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感应网
标题

地藏菩萨本迹灵感录 印光法师

来源:心经感应网作者:时间:2019-11-09 09:48:29
地藏菩萨本迹灵感录

  地藏菩萨本迹灵感录

\

  李圆净居士编述
  地藏菩萨本迹灵感录序
  印光法师
  地藏菩萨,誓愿宏深。虽则久已证穷法性,而复不住寂光,不证佛果。以大慈悲,遍周尘刹,随类现身,度脱有情。而复常居幽冥,救拔地狱极苦众生。以菩萨往昔曾发大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良以众生心性与佛无二,由迷昧故,于真常中妄生迷惑,起贪嗔痴,造杀盗淫,以致轮回六道,了无出期。生人天时少,堕三途时多。菩萨特垂怜愍,多方救济。冀彼返妄归真,祛迷得悟,以复其本具之真如佛性而后已。譬如无价摩尼宝珠,堕于圊厕。愚人视同粪秽,不加爱惜。智者知是无价宝珠,从厕取出,拭除粪秽,香汤洗涤,悬之高幢,则光照天地,普雨众宝。众生心性,亦复如是。虽复迷昧造业,堕落恶道,而本具之真如佛性,仍复湛寂常恒,不生不灭,了无迁变损失之相。是故菩萨,对任何业重罪深之人,终无一念弃舍之心。而于最苦众生,偏垂怜愍,急欲度脱也。李圆净居士,感菩萨之慈悲,惜众生之迷昧。因将菩萨本迹事实,以白话体编纂叙述。又从日本续藏录其感应事迹十八章,排印流布。冀一切有情,同知菩萨从无量劫来,兴慈运悲,以期一切众生得度生死,证本佛性。从兹咸皆归命,恭敬供养。称念洪名,以作怙恃,得出此五浊,生彼九莲。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以菩萨之心为心,以菩萨之事为事。庶可不孤佛化,不负己灵也已。爰书缘起,以告来哲。
  民国十八年己巳七月三十日释印光谨撰
  赞一    印光法师
  猗欤大士,誓愿宏深。愍念众生,长劫沉沦。悲运同体,慈起无缘。常处地狱,冀解倒悬。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成佛无期。由此因缘,诸佛赞叹!况彼六道,能不悲恋?虚空有尽,誓愿无穷。欲报深恩,特印尊经。愿见闻者,同生净信。展转流通,利益无尽。
  赞二    演实居士
  菩萨大愿,难思难量。忉利天上,文佛赞扬。万千圣众,法会跻蹡。都蒙度化,到选佛场。分身万亿,广拔顽强。覃施法雨,火狱清凉。久经尘劫,化恶为良。铁围普济,恩泽汪洋。度如未尽,不住寂光。哀哉多众,出罪渐忘。去而还至,苦海茫茫。多生眷属,堕者弥望。见闻利益,彼地藏王。有缘礼诵,已进福堂。本迹灵感,到处放光。流通演劝,获福无疆。
  地藏菩萨本迹录
  地藏菩萨的应化圣迹:
  释迦牟尼佛曾对普广菩萨说:「当知地藏菩萨,有如是等不可说百千万亿大威神力利益之事。阎浮众生于此大士,有大因缘。是诸众生,闻菩萨名,见菩萨像。乃至闻是经三字五字,或一偈一句者,现在殊妙安乐,未来之世,百千万生,当得端正,生尊贵家。」佛又曾对观世音菩萨说:「是地藏菩萨,于阎浮提有大因缘,若说于诸众生见闻利益等事,百千劫中,说不能尽。」可见得地藏菩萨,和这个世界上的人,实在有很大的缘份。地藏菩萨的度生事业,实在不亚于观世音菩萨。释迦佛在忉利天宫,宣赞地藏功德,令观音流布之。因此便可以见得二大菩萨之于此土众生,都有深缘了。世人多晓得观音之度生,却是对于地藏的教化较少闻见,而且以为地藏菩萨但度地狱众生,而无关人道,这实在是误会的,我们如果把这本书看完了,就该明白众生之欲求福慧于菩萨的,无不可即于现世求得,不必等到没世之后。况且经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救果固要,救因更急。人道众生造十恶罪业的因,来生即得堕地狱的果。地藏菩萨对那已堕地狱的,尚且为之救拔,更何况对这未堕的呢?这位大菩萨,对于别的地方,有什么示现教化的事,我们既无法眼,却不得而知,但是在我们中国地方,就千真万确的有过地藏王菩萨应化的事迹。这个地方,就是在安徽省的九华山。我们中国,有四大名山的四大道场。那南海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山西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四川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这安徽的九华山,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每年七月里,到九华山进香的,真不知有多少。因为七月三十日,是菩萨得道的日子。我且趁此把地藏菩萨在九华山成立道场的因缘叙述一番,请大家将这件事,牢牢的记著罢!
  ﹝称地藏菩萨或地藏王菩萨都可以的,以下准此﹞。
  佛灭度后一千五百年的时候,正当唐朝永徽四年,东土有个新罗国,就是现在的高丽国,在我国的东北方。有位太子,称为金乔觉的,年二十四岁就出家了。他带著一只白犬,叫做善听。航海来到中国,安徽省,池州府,青阳县的九华山上。在那九子山头,端坐了七十五年,山神供养饮食。到唐玄宗开元十六年七月三十日夜成道。那时九华山下,有一位阁老,人称他为闵公。他平日奉行众善,常斋九十九位僧人,却独虚一位。遥请山上地藏僧,以满足百数。如是者有许多年了。当菩萨成道的那一天晚上,山神启请下山。他从山上下来,向闵公乞一袈裟之地。闵公说:「这九华山上地方都是我的,请你随意的选择罢。」于是菩萨把袈裟一展,把全座九华山都盖住了。闵公看见了大喜,就此将九华山送与菩萨。又舍了他的儿子出家,就是道明和尚,后来闵公也舍俗修道。因为出家先后的缘故,反拜他的儿子做师父。现在地藏菩萨的像,左面一位少年僧即道明和尚,右面一位老长者即闵公,那狗就是善听。菩萨后来又入定了二十年,直到正德二年七月三十日这天,显圣起塔。从此安徽的九华山,就成为地藏菩萨的大道场了。如果说到地藏菩萨救度众生的事,那正是如佛说的百千劫中说不能尽了。至于上面说的一段在东土示迹的事实,在神僧传,高僧传,居士传,九华山人物志上,都有得载著的。
  地藏菩萨的过去因缘:
  地藏菩萨的度生大愿,是为什么发起的呢?知道菩萨过去世的因缘,就能够明白了。菩萨于过去世曾为长者子,曾为婆罗门女,曾为国王,曾为光目圣女。都详载在地藏本愿经上。现在且将他做长者子和婆罗门女的两件事说说。
  先说在过去很久很久的时候,有佛号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出世。那时地藏王菩萨还是凡夫,做一个大长者的儿子。他见佛相好端严,心生欢喜。因此叩问如来,何以有此相好?佛说:「你要修此相,须发大愿,永远超度一切受苦众生,方能成就。」长者子就在佛前发下誓愿,说:「我从今以后,凡是六道受苦众生,我必设法救度,都使成佛,然后我自己才肯成佛。倘使世间还有六道轮回,还有三途恶道,我总做一个化度众生的菩萨。」所以地藏菩萨自从在师子奋迅具足万行佛前发此大愿后,直到如今,不知经过多少不可说不可说的无量大劫?度了多少不可说不可说的无边众生?到现在还做菩萨,不肯成佛。
  再说在过去很久很久的时候,有佛号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出世,那时有一位婆罗门圣女,很信佛法。但是她的母亲,却不信佛法,并且毁谤三宝,因此命终堕下地狱。圣女知道母亲死后,必定受尽地狱的苦楚,就此变卖家财,大作佛事,修理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塔庙。有一日,心诚意切,感佛灵应,忽然听到空中说:「你欲知母去处,可还家念佛,便知分晓。」圣女归家,就端坐一心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名号。念了一日一夜,忽见自身到一海边,那里海水滚沸,有许多人出没其中,还有恶鬼毒兽打扑吞食,种种苦楚,真是惨不忍见。圣女一心念佛,所以一点不怕。那时忽有一鬼王,稽首来迎。圣女便问:「这是何处?」鬼王答道:「这是地狱边海,人在世间做了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争讼、恶骂,种种罪业,死了四十九天,还没有人替他作福忏悔,就堕落此海。海东有海,还更苦。海东再有海,更加苦。过了三重业海,才是地狱,更是受苦不了。」女问:「我母生在何处?」并告以姓氏与生死年月。鬼王查告:「她初来地狱受苦,可是因为有孝顺之女代她作福,在三天前已经生天去了。」这时圣女如梦初醒,晓得母亲已经超度。于是在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像之前,立大誓愿,愿尽未来际,所有三涂恶道受罪众生,誓必救拔净尽,都使成佛,然后自己方证菩提。否则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所以地藏菩萨,直到如今还做菩萨。
  我们既知道地藏菩萨的过去因缘,总该明白菩萨曾在过去世发下了极宏大的誓愿,要拔一切众生苦,与一切众生乐。一切受苦的众生都度尽了,然后成佛。所以地藏菩萨分身充满十方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万亿身,每一身度百千万亿人,令归依三宝,永离生死苦,得究竟的乐处。所以我们当念菩萨圣号的时候,常称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因此地藏本愿经上载著,释迦牟尼佛曾在忉利天宫,再摩地藏菩萨顶,赞叹地藏神力不可思议,慈悲不可思议,智慧不可思议,辩才不可思议。正使十方诸佛于千万劫中赞叹,亦不能尽。佛又殷勤将人天诸众生等,未出三界,在火宅中者。付嘱地藏,若有天人于佛法中种少善根,便须拥护教令增长,勿使退失。若有落在恶趣,但能念一佛一菩萨名,一句一偈大乘经典,亟当神力救拔。现无边身,为碎地狱,遣令生天受乐。可见得如来护念众生正如父母之爱其子女,深知子女的病苦,想尽百千方便来医治他们,虽辛苦万状,也不生怨恨的。临终时,又忧虑著子女失了怙恃,郑郑重重以爱子弱女付托于亲戚好友,必得其人,死乃无憾。我们读地藏本愿经,到受佛咐嘱之处,方才知道我们众生蒙佛爱护之恩,一至于此。我们今日所造诸业,应受苦楚之报,而劳我地藏菩萨念念防护,时时援引,可奈我们道眼未开,不见大士容,不闻大士教。而大士却度脱我们于生死之中,身受其赐而不之觉,犹如日光普照,盲眼的人未尝不身受其益,而不之见。鸣呼痛哉!唉!释迦世尊慈悲无尽!地藏菩萨受佛付嘱,所行慈悲无穷无尽!但愿大家快快止恶修善,恭敬三宝,自然常为佛菩萨所护念了。
  地藏菩萨的功德利益:
  地藏菩萨既然和这个世界上的众生,有这般大的因缘,那么,我们供养菩萨,有什么功德利益呢?这在地藏本愿经上的阎浮众生业缘品,如来赞叹品,地神护法品,见闻利益品,嘱累天人品各章内,都有很详明的叙述,现在大概的说说。
  若有众生闻地藏菩萨名时,或合掌,或赞叹,或作礼,或恋慕者,是人超越三十劫罪。若有众生彩画菩萨,或作金、银、铜、石、形像,一瞻一礼者,是人百返生于三十三天,永离恶道。
  若有女人,厌女人身,尽心供养菩萨形像,毕此一生,便脱女身。
  若有众生对菩萨前,作乐歌赞,香花供养,乃至劝于一人多人,现在未来,常有善神拥护是人,永离一切恶难之事。
  若有众生久处床枕,求生不得,求死不得的;又有在夜睡之中,梦见恶鬼家亲,或游险道,或共鬼游,因此日久病深,眠中叫苦,凄惨不乐的。这些都是业道论对,未定轻重,所以暂不得愈,或难舍寿。这时在俗眼看来,当然莫明其妙。但当对诸佛菩萨像前,高声转读地藏菩萨本愿经一遍,或取病人可爱之物,或衣服宝贝等,对病人前高声说道,我某甲为是病人,对经像前,舍诸等物,或供养经像,或造佛菩萨形像,或造塔寺,或燃油灯,或施常住。这样对病人照说三遍,使他听清。如果病人到了气尽的地步,一日乃至七日以来,但高声说,高声读经,此人命终之后,宿罪永解。
  若有众生,见有人读诵此经﹝此经即指地藏菩萨本愿经,以下均仿此。﹞乃至一念赞叹,或恭敬此经者,如能千百方便劝此人勤心莫退,所得功德不可思议。
  若有众生梦见诸鬼神形像等,或悲啼,或愁叹,或恐怖的,这都是过去眷属堕恶道者,未得出离,无处可望福力救拔。如对佛菩萨前,虔心读诵此经,或者请人读三遍,或七遍,便得仗此功德,皆得解脱。乃至梦寐之中,永不复见。
  若有下贱不自由人,忏悔宿业,念菩萨名满万遍,千万生中,常得尊贵。
  若有新生男女,七日之中,与读此经,并念菩萨名万遍,此新生子宿殃尽灭,安乐易长,更增福寿。
  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能于十斋日,即每月中之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廿三、廿四、廿八、廿九、三十日,﹝是诸日等,诸罪结集。﹞对佛菩萨像前读此经一遍,四方境内,离诸灾患。此居家人,百千岁中,永离恶趣,衣食丰溢,殃去福至。
  以上都是释迦佛对普广菩萨说的。
  在住处南方清净的所在,以土、石、竹、木、作龛室,在内塑画地藏菩萨的形像,或用金、石、土、木、造像,烧香供养,瞻礼赞叹。是人居处,就有十种利益。
  一者、土地丰收。二者、家宅永安。三者、亡者升天。四者、现存益寿。五者、所求遂意。六者、无水火灾。七者、虚耗辟除。八者、杜绝恶梦。九者、出入神护。十者、多遇圣因。
  这是坚牢地神对释迦佛说的:「若有众生,临命终时,闻菩萨名一声历于耳根,死后永离三恶道苦。如果他的眷属,在这时将病人财物塑画菩萨形像,或更能使病人未终时得眼见耳闻此事。那么,这人业报合受重病的,便得除愈,并且寿命增加。如果这人业报命尽,因有罪业,合堕地狱的,便得罪障消灭,超生人天,受胜妙乐。」
  ﹝我有一位朋友许炳恺,他的外孙顾存信,自二岁患病至六岁,是结核症,诸医无法。于是听许君的劝告,将孩子最爱的饰物,在病孩面前说过三遍,将此饰物变卖,得洋拾元,敬塑地藏菩萨像一尊,供在楼下客堂中,每日虔诚礼拜,后来不治之症居然好了。至今四年,连头痛身热的小病都未患过。我于民国十六年三月初二访许君于上海安纳金路二八三号,亲见亲闻。可见地藏王菩萨的功德利益,真不可思议。再有许多时代确凿记载真实的灵感事迹,另详地藏菩萨灵感录中,请各细看。﹞
  若有众生幼时,亡失父母兄弟姊妹,年长时因思忆故,想知得他们的下落。此人如能在一日至七日之中,塑画菩萨形像,闻名见形,瞻礼供养,勿退初心。则此人的眷属倘系堕落恶道的,便得解脱。生人天中,受胜妙乐。倘是已生人天的,便得转增圣因,受无量乐。如更能于三七日中,一心瞻礼地藏形像,念其名字,满于万遍,当得菩萨现身,告知眷属的生处。或在梦中,领见眷属。如再能每天念菩萨名号千遍,至于千日,当得菩萨遣使所在的土地鬼神终身卫护,现世得到种种的安乐,且毕竟得菩萨摩顶受记。
  若有众生,欲发慈心,救度众生的;欲出三界,修无上菩提的;此人如能见菩萨像,闻菩萨名,至心归依供养礼赞者,则所愿一定速成,乃至凡事所求必成。
  若有众生,读诵大乘经典,不易纯熟领悟的。如闻菩萨名,见菩萨像,虔备上好香花,种种供养。恭敬陈白,以净水一盏,安菩萨前,经一日一夜,合掌请服,回首向南,临入口时,至心郑重,服后戒五辛酒肉,邪淫妄语,及诸杀害。一七日或三七日,是人于睡梦中,见菩萨现无边身,授灌顶水,梦觉便得聪明。经典一历耳根,即当永记不忘。
  若有众生,衣食不足,身多疾病,或家宅不安,梦中多怖,种种灾苦。如恭敬称菩萨名号满于万遍,自然灾去福来。
  若有众生,因事入山渡海,先念菩萨名万遍,所过便得土地鬼神护卫,免诸险害。
  以上都是释迦佛对观世音菩萨说的。
  若有众生,见地藏形像,及闻此经,乃至读诵。香花、饮食、衣服、珍宝、布施供养,赞叹瞻礼。得二十八种利益。
  一者、天龙护念。二者、善果日增。三者、集圣上因。四者、菩提不退。五者、衣食丰足。六者、疾疫不临。七者、离水火灾。八者、无盗贼厄。九者、人见钦敬。十者、鬼神助持。十一者、女转男身。十二者、为王臣女。十三者,端正相好。十四者、多生天上。十五者、或为帝王。十六者、宿智命通。十七者、有求皆从。十八者、眷属欢乐。十九者、诸横消灭。二十者、业道永除。二十一者、去处尽通。二十二者、夜梦安乐。二十三者、先亡离苦。二十四者、宿福受生。二十五者、诸圣赞叹。二十六者、聪明利根。二十七者、饶慈愍心。二十八者、毕竟成佛。
  若有众生,瞻礼菩萨形像,或赞叹瞻礼地藏本愿事行,得七种利益。
  一者、速超圣地。二者、恶业消灭。三者、诸佛护临。四者、菩提不退。五者、增长本力。六者、宿命皆通。七者、毕竟成佛。
  以上都是释迦佛对虚空藏菩萨说的。
  再有一件事顶重要的,就是在地藏菩萨本愿经的称佛名号品上载著,地藏菩萨不待佛菩萨问,特地自己郑重的对佛说。如有众生称念佛名,能灭无量罪,得无量福。如无边身佛,师子吼佛,袈裟幢佛,宝性佛,宝相佛,宝胜佛,净月佛,满月佛,月面佛等。若闻诸佛名号,一弹指顷,发心归依,于无上道,永不退转。若人命终,家人代为高声念佛,是命终人,便除重罪,何况自念。可见诸佛菩萨哀愍众生,无不过于父母的爱儿女,凡有忆念,即蒙化度。
  还有一位最慈悲的阿弥阿佛,他的世界,叫做西方极乐世界。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今生便得十种功德利益。临终佛来接引,从此永远脱离轮回之苦。如有人至心称念圣号一声,可灭八十亿劫的生死重罪。须知念阿弥陀佛的功德最大,一则因为阿弥陀佛曾发过接引众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大愿,因此和我们这个世界有极大的因缘。二则因为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所有十方法界诸佛的功德,阿弥陀佛一佛,全体都具足了。如帝网珠,千珠摄于一珠,一珠遍于千珠,举一全收,是无欠无余的。所以念阿弥陀佛的功德最大。须知别的功德利益,凡是关于福报的,将来或有享尽的一日,独是念阿弥陀佛,不特今生可得福报,并且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后,便永远无退转之一日,永远超脱了六道轮回,了却生死的大事。望大家常念地藏王菩萨的名号,并且专心专意的念南无阿弥陀佛,将来的快乐受用,真是无穷无尽呢!
  地藏菩萨的应机示化:
  地藏菩萨常应机教化众生,千叮万嘱的要我们明白因果的道理,免至受苦。因为种善因一定得善果,种恶因一定得恶果;正如种瓜便得瓜,种豆便得豆,决定不会差错的。所以菩萨遇杀生的向他说得短命报。偷盗的得贫苦报。邪淫的得雀鸽鸳鸯报。恶口毁谤的得无舌疮口报。多怒的得丑陋报。悭吝的得求不得报。不孝父母的得天地灾杀报。毁谤三宝的得盲聋喑哑报。畋猎恣杀得轮回递偿报。骄慢贡高的得下贱报。如是种种罪人,菩萨对他们说种种罪报。如果罪人尚不悔悟,受苦报后,还要堕落地狱受苦呢!世人多有因一时眼前的得失,便疑惑因果无凭,尽管作恶,弄得无法无天,将来真不知要怎样的受苦?真真是可怜可叹。
  须知报应分为三种,一种是现报,就是今生作善作恶,今生便受福受祸的。一种是生报,就是今生作善作恶,等到来生才受福受祸的。一种是后报,就是今生作善作恶,要等到第三生,第四生,或十百千万生,或至无量无边劫后,才受福受祸的。总之,凡所造的业,断断没有不报的道理。世上的人,每每稍受灾殃,不是怨天,便是怪人,却不肯因此作还债想,生悔罪心的。这种人但看眼前吉凶,有时见作善得祸的,便谈善不当为;有时见作恶得福的,便说恶不足戒。他们却不明白善恶的报应,不是一朝一夕,却是积渐来的。譬如冬天三尺厚的冰,岂是一朝所能结成的呢?他们只会得打算眼前一时的利乐,不惜使贪使诈,损人利己,现在多有存这种心的人,怪不得天下乱到这般田地了。这十年来,西洋一埸大战,死伤了几千万人;俄国实行共产,饿死了几百万人;中国各省的天灾人祸,死了过百万人;日本一场地震,死了好多万人,你们想想,不过在这区区的十年里面,便糟到这般样子。从前人心比现在的人好得多,又多相信因果的道理。所以一百几十年的太平天下,真不算得一回什么事。我们只知现在的人心比古人坏,现在的世道比前不如,我们可知道这全是因果的道理么?这不是极明白的事实么?一个世界是这样,一家或一人也是这样。古今来不少真凭实据显出来,这还不相信么?你看世界上的人,有贫有富,有苦有乐,有强有弱,有美有丑,有智有愚,种种不同,其中一定有个道理。这个道理,就是因果。又凡做人一世,必定有死,死后并不能就此了事,一定还有来生。既有来生,一定有轮回,既有轮回,一定有因果的道理在里面作主。啊呀!地藏王菩萨慈悲无极,只想人离苦得乐,所以千百方便劝化人明白因果的道理,就是为此。现在我趁此恳切哀告你们,切须明白因果的道理,又要知道各种罪业当中,杀业最重,凡人都应该吃素念佛,如果一时不能断荤,也切不要杀害生命才好。
  地藏菩萨灵感录
  地藏菩萨,誓愿弘深。与此界众生,有大因缘。时处地狱,救拔罪苦。灵感圣迹,所在都有,惜乎世鲜纪载。去冬偶检书卌续藏经,得见宋沙门常谨,集地藏菩萨像灵验记一卷。所记多唐宋间事,未见单行。又因时代久远,间有传钞失误,校阅偶疏处,因略加修正,共录十八章,即为刊布。普愿见者闻者,咸生正信。供养称念,而获无边福利焉。李圆净识。
  (编者注:这部分内容,已编入本「专集」之《地藏菩萨灵感记选》中,读者可另行选读。)
  附录
  弘一法师与李圆净书
  《地藏菩萨本迹灵感录》已达五版,至用欢慰。《地藏十轮经》<序品>一卷,载赞叹感应之文甚多,乞仁者暇时披阅此经。〈金陵版《大集地藏十轮经》,最善。<序品>以后,亦乞详阅之,当获益甚大。又《占察善恶业报经》﹝金陵版,经并疏﹞,亦地藏菩萨所说,惟此经说修唯识真如观法,不能通俗耳。连《本愿经》,共三种。世称为地藏三经。又《金刚三昧经》﹝金陵版﹞最后一品,亦地藏菩萨所说。〉择其通俗易解者,演为浅显之文及表记,则弥善矣。他经多称为地藏菩萨,唯有《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称为地藏王菩萨。以上诸经之外,他经中载地藏菩萨之名者,如《华严入法界品》四种译本,(晋译六十卷内,唐译八十卷内,西秦别译,此品名佛说罗摩伽经,唐贞元别译,此品名普贤行愿品,皆载地藏菩萨之名,但西秦译曰持地藏菩萨,晋译曰大地藏菩萨)。贞元别译《华严十地经》,及《佛说八大菩萨经》等,皆有地藏菩萨之名。此外,又有《百千颂大集经地藏菩萨请问法身赞》一卷。又秘密部亦有载地藏菩萨者,兹不具录。朽人受菩萨慈恩甚深,故据所知,拉杂写出,以奉慧览。蕅益大师《灵峰宗论》中,屡有关于地藏菩萨之著作,亦乞仁者披阅之。《续藏经》中,有《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此是伪经,不宜流布。
  问:地藏菩萨经中,亦有往生净土之言否?
  答:有。今略举之。秘密部地藏菩萨仪轨云:「地藏菩萨说咒已,复说成就法。若念灭罪生善,生身后生极乐,以草护摩三万遍。」地藏十轮经云:「当生净佛国,导师之所居,乘于无上乘,速得最胜智。」又云:「当生净佛土,远离诸过恶,往彼证菩提,令离诸嗔忿。」又云:「如是菩萨福德智慧速疾圆满,不久安住清净佛国,证得无上正等菩提。」又云:「速往净佛国,证得大菩提。」占察善恶业报经云:「地藏菩萨言:若人欲生他方现在净国者,应当随彼世界佛之名字,专意诵念,一心不乱,如是观察者,决定得生彼佛净国,善根增长,速获不退。」故蕅益大师依占察经立忏法,谓欲随意往生净佛国土者,应受持修行此忏悔法。忏法中发愿文云:「舍生他世,生在佛前,面奉弥陀,历侍诸佛,亲蒙授记,回入尘劳,普会群迷,同归秘藏。」
  ┌占察忏仪﹝本名占察行法,附义疏后,亦有单行本,武昌印一卌﹞
  │梵本地藏忏愿仪﹝扬州版,一卌﹞上二种为蕅益大师作,最善。﹞
  忏法有四部┤
  │地藏忏仪﹝杭州版一卌,简单可用﹞
  └梵本地藏忏﹝杨州版三卌,太繁杂。﹞
  编后言
  是书五版印竣待订时,适聂云台居士寄来地藏灵感近闻三则。翌日,大云月刊寄到,见载有许止净居士记九华山最近灵感二则。同日复接弘一法师手示,论地藏经典等事至详,赶即汇同付排,故本期目录不及刊入。尤巧者,印光法师印地藏本愿经,恰于此书付印前出版,附有灵感录。经法师鉴定者,得依据重排,复蒙师作序,弘公写封面。各事均不先不后,因缘之不可思议如此。更奇者,本年七月四版将出书,正苦无人带往九华道场分送。适关宅吴氏来,谓即日赴九华进香,少顷国光书局提前送书到,友人何君同时亦送檀香来,均得面托一并带去。氏复谓道场秋热,香客拥挤,遍询施药者不可得,殊怅怅耳。午后,澳门伍居士千里外送来大批良药,即饬交吴氏。此番各事,亦非事前安排者,而复凑巧如此。又年前有人批予命丙丁戊三载流年不利,年甚一年。丙年果疾耗缠身,医药罔效。自念予生辰适当地藏菩萨圣诞,因发愿编地藏本迹录,脱稿殊速,若有神助,遂印布遐迩,并虔持圣号,未几复辑灵感录,丁年宿疾良已。噫!予受大士慈恩至重,故不觉言之絮絮也。李圆净识。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锥飡壸 以锥飡壸

以锥飡壸成语名称以锥飡壸成语拼音yǐ zhuī cān kǔn成...

以锥刺地 以锥刺地

以锥刺地成语名称以锥刺地成语拼音yǐ zhuī cì dì成...

以辞取人 以辞取人

以辞取人成语名称以辞取人成语拼音yǐ cí qǔ rén成语...

以镒称铢 以镒称铢

以镒称铢成语名称以镒称铢成语拼音yǐ yì chēng zhū成...

最新文章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古诗原文[挑错/...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惜衣有衣...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仁者宜在高...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