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感应网
标题

呼吸(出息入息)念佛方法与送往生

来源:心经感应网作者:时间:2019-11-05 09:42:58
根据犟牛老居士峨嵋山录像整理 2003年7月诸位同修,诸位师父:在我闭关的两年多时间里,今天有特殊的因缘,受许多同修邀请,我再讲一讲如何修行呼吸念佛的方法和如何送往生。在这闭关的两年多时间我没有和同修结法缘,有好多同修到吉林大悲村去找我,顺便我告知同修今后不要到大悲村找我去了,我也不在大悲村了。我在哪里呢?处处无家处处家。人这个色身早晚要扔掉,何必找一个固定地点去扔呢?这就是“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

根据犟牛老居士峨嵋山录像整理 2003年7月

诸位同修,诸位师父:

在我闭关的两年多时间里,今天有特殊的因缘,受许多同修邀请,我再讲一讲如何修行呼吸念佛的方法和如何送往生。在这闭关的两年多时间我没有和同修结法缘,有好多同修到吉林大悲村去找我,顺便我告知同修今后不要到大悲村找我去了,我也不在大悲村了。我在哪里呢?处处无家处处家。

人这个色身早晚要扔掉,何必找一个固定地点去扔呢?这就是“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只要因缘具足,在哪里都要往生,往生是件大事情,至于这个臭皮囊扔到什么地方不要过多地去考虑。如果我们有缘,和同修终有相遇之时,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相会,这是最圆满不过了。呼吸念佛方法和送往生是自利及利他的两件大事,同修们到处找我,也不过是对这两大问题有些疑惑或有些问题,没能够真正妥切地解决。今天借这个机缘,我把这两个问题再详细地讲一讲,这样同修们就可以在家老老实实地修行,不要再这跑那跑了。

下面就以我自己的亲身体会和同修共同探讨这两个问题。

我们净土宗以念佛了断生死。念佛的方法,三岁的儿童都会念,但是八十岁的老人还没念明白,不太通啊。这个法门本来是万人修万人可成就的殊胜法门,但是真正成就的只占万分之一二。为什么呢?不是法门不灵,因为它是八万四千法门之外,佛陀为末法福浅、业重、障深这些众生而专门开辟的一条高深、易学、难信之法,只有用念佛的方法可以带业往生,可当生见佛成佛。这个法门为什么能够带业往生?十地以上的大菩萨们也不知道它的道理何在。既然如此奥妙的法门,为什么我们同修往生者少?是这个法门不灵吗?主要是不契理。《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对此我们许多同修还不够真正了解。

\

都摄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六尘的境界色、声、香、味、触、法,要真的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佛号要达到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能念之心,所念之佛,两边不执著。无念就是《金刚经》讲的无住,它非实——空寂;念就是生心,它非虚——妙有。此即古德讲的“舍识用根”。我们的六根没有毛病,毛病出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产生了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识是什么?识是妄想、分别和执著。一有识,不但染污了六根,更染污、遮障了清净的性体,使我们的本体不能够显露。佛说:“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能,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妄想、执著就是我们这个识心,它不是我们清净的本体,是识在起作用的分别心、妄想心和执著心。

六根接触六尘的境缘都是相,是处所,所以佛门把六根和六尘称为十二处。这十二处无不是假的,是虚妄的幻相,因为这些东西都是无常的,当处出生,当处灭尽,当体皆空,了不可得。我们凡夫不明白这个道理,当识起作用的时候,就执著于幻相、假相而为真实,这样就产生了贪、嗔、痴、慢、疑,产生了你、我、他的分别。也就是佛所讲的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顺自己意的则欢喜,不顺自己意的则烦恼和厌恶。有了见闻觉知就是烦恼,就是无明,这是我们凡夫的一个通病。

不解决这些问题确实不可能往生,那么如何来对治和解决呢?必须要“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什么是菩提心?直心、深心、大悲心。黄念祖老居士在生前把菩提心解释为三大——大慈悲、大愿力、大智慧。净空法师曾经解释菩提心,他说四弘誓愿就是菩提心,“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藕益大师给菩提心下一个定义,就更好理解了,他老人家说:“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佛的心就是菩提心。”

同修们从中可要善思维,我们发愿求生西方净土而成佛,成佛是干什么?成佛就是要度众生,存度众生的心才能往生。而往生必须要一向专念,这就是大势至菩萨成就的经验——净念相继。净念——心不住法相,亦不住非法相。若住法相必执著于有,起贪心、嗔恚心;若住非法相则偏执于空而不相信因果,必然产生断灭想。佛说:“若著于空,诸佛不能度。”净念也就是没有妄念和烦恼,心空空灵灵,湛然寂静。这个净心才是我们的真心。净心我们博地凡夫不容易做到,尤其是末法众生,善根、福德、因缘都达不到断烦恼、除妄想,但是不让烦恼起现行还是可以做到的。用什么方法?念佛。妄念一起,即用“阿弥陀佛”的佛号把它伏住,“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叫以石头压草的方法,伏住妄念就是净念。

相继是不断的意思,除了佛号以外,没有别的想法和念头。这个佛号要起于心、出于口、入于耳,循环不息。要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要如此念,可以令我们的心弥覆虚空,一切法不住,就是不执著、不分别。如果佛号一停,妄念必生,妄念生起,心则被染,心就不净了。因为相继做不到,净念就没有了。念佛、诵经、听法都是如此。念而无念是不住法相,离有;无念而念是不住非法相,又不落空。空、有两边不执著,空有一如。除了佛号以外,我们心里任何的妄念都不存,这就是如如不动,老实念佛,一心念佛。真能如此去修行念佛方法,心则可以不住物质的环境,不被它所诱惑。见境——色声香味触法,能够不动心,就是大修行。

由此可见六根没有毛病,而六尘是外面的境缘相,它也没有毛病。毛病出在六识上,识是起分别作用的。所以我们学佛的同修一定要明了,我们无始劫修不出去,是没有找到障碍我们成佛的根源。识就是祸根,它专门起妄想、分别作用,是染污清净心的发源地。所以一个真的修行人要从起心动念上下手,不住于识,对外境的干扰要时时注意,时时提起警觉心。这样的修行就叫做消归自性。

我遵照印光大师“死守一句佛号”和净空法师他老人家让我们“一心念佛、老实念佛”的教诲,一句佛号我整整念了七年,不看任何经典,不参加任何法会、拜忏、放焰口等等佛事活动,时时提起佛号,念念相继,整整念了七年。我收到了不可思议的效果,起码把入佛门以前一身的病全念没了。从中我体会到,佛法是“愈高深愈精要,愈简捷愈有效”。再简捷也简捷不过“阿弥陀佛”了吧?所以有效。我们世间人讲话“灵验,真是灵验啊”!

有好多同修不明白这个道理,虽然是在修净土法门,但净心念佛没做到,相继不断也没做到。初一念,十五念,早晚课念,平时不念;醒时念,睡时不念……甚至还提出许多的清规戒律:洗衣服不能念,做饭不能念,切肉不能念,上厕所不能念……不能念的地方有很多。要是这样佛号怎么能相继呢?相继是不断,做任何事情都要念。“佛号不间断,清净平等就是佛”。

不要用分别心来念佛,佛讲的非常清楚,“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这句话在我们净土法门最好做,“制心一处”就是始终念佛,在念佛当中任何事情都不影响,都要去做,这就对了。只要是念佛,没有净也没有秽,要净念相继,以达到佛号在二六时中不间断。我们既然闻到这个殊胜无比的念佛成佛之法,就必须要使佛号真正做到相继不断,这就必须要学会呼吸念佛。

呼吸念佛方法,倓虚法师、弘一大师、虚云老和尚还有慧明老和尚,在他们的遗著和开示中都提倡此方法。他们不叫呼吸念佛方法,叫出息入息,出息入息就是呼吸念佛。为了使同修念佛达到一心不乱,奠定往生的资粮,真正达到净念相继,真正做到识自心、见自性、脱轮回、证法身,下面我讲一下呼吸念佛的方法。

为使同修便于记忆和修行,对呼吸念佛方法可以总结出六句话。

息虑专一持佛名:要把胡思乱想排除,单把佛号提起来。这叫息虑专一持佛名。

气出气入一佛声:什么叫呼吸念佛?呼吸念佛同修一定要记住——佛号一定要融于呼吸当中。现在好多同修找我,什么原因呢?他们错误地理解和运用了呼吸念佛方法,感到胸口闷、头晕、心脏跳动,甚至小腹有憋气和膨胀的感觉。为什么会这样?很简单,就是使呼吸随着佛号了。

真正的呼吸念佛方法是不改变呼吸的频率(佛号随着呼吸),在正常的呼吸情况下,用第六识意识把佛号融于呼吸的规律当中:“阿弥(呼)—陀佛(吸)”、“阿弥(呼)—陀佛(吸)”……或者是这样也可以:“阿弥(吸)—陀佛(呼)”、“阿弥(吸)—陀佛(呼)”……还可以念四字:“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呼一吸四个字也可以。一个字一念也可以:“阿(吸)—弥(呼)—陀(吸)—佛(呼)”……这样也可以。

但一定要记住,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和实践运用当中认为哪一种方式比较好,适合你就可以了,不要强求一致。我现在运用的是两个字,已经念了七年:“阿弥(呼)—陀佛(吸)”、“阿弥(呼)—陀佛(吸)”……我是这样念。当然了,我不需要用第六识了,念了七年,已经把第七识末那识培养成了,一喘气就是佛号,不需要再想“我要呼吸念佛”,没有这个意识了。

专闻自心突突跳:这句话是对那些极个别的人说的。

有的同修学习呼吸念佛的方法,念了一两个月以后,感到心脏突然有这么一天跳动得非常非常强烈,当然这种情形不是在躺卧的时候出现,这种情况是在静止状态,也就是在打坐的时候会出现。有一点要说明,我们说的打坐不是说一定要单盘、双盘,或者怎么样的盘,我们不追求这个。我们是练习呼吸念佛方法,能盘就盘,不能盘老老实实坐下来就可以了。在静坐的时候容易出现什么境界呢?当然这是极少数人,不出现更好,出现也不要害怕。会感到心脏跳动得非常非常强烈,“哐当哐当、哐当哐当、哐当哐当……”——震脑海!这个时候要马上转。因为呼吸念佛方法被心脏强烈的跳动声所干扰,已经不能再继续呼吸念佛了,怎么办?就随着心脏的跳动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种情形一般有多长时间呢?三到五天即可消失。如果长期这样,最好到医院去检查一下,看看心脏会不会有什么毛病。三到五天消失以后恢复平静,还是用呼吸念佛方法。当然这是极少数人出现的。

随声默念一梵音:就是(呼吸念佛方法被心脏强烈的跳动声所干扰时)随着心脏的跳动声念佛号。

外音入耳犹幻梦:我们在打坐或者是睡前、醒后用呼吸念佛方法念佛,这时如果外边有声音传过来,不要特意地去捕捉:声音从哪来?是木头声、铁器声、还是音乐声……这些都不要特意去捕捉。听没听到?听到。听到就像做梦一样,不要去捕捉,这样外音对我们呼吸念佛就根本不会起作用,也不会干扰。如果你去捕捉,精神头一上来就把呼吸念佛方法忘记了。犹如幻梦,就像做梦一样。

久习空寂大千心:你真要这样念上一年半载以后,你也就不知道“我”,不再搞“人我”相了。不搞分别,你的心量即真可谓是“尽虚空、遍法界”了。

但需要提一点注意事项,我们在修习呼吸念佛方法时,一般的情况是在静止状态下。就是不动了,身体没有活计干了,也不走动、不做家务了,躺在床上睡觉前、醒了后,或者坐在椅子上、沙发上,这种情况下练习是最好。但是极个别的,现在我所知道的有三位老居士,他们在行住坐卧一切活动当中都不能影响他的呼吸念佛。但这样根性的人,我不如,我也做不到。因为什么呢?身体一活动以后,这个微弱的思维会干扰呼吸念佛方法,所以说不好修,但极个别的根性好的人也可以做到。

我们就是在静止状态下,要排除妄念,但最重要的就是佛号不要影响正常的呼吸,自然呼吸的频律千万不要改变。什么是佛法?顺其自然是佛法,恢复本原是佛法。如果改变了正常的呼吸频律,那就不是佛法。不要改变呼吸的频律,在正常的呼吸当中加上两个字、加上一个字都可以。这就叫做法无定法,佛法没有定法。如何修行就看我们同修的根性如何了,如果遇到外境的干扰不能静下心来念佛,和外境没有关系,还是要在自己内心里找原因。正像一首古诗中的这几句话:“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可见得“境缘无好坏,得失在自心,只要心如如,觉性化六尘”。一定要记住,修学这个方法不要加任何的意念,我们修行的是净心。有的同修就把呼吸念佛方法理解偏了,讲什么要“气入丹田”,然后“再通过会阴到达百会”……那样做就变成气功了。我们是修行不是练气功,这样一加意念,有见闻觉知就是凡夫,就不是佛法了。佛法绝对是清净心,没有任何的附加条件。身体不好,心净体亦净,老实念佛,身体就好了。

我再顺便说一点,有的同修愿意打坐,经常打坐,这个方法学会以后,在打坐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什么呢?先亡四肢,后亡身体。我们正常打坐,自己通过呼吸念佛,佛号把一切妄念都伏住了,这个时候会感觉到自己的四肢没了,身体没了……忽忽悠悠,忽忽悠悠也不知道哪里去了……

当然这个境界不出现更好,出现以后不要害怕,也不要欢喜。好多同修听到我讲这个就到处找我问:“我这呼吸念佛好几年了也没出现,这是可能的吗?”我告诉同修,佛门没有什么可能不可能,可能里面有不可能,不可能里面还有可能,可能、不可能是一不是二。你没达到不见得别人就没达到,不要以自己为轴心去想这些问题。没达到更好,你老老实实念,要是真把呼吸念佛方法学会了不是更好吗?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同修不要恐惧,一刹那之后就又醒过来了,毫无影响,不要有恐惧心理。“哎呀,我的身体怎么没了?我的四肢哪去了……” 一恐惧,今后恐怕再想达到这个境界就很不容易了。

这个境界一定会达到,一定能达到,只要你老实念,就会达到。但它并不是什么特了不得的修行,很正常的情况。因为妄念没有了——我们这个色身本来就是一个妄念的大本营嘛。在开始真正掌握以后会把四肢先亡掉,以后亡身体,自己也不知道我究竟处在什么位置了,这种情形不要恐怖,慢慢还回来。

但是你呼吸念佛方法修得如何,可以做检验。有人问:“我这呼吸念佛方法到底是不是呼吸念佛方法?我睡觉时还念不念佛呢?”可以自己来检验。第一是夜晚无梦;第二是饭量减少,睡眠减少,体力增强,浑身有使不完的力量。为什么会无梦呢?因为你没有时间去做梦了,你把做梦的时间都用来念佛了,还哪里来的梦呢?每天睡觉的时候我们最好给个手印(双手合十),就这样(双手合十放于枕边腮侧)。我看纯印老人家一生都是这样,朝这边躺时(右侧身)就这样(手印放于右侧枕边),或者这样(左侧身躺着手印放于左侧枕边)都可以。如果是仰卧,不过纯印老人一生都是侧仰,我有时仰卧,仰卧时我打一个弥陀印感觉也很好(结印后自然放于小腹部)。这样就是提醒念佛,日久天长你一给印,马上就进入到深绵呼吸的念佛状态下……一喘气、一入气都是佛号,你哪里还会有妄念呢?没有妄念也就无梦了。饭量减少也绝不是病态,只要精神饱满就可以,这是心净的反应。有许多出家师父日中一食或者过午不食吃两餐,好多居士打八关斋戒,也能这样做,这都是正常现象。

\

这个方法需要修多长时间呢?三个月、五个月、半年。这还不是大便宜的事情吗?不用这个方法,你念佛念得再好,睡觉时也会把佛号丢掉,丢了就不能相继了,不相继就是断线了。古德讲“佛号如珠,念头如线,分则相离,合则成串”,你合不起来总是分,把这些珠子穿来穿去、穿来穿去地再把它们分开,一分开这些珠子就又散落了,这样佛号怎么能成片呢?所以我们即使先不达到成片,起码也得先达到不断。如果不用呼吸念佛方法,睡觉时就把佛号忘了,那样佛号不就断了吗?

为什么要修这个方法?主要就是培养我们的第六、第七识。也就是要转八识为四智。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阿赖耶识。只有转识成智,才能够“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只有让我们的频道与佛菩萨的频道相一致,才能感应道交。所以修行净土法门的人,必须要做到深信、切愿、起大行,这叫信愿行三资粮。信愿决定我们能不能往生。有信愿,持名念佛,佛号要念得精纯,精纯就不会有妄念掺杂在里面。这里说精纯而不说多少,如果边念佛边打妄想,日常又不改世间人贪嗔痴慢疑的习性,这叫“喊破喉咙也枉然”。这样的人在佛门里被称之为糊涂人修糊涂法,念佛也必然是糊涂念,不能消业。必须要依佛的教诫,看破五欲六尘、名闻利养,看破这个色身不是真我,家亲眷属也是缘生。

[1][2][3][4]下一页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观后效 以观后效

以观后效成语名称以观后效成语拼音yǐ guān hòu xiào...

以誉为赏,以毁为罚 以誉为赏,以毁为罚

以誉为赏,以毁为罚成语名称以誉为赏,以毁为罚成...

以计代战 以计代战

以计代战成语名称以计代战成语拼音yǐ jì dài zhàn成...

以言取人 以言取人

以言取人成语名称以言取人成语拼音yǐ yán qǔ rén成...

以血偿血 以血偿血

以血偿血成语名称以血偿血成语拼音yǐ xuè cháng xuè...

最新文章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古诗原文[挑错/...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惜衣有衣...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仁者宜在高...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