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感应网
标题

《西游记》的虚构与真实

来源:心经感应网作者:时间:2019-08-16 09:45:58
在小说《西游记》中,虚构了人物的性格和内容情节,但在其中也隐藏了佛教的哲理,这就是《西游记》中真实的一面。因为这真实的一面隐藏在文字之中,并没有作具体的讲解,所以许多人把《西游记》虚构的人物当成了崇拜的对象,而另一些人还以为佛教史上的人物是退化的。其实,虽然作者把佛教的历史人物(玄奘)变成了《西游记》神话中的人物,但小说中仍然包含了佛教中关于人生观和宇宙观的思想。如果我们只在文句上去看,就会领会不

在小说《西游记》中,虚构了人物的性格和内容情节,但在其中也隐藏了佛教的哲理,这就是《西游记》中真实的一面。因为这真实的一面隐藏在文字之中,并没有作具体的讲解,所以许多人把《西游记》虚构的人物当成了崇拜的对象,而另一些人还以为佛教史上的人物是退化的。其实,虽然作者把佛教的历史人物(玄奘)变成了《西游记》神话中的人物,但小说中仍然包含了佛教中关于人生观和宇宙观的思想。如果我们只在文句上去看,就会领会不到它其中的真实性。正因为这样,本人尽力从《西游记》的虚构情节中寻找出佛教的真实道理。

智慧

孙悟空刚出生时,两眼放出金光,一直射到天宫里,把玉皇吓了一跳。这两眼能够分别正邪、虚实等,也能看透生活的苦恼。这两眼是智慧的代表,若在请经路上少了这双眼睛,唐僧师徒就会落人魔难。美猴王的两只眼发出金光,也使读者能看透从阎王殿到天宫的虚伪、迷惑等。美猴王大闹龙宫和天宫,便是提醒我们要尽力超越虚假,寻找解脱的真实。而美猴王的金箍棒正是这两眼力量的代表。它的作用是为了提醒而不是乱托为了建造而不是破坏。这金箍棒可以破除引起苦恼的一些原因,同时给人生带来安乐、幸福的生活。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西游记》中所表达的佛教道理。

三毒与烦恼

白骨精三次想吃唐僧肉,她多次变化成良民,以便利用唐僧的慈悲心,好找机会来接近他。但是白骨精的狡猾都被孙悟空看穿,最后被孙悟空打死。唐僧亲眼看见孙悟空把白骨精打死,以为他杀害良民,所以非常生气。猪八戒也在一旁煽风点火,认为孙悟空故意打死三个良民,向师父告状。唐僧更是认为孙悟空装神弄鬼来欺骗他,于是要把孙悟空赶走。而唐僧不辨真伪的后果,是毫无抵抗能力地被黄袍抓了起来。

读了这段文字,读者都会去同情孙悟空,他的冤屈无法申辩,只好回花果山去。在这里,白骨精可看作是贪、嗔、痴等妄心的代表,在佛教的教理中简称无明。孙悟空三次把白骨精打死是教修行者在破除妄心时需要不断地用般若智慧来观照。不是只有一次而是需要很多次地去消除贪、嗔、痴,而且也不是多次去消除它,就能够把它尽除,最终是教人要看透它的真相。否则,我们无法分辨真伪,更无法找到它的根源。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西游记》的虚构中所包含的佛教哲理。

我们从《西游记》中观察唐僧师徒的行程,还可以看出他们一次次穿越魔难后,就一次次越来越接近解脱的彼岸。每次遭遇磨难时,就会发现还有没被解决的心理障碍。比如,当红孩儿把唐僧、猪八戒、沙僧、小龙马拘禁时,孙悟空就打不过他了,因为红孩儿的火轮非常厉害,差点儿把孙悟空烧死。红孩儿的火轮可看成是贪、嗔之火的代表,对修行者而言障碍无比。孙悟空虽无贪心,但是他的心里还有怒气,所以他遇到了红孩儿的火轮时,他就会受不了。他好几次寻找对治的办法,还是灭不了火,最后只好到南海去请观世音菩萨帮助,这才收服了红孩儿。

通过上述来看,对生气的习气,很不容易对治。我们不能用怒气来对付仇恨,因为这样,只39有增加仇恨而已。我们要把仇恨灭掉,一定要用慈悲心,慈悲心能够化解任何仇怨慈悲心可以宽容和原谅别人的错误,而用慈悲心去劝告对方,也能使他们比较容易接受我们的心意。观世音菩萨是慈悲心的代表,红孩儿不仅烧不了菩萨的慈悲心,而且最终被菩萨收服。

六贼、八风与七情

唐僧师徒在路上被六个强盗拦阻去路,要他们留下买路钱。孙悟空气得一蹦三丈高,抡起金箍棒,没用几下,就把六个人都打死了。这六个强盗可看成是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的代表,如果我们没有警觉,他们就会侵入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是造成烦恼、痛苦的贼。

在《金刚经》中,须菩提长者向世尊请问:“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说:“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佛所说的布施就是放下的意思,即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能够没有贪染,把它们放下,就叫“布施不住于相”。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把六个强盗打死,就是下决心拔出六根对六尘的爱染。如果不能超越这种爱染,就会离解脱的目标越来越远。所以孙悟空坦诚地跟师父说“师父!我没把他们打死,他们就会把师父杀害。”

当唐僧师徒到火焰山时,不能过去。他们想找其他的道路,但是其他的道路都不能到达目的,唐僧非常担心。孙悟空就去找铁扇公主借芭蕉扇,却被铁扇公主一下扇出五万多里,落在灵吉菩萨的小弥山上。灵吉菩萨送给孙悟空一粒定风丹。孙悟空带着定风丹回到翠云山,这回,铁扇公主再也扇不动孙悟空了,但是还是没借到芭蕉扇。后来直到李天王用照妖镜收服了牛魔王,铁扇公主这才把芭蕉扇借给了孙悟空,熄灭了火焰山。

火焰山可看成是孙悟空躁动的内心,它是烦恼的代表。我们无法来避免自己的烦恼,因为它来自于我们自己的心,我们怎么能避得开呢?火焰山是由孙悟空烦恼的内心变现出来的,所以必须要面对才能熄灭它。另外,芭蕉扇可看成是八风(一利、二衰、三毁、四誉、五称、六讥、七苦、八乐)的代表,在修行路上,“八风”经常会支配修行者的心理。上述,我们已经讨论过,烦恼是从内心出来,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常常让心定下来,通过“八风”来看透烦恼的真相。只要可以常常让心定下来,“八风”就不但不能动摇修行人的心智,而且还会成为很好的工具,帮我们看透烦恼的真相。只要能看透它们的根源,它们就会自灭。

在盘丝洞,唐僧亲自来到蜘蛛女妖的处所去化斋。这些女妖对男女情欲毫无兴趣,只喜欢吃唐僧肉。七个蜘蛛女妖可看作是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的代表。而猪八戒还有爱欲的心,所以他被丝绳困住。孙悟空已经脱离世间的爱欲,因此不但不被丝绳所困,而且还用自己的智慧,使七个蜘蛛女妖走投无路,只好去依靠蜈蚣怪的力量。这个蜈蚣怪是七个蜘蛛女妖的师兄,他具有喷出漫天黄雾的法术。孙悟空打不过,所以请来毗蓝婆菩萨帮忙降妖,而那位菩萨拿出一根绣花针,便降服了蜈蚣怪。蜈蚣有“百眼”的名号,他可看作是痴迷的代表,黄雾可看作是我执的代表。这个妖怪的法术被毗蓝菩萨的绣花针征服,而这根绣花针是在阳光中炼成的,它可看作是解脱智慧的代表,能够把痴迷、我执破除。因此它使蜈蚣怪的法术失去了效力。

真假

在取经路上,出现了两位孙悟空,他们俩长得一模一样,在天宫的玉皇,在南海的观世音菩萨,也都没有办法来分辨真假。两个孙悟空只好到西天去找如来佛祖。佛祖指着其中一个说:“你是假的,是六耳猕猴变的。快显原形!”假孙悟空见佛祖说破真相,变成一只蜜蜂想逃走,只见佛祖举起一个金钵向他扔去,蜜蜂被扣在钵下。打开钵时,现了原形,果然是一个六耳猕猴。

\

两个孙悟空可看作是“智”和“识”的代表,“智”和“识”是佛教的术语,它们同时在活动,只不过,“识”是执着、痴迷、生灭的一种;“智”是宽容、自在、光明的一种。这样的解释,只是文字上的一种概念,而实际上,我们面对自己,很难分辨出“智”和“识”的真相。

\

从这第五十八回的内容看,菩萨还没能分辨智和识的真相,就好比观世音菩萨还不能认出真假的孙悟空。这是因为对佛教来说,菩萨虽已脱离三界内的分段生死,但是还有变易生死,所以还没彻悟“识”的源头。要通过 “初地位”到“十地位”的过程,最后再超越“十地位”的阶段,才能体人佛果的境界,这个阶段的境界称为“变易生死”。可以说,这一回中的含义非常深奥。

无字经

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历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佛祖的圣地。在取经之前,迦叶和阿难问唐僧师徒有没有带礼物送给他们?唐僧说,因为从遥远的地方来,所以来不及准备礼物!于是迦叶和阿难把佛经交给了唐僧师徒,他们就高高兴兴地回去了。但还没走多远,经卷就被白雄尊者抢去,抖破经包,经书被扬得漫天飞舞。此时,当他们接住掉下来的经书,打开一看,满纸雪白,一个字也没有。唐僧师徒只好再回雷音寺,把没字的经书给佛祖看。如来佛祖就对他们说:“你们今日来取经,只空着双手,所以他们把‘无字经’交给你们,‘无字经’就是‘真经’,这也是很好的经书。”

看了这段情节,有的人还误以为佛教僧人喜欢贿赂,作者所虚构的情节,使读者感到不满意,作者所虚构的人物,使读者糊涂地批判起佛教的历史人物来。其实这段文字的内容完全是作者杜撰出来的。因为迦叶和阿难是在2500年前的释迦牟尼佛时期,而玄奘是在公元前600年左右的唐朝,中间相差1900年左右。因此,他们在历史上并未相遇过。而作者是到了明代,才把玄奘虚构成《西游记》的神话人物。但是冷静地研究这种虚构的情节,却可以发现它里面所包含的佛教哲理思想,含义仍非常深。迦叶和阿难向唐僧师徒要礼物,如果站在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就是要验证一下唐僧,看一看他心里还执着些什么。唐僧说没有礼物,迦叶和阿难便以为唐僧心里已是完全放下,所以才把“无字经”传给他们师徒。对佛教来说,“无字经”可以看作是一种超越“语言文字”的经典,要想看透它的内容,须要心里不执着任何事物。唐僧没有了解迦叶和阿难的心意,所以才又急急忙忙地回来换有字的经典。佛教的这一哲理可以体现在禅宗起源的公案中:

“世尊昔在灵山上拈花示众,众皆默然,惟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檗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咐嘱摩诃迦叶”。

这一则公案体现着世尊教义的精华,隐藏着禅宗的深义。由于迦叶完全彻悟,所以当世尊拈花时,迦叶尊者当下心领神会,并且露出微笑,这就是“以心印心”。以心印心并不是拿有形的心来传,也不是世尊把自己的本心传给摩诃迦叶尊者,更不是摩诃迦叶尊者接受了世尊的心要,而是世尊与摩诃迦叶尊者都已大彻大悟,以至证得了相同的境界。这种境界一点也不增,一点也不减,两位圣者的相应,就如同两面镜子的对照,这边照那边无比地真实而自然,这就是“无字经”。中国禅宗的大德临济禅师也曾说过:“我没有什么法门来教别人,只是为了他们“拔钉抽楔”而已。”德山禅师也说:“我宗没有语句,没有法门教人。”

在《六祖坛经》中也有一段公案,“师自黄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无知者。时有儒士刘志略,礼遇甚厚,志略有姑为尼,名无尽藏,常诵《大涅槃经》,师暂听即知妙义,遂为解说,尼乃执卷问字。师曰:字即不识,义即请问。尼曰:字尚不识,焉能会义?师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从这段公案中,六祖也说明了三世诸佛的微妙道理,并不在文字上。可以说,“无字经”总是直接表示佛性体用,使众生不由文字而直接悟人真如本体。唐僧师徒面对“无字经”时,因为不了解迦叶和阿难的心意,所以回来换有字经。对于佛性本体而言,文字言说虽无价值,但是从度生的角度来说,言说仍是主要的工具,三藏十二部经典,尤如指月。

后来,唐僧师徒回到通天河时,因为唐僧一时取经心切,把大乌龟求他问佛祖的事情忘记了,所以大乌龟故意把他们全掉到水里了,经书也湿透了。他们把经书搬到岩石上,打开晾晒。没想到经书晒干时,他们不经意把经书弄破了。唐僧非常遗憾地叹了口气,孙悟空就安慰他说“天地还没圆满,这些经典也不能圆满。”

从上述的角度看,有字的经典随着时间而变化,很难保存得圆满。因为文字是色相,受时间的支配,怎么能永恒?在世间生活中,任何事物的价值都是相对的,佛教的经典也不例外。所以孙悟空说:“天地还没圆满,这些经典怎么能圆满?”《金刚经》亦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有字经”可以作为回归佛性的方便,如手“指月”手指是代表佛经,月亮是代表佛性。我们如果一直只看手指,就不能看到月亮了。所以应该依循手指来看月亮。《圆觉经》云:“修多罗教,如标指月,如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一切如来种种言说,开示菩萨,亦复如是”。

《西游记》的虚构情节反映了作者的思维,它不但希望改善社会,而且希望实现人格的完善。通过《西游记》,我们可以感受到佛教独特而深刻的教义,从妖魔鬼怪凶恶的表现中,也可以看出我们自己身上各式各样不完善的性格。它的内容既包含人生的价值,又隐藏着宗教的哲理,对于佛教,作者有着较深入的领会,既强调要开发出个人本有的力量,同时也希望每个人能够发挥自己活泼的智慧。

编辑:小月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 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

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休。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古诗原文[挑错/...

最新文章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古诗原文[挑错/...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惜衣有衣...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仁者宜在高...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