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感应网
标题

境界各异的禅宗开悟偈

来源:心经感应网作者:时间:2019-11-12 09:46:37
开悟,是历代参禅之人追求的最高境界。在众多的大德高僧开悟的公案中,他们常常以偈语的形式来表述他们所证悟的境界。这些开悟偈既描写了开悟的过程,又抒发了开悟时的情感。其内容丰富多彩,意境深远悠长,对后来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也受到历代参禅者的重视。本文即选几首禅宗祖师的开悟偈略做简述:唐代曹洞宗的开山祖师洞山良价禅师(807—869),会稽人,少小出家,聪颖过人。初参南泉普愿禅师,次谒沩山灵祜禅师。

开悟,是历代参禅之人追求的最高境界。在众多的大德高僧开悟的公案中,他们常常以偈语的形式来表述他们所证悟的境界。这些开悟偈既描写了开悟的过程,又抒发了开悟时的情感。其内容丰富多彩,意境深远悠长,对后来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也受到历代参禅者的重视。本文即选几首禅宗祖师的开悟偈略做简述:

唐代曹洞宗的开山祖师洞山良价禅师(807—869),会稽人,少小出家,聪颖过人。初参南泉普愿禅师,次谒沩山灵祜禅师。灵祜让他去云岩昙成处参谒。

在云岩昙成那里,禅师为他说法,最后开示他:“就这个。”

洞山一时不解此中深意,于是心里疑惑着一边走上了一座小桥。站在桥上思索时他忽然看到了桥下河水中自己倒映的影子,疑团顿释,豁然开悟。于是作偈云:

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殊。

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

应须恁么会,方可契如如。

洞山良价禅师认为:禅,不在心外。心外求法,如缘木求鱼,骑牛觅牛,会离佛性愈来愈远。众生往往要迂回绕了很多的冤枉路之后,才肯相信无价摩尼本在身内。禅的开悟,离语言对待,超思虑分别。听闻无情说法,是不能用妄想造作的耳根、耳识的,惟有如观音大士一般的无碍心眼照见世间万象。而有了禅悟的慧眼来观照世间,则每一条江河的粼粼波光,无非为圆满佛性的流露,所谓“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真如法身遍一切处,任向西东,故“渠今正是我”。而大道绝同,离一切相,超然独往,故“我今不是渠”。若会得此,则当下契如如。

唐代的香严智闲禅师是沩仰宗内一位了不起的禅师,他小时就“厌俗辞亲,观方慕道”,初参百丈怀海大师门下,但又因其太聪明了,“性识聪敏,参禅不得”。几年百丈大师圆寂,他又投到大师兄沩山灵祜的门下,继续参学。

一天沩山问他:“你在百丈先师那里是问一答十,问十答百,好像什么都懂。这是你聪明伶俐之处,属情解识想而已,但却是不能了生脱死。这可是体悟大道的障碍啊!如今我只问你,父母未生前如何?”

香严被这个问题难倒了,他把自己平时所闻所看想了一遍,可还是难解疑团,于是他多次恳求沩山为他说破。沩山说:“我说的终是我的,与你无关,弄不好你以后还恨我,要明白须你自己去弄个明白。”

香严于是泣别沩山,学一个行脚游方的头陀,四处游方去了。后来他游至河南南阳,在慧忠国师的墓旁结庵而居,自耕自食。一次他在挖地除草时,把地里的一片瓦块捡起,随手抛出,无意中打在了一棵竹子上发出了“啪”的一下响声,香严忽然心头一明——大悟了!于是作了一偈云:

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

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

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

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

沩山禅师所问:“父母未生前如何?”表面是上是问父母未生时的境象,而其实质却是问尚未开悟时的自性的实质是什么。自性自然不可说破的,沩山此举是在考验香严证悟的境界。结果,无意间抛瓦击竹的一声响,使得香严灵光顿现,把一切语言、理念、术语都忘记了,心地突然一片空明。这就是悟境和自性的体现啊!

因此,他在开悟偈中说一击之中忘记掉一切情思,乃知悟道并靠假借外力的修持,动容之间,顿感与古道冥然相契,因而跳出了空虚的语言概念。自性是可以随时发现的,但你要着力去找时,却又毫无踪迹可寻。而悟道之后才会了解其威仪是在声色之外。

古代的禅师,因景物而悟道,成为佛门中的一道美丽的风景,五代时期的志勤禅师因见桃花而悟道就是佛门中的一段佳话。

志勤初参沩山灵祜禅师,每日苦参古代公案,但即使都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也无法参透,心中非常迷惑烦恼。一日,他到后山庭院去散步。时值春暖花开,景色宜人。志勤信步走到一株桃树旁,恰有一株花枝伸展到他的面前。志勤忽然了悟于心,不胜欢喜,于是作偈一首: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

在古代,“三”往往表示多数,偈中“三十年”其实是虚指很多年。“剑”指佛教的智慧之剑,希望找来斩断烦恼,求得证悟。下句则描写了时间的漫长,以落叶、抽枝表示季节的变化,时间的流逝。一方面是追求生动性,一方面也见出这位求道者精神的沉潜。本来,草木的荣枯作者早已司空见惯,而那“道”啊,也是百般求索无所得,但是在看到桃花的瞬间,灵机被触动,由此豁然释怀。

这首偈语,对由迷转悟的过程写得很清楚,但对悟的结果却十分含蓄,这是禅师为后人设下的一个谜,并在其中展示了智慧之光,令我们深思。

禅人的开悟方式多种多样,然闻艳诗而开悟的却是在众多开悟公案中鲜为人见的。宋临济宗圆悟克勤曾师从法演禅师,某天一位官员来拜访法演禅师。禅师问他:“你读过小艳诗吗?其中‘频呼小玉原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对此应该领会呢?”那位官员惟“诺诺”而已。待他走后,克勤问法演禅师:“那位大人懂吗?”禅师说:“不行,他只认得声。”克勤心里很纳闷,心想既然认得声了,为什么还不行呢?当他走出方丈,忽见一只大红公鸡,高声鸣叫着飞上了一面高墙,他的心念为此一动,“这难道不是声吗?”于是当下心开智解:

金鸭香销锦绣围,笙歌场里醉扶归。

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

法演禅师为官员吟小艳诗,其原意是指小姐频呼丫环(“小玉”原是指吴王夫差女,唐代每以作丫环的通名)其实并没有什么事,只不过是想让她心仪的那个“檀郎”(晋代潘岳,小名檀奴,姿仪美好,所以女子常把自己所爱慕的男子称为“檀郎”)听出自己的声音而能时时想到自己。而克勤却就此参透:悟禅本来就如同热恋中的情事一样,只有个中人,方知个中味。旁人是无法理解的。

“金鸭香销锦绣围,笙歌场里醉扶归”,写的是豪门弟子沉溺于歌舞酒场,其实这是以少年来喻参禅之人,那金鸭浮香、锦绣帷帐、笙歌、扶醉,都是比喻色界的纷繁与喧嚣。而习禅者只有超越这一声色界,去除妄念,方能证悟自性,回归本心。不过这一段风流韵事,是秘而不宣的,只有与少年一起风流的佳人才能知晓,而不能向外人述说的。这就像禅门悟道,所悟到底是什么境界,都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元朝的梵琦禅师(1296—1370),宁波象山人。师承径山元臾行端禅师。他的开悟是缘于梦中听到钟鼓之声。一天,师赴京都,夜住崇天门附近。他一觉醒来,突然听到彩楼上钟鼓齐鸣,猛然间大悟,顿时汗如雨下,身心澄明。不禁拍桌而笑,口述一偈:

崇天门外鼓腾腾,蓦扎虚空就地崩。

拾得红炉一片雪,却是黄河六月冰。

此偈的深意在后两句,诗人在开悟前苦参红炉一片雪时,怎么也想不到它就是黄河六月冰。如果红炉之火中有雪,那么黄河六月的季节也会有冰。法亦如是。无火不成红炉,炉中岂能无水汽?黄河六月之水,若不是源头之雪化冰消,怎么会源源不断?这就是禅宗因果道理,智慧思想。

虚云老和尚(1840—1959)是现代禅宗泰斗。他曾历时三年三步一拜朝五台。1895年他在扬州高寺打禅七时,因怀子落地而悟道。是年,在第八个禅七的第三个晚上,当第六枝香开静,护七冲开水时,不慎将开水溅在虚云和尚的手上,茶杯也落地破碎。师顿见大光明如同白昼,内外洞彻,由此赋偈:

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

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

烫着手,打碎杯,国破家亡语难开。

\

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

虚云和尚由杯子落地悟到虚空有尽,他向外驰求的心顿时消歇,因而见到本息清静的自性。悟后的感觉仿佛“春到花香处处秀”,此时,再来看大千世界就会觉出“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的禅境了。

从历代禅师缘自不同境界而作的开悟偈来看,他们在开悟前心中都在参着一个待解的疑团,这疑团一遇到适当的机缘,便会开花结果,令禅师们由于殊胜因缘的触发而心开智解,破迷开悟。他们开悟时所作的偈语,既是对开悟过程的描述,也是对悟时感觉的直接抒写。今天的习禅问道者,再来重温前代禅师的开悟偈,相信也能参到对我们修持有益的启示。 (信息来源:摘自《人海灯》)

编辑:纤尘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锥飡壸 以锥飡壸

以锥飡壸成语名称以锥飡壸成语拼音yǐ zhuī cān kǔn成...

以锥刺地 以锥刺地

以锥刺地成语名称以锥刺地成语拼音yǐ zhuī cì dì成...

以辞取人 以辞取人

以辞取人成语名称以辞取人成语拼音yǐ cí qǔ rén成语...

以镒称铢 以镒称铢

以镒称铢成语名称以镒称铢成语拼音yǐ yì chēng zhū成...

以铢称镒 以铢称镒

以铢称镒成语名称以铢称镒成语拼音yǐ zhū chēng yì成...

最新文章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古诗原文[挑错/...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惜衣有衣...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仁者宜在高...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