我们应该这么做。

另外,给大家讲一个例子。过去有一个法师,在五台山修行。他有一天,看到一个老人和一个童子牵头牛。他就上前去,去讨杯水,要过夜,天要黑了。人家就给领到这个房子,这个房子金碧辉煌。招待得很好,那个茶芳香啊。吃完了,他就不想走了,说:“你看看能不能留我?”老人说:“你这还有戒否?”他说:“没戒。”

“还有毗尼否?”

他说:“还有毗尼。”

老人说:“不行,我不能留你,你还是走吧,以后再来吧。”就没留他。

他就恋恋不舍地就往回走。走到门口了,看那个放牛的童子。他就求他,问童子叫什么名?童子说叫均提。他说:“均提,你能不能告诉我今后怎么修行啊?跟我说一说。”他就这样请教小孩。均提一看他诚心诚意地请教,就给他讲了这么几句话,说:“面上无嗔供养具,口里无嗔吐妙香,心里无嗔是珍宝,……”后面还有一句我忘了。(编者注:无垢无染是真常。据《五灯会元》卷九)

其中就有这么一句,“面上无嗔供养具”,脸上无嗔恨谁都供养你,你到哪都能供养你。我们有时候就是总有嗔恨心,人家谁见谁烦。“口里无嗔”,嘴上如果不造口业,不说人恶事,不挑拨是非,不去揭发人隐私,处处称赞人,为人讲法,嘴上总是吐妙香。这样的话才是无价之宝。而且你总这样不说恶事,你本身就有妙香,一张口就有无量的妙香要现前,嘴都是香的。大家一看你张口说话,都得集中过来,听你在讲什么,都竖耳听。为什么呢?因为你讲每句话都非常真实,大家都非常愿意听。

过去我在部队的时候就曾经遇到一个人,是四川人,岁数还不大,长一脸雀斑。但他一张口说话,虽然说话挺直挺快的,但大家都非常愿意听,觉得非常悦耳。大家听他话,就好像听唱歌似的,就那种感觉。我记得好像是四川人,忘了。他从来不说人过失,平时还真没发现他说人过失。他说话大家都愿意听,就是他经常不说人过失。虽然说的是一句普通的话,但大家爱听。我们一定也要这样,不说人过失。

“心里无嗔是珍宝”,因为这些东西都来源于你心。心里无嗔就不会说出嗔恨心的话。所以说,嘴上说这些恶语,都是由于你心有恶念之过。你口业要改了,你心就改了;你心改了,口业就改了。所以说,先改口业,来逐渐地改变心。心改了以后你嘴就不会犯了。所以大家多学习学习这个。今天就讲到这。

摄心守口真教化

二〇〇一年十一月十二晚 听《口业之过》录音后,上妙下祥法师对大戒师做的开示

“口业”是咱们僧人最容易犯的毛病之一。平时,在家人也都是容易犯口业。你看在家人,比如农民,吃饭的时候,端个碗,也得说别人过失,有什么所谓的花边新闻。甚至跑到外面,也得说一句,不说不行。不说,那嘴巴把不住,不说心里就不痛快,非得说。所以平时养成爱说的习惯,再加上有时候遇到一些困难的事情,遇到一些不平啦,越说他就越厉害,造业太多。

就像这些事,是修行中最大的一个漏洞。你如果能够做到,别人无论好坏都不讲,心里就特别地舒服。虽然有时候,你憋得都难受,这心里怎么……就想跟谁说一说,就觉着非常难受。但是你要咬住牙,挺住了就是不讲,过后心里是非常地暖和,非常舒服。如果你张口去说了,功德马上就漏掉,一说别人的过失,马上就漏掉。你即使是说好事,说老实话,那也是起心动念。就说好,称赞别人,那也是起心动念。

为什么说称赞别人是一个好事,那是为对治那个坏的而言。没办法,说是“好事”,这也只不过是一种对治的方法。只要张口说话,都是毒药,只不过是用这个轻毒对治那个重毒,称赞别人的毒对治毁谤别人的毒,毒有轻重不同。而那个毁谤别人不好的话,是毒上加毒。就是称赞别人,实际上,也在起心动念。真正一个修行人,就得什么都不要讲,你不讲,那才是真讲。所以,佛讲:我说法四十九年,没说一个字。有人说如来有所说法,即是谤佛。

佛说法,明白地告诉你,不要起心动念分别佛所说的话,不要着在言语上,不要讲。何况我们凡夫,如果老去喋喋不休,是最大一个弊病。有时候就想去给人讲法,非要给人讲不可。人家不听,追在人家后面讲。讲完了,你觉着:是我给你讲法。实际上,你不是讲法。有时候已经是自己犯了过,很大过失。你这个心已经在动,自己控制不了。你虽然是用讲法的名义,说是给人讲法,实际上那不叫“法”。真正的“法”是什么呢?是你能够摄住那个心,把心摄住了,能够真正地心平,而且能见到实相。那实相它没有说是起心动念的,只有不起心动念,才能见到实相。我们凡夫做不到像如来似的,心根本不动,就喜欢喋喋不休地跟人讲,有时候会造成很大的过失。

但是,有时候为了对治那些不好的过失,就是防止口业,我们去讲一讲善法。讲善法的目的,它的功德在哪里?是能够对治那些坏的东西,让人明白道理,不再做恶事。虽然它有对治的功德,但要更究竟来讲,它也不是真正的究竟法。真正的究竟,你就别起心动念,这才行。我们想不起心动念,首先把嘴看住了,别说,这个是最主要的。

所以咱们这里,大悲寺常住规矩里,为什么有这一条呢?“不许讲理。”就算你有多大的理,你去讲,它都是一个大漏洞。不许讲理,就是让你干什么呢?你能真正明白那个不讲理,才是真正有道理的人,真正讲理。就是说,你放下一切口业,守住那口业,不去说,不去起心动念,那才是真正的道理。有那个道理,什么问题都解决了,用不着去说,说它干什么?我这次讲《说僧过恶犯大重罪》也就是这么个意思。所以,咱们以后逐渐地多讲一些这方面的内容,再把这个口业的问题纠正纠正。以后给大家都讲一讲,对大家能有点帮助。

现在我们有时候就是说惯嘴了,不说不行了。特别是在个别的僧人之中,他平时没事的时候,说哪里的僧人之间,哪个庙里和庙里的事情,“那个比丘尼吵架了,破口骂人”,“那个庙上如何如何了” ,无论真假,都要讲。就是十里之外,或者百里之外的庙里的事情,传播着很快就过来了。“那里的庙里怎么怎么了” ,个别不修行的僧人也没啥事,互相老是讲这么点事,老去讲。最后由于这个习性,就把自己搞坏了。

过去我就有这个体会。那时候还没出家呢,有的出家人有时就说这个事情,我听到特别反感。我心里话:这出家人怎么讲这些事情呢。就算有点事情,讲这些做什么?我一个是烦,另外也反对他这个讲法,这个出家人之间怎么这么不清净。所以说那时候给我造成的印象就是这样。

大家都多加注意,以后就好了。另外这次多讲一讲这类的事情,大家听完能好一些。大家听一听,看看这里还有什么需要讲的,哪块还有点不足的地方,大家可以提一提,等下回再讲的时候,好注意这方面,加以补充。

有时执事人,或是为了说什么事情,才提到某人的过失。有时候就这个事情,大家讲时一律加小心,也不能打着执事的名义,而去说别人的过失。我给你说,这都得加小心。因为什么?这个东西,你只要起心一说,一定要心平。你绝对不能起嗔恨心。就你刚开始时心是平的,说他过失,教育他,让他改过。等到说着说着,觉察到自己起火了。这时候你还得退回来,别讲了。再讲就坏了,自己能把自己那个心给坏了。就得马上停下来。你再继续说下去,就不是原先的好心,超越直心的范围了。这都得注意,就是直心说时,也得加小心。涉及到别人的过失时,你一定要加小心。

咱说老实话,除非为了整个僧团的集体利益,而对方确实是那么回事儿。这才跟师父提对方的过失,或是确实应该提到对方的过失的时候才讲,这属于正常现象。这样他不犯口业的过失。

而这里所讲的,往往都是有恶意去说,那绝对不行。如果有一种善意,你比如说就想帮助这个人,而且不是以这个角度说,以提出他本人某个问题去讲。但是尽量回避什么呢?僧众的过失问题,不能拿那个人的错误来教化他,或者提醒他。尽量回避这个问题,能够回避的东西,尽量回避。虽然你觉得这样教化效果可能差一点。但是看着像差一点,有时候效果反而更好。

\

还有应该注意的地方,比如说,佛讲了一些公案,说到某个比丘犯了过失,受到大的果报,来警惕人不要犯过失。这都属于正常,这都很教育人的。但是我们就得加小心。在这个事情上,佛怎么样讲都行。我们呢,有些人就拿着佛所讲的,去攻击比丘。有的讲事情的时候,就说:“现在的僧人如何如何,这是佛讲的。”但是要知道,佛讲这些的目的,是告诉你自己要警惕,不要犯过失。有的人就不是了,这么讲的目的,是为了指出僧人的过失,要说僧人的过失。这绝对是不行。

\

佛讲法时提到,某比丘因恶业造成下地狱罪,或者是什么的。虽然佛这么讲,但是你讲就两回事,你就得加小心,这例子有时候不能乱举。

另外,在白衣面前,你不能过多地讲什么“地狱门前僧道多”,一些不利的说法都得适当回避。否则,你会失去大利益的。就算有的是事实,你也要回避。

虽然佛过去讲了一些公案,教育人不要犯过失,但是我们就得加小心。因为现在末法时期,人心不思善,有的人不愿意尊敬三宝,不愿意尊敬僧人。这时候,再对他讲这些公案,利用得不好,也会造成过失。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誉为赏 以誉为赏

以誉为赏成语名称以誉为赏成语拼音yǐ yù wéi shǎng成...

以言举人 以言举人

以言举人成语名称以言举人成语拼音yǐ yán jǔ rén成...

以身报国 以身报国

以身报国成语名称以身报国成语拼音yǐ shēng bào guó...

以言为讳 以言为讳

以言为讳成语名称以言为讳成语拼音yǐ yán wéi huì成...

1997年9月1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1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1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9月18日...

最新文章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古诗原文[挑错/...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惜衣有衣...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仁者宜在高...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