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感应网
标题

什么是丛林

来源:心经感应网作者:时间:2019-09-10 09:52:04
什么是丛林一、何为丛林?  丛林,指僧众聚居的寺院,尤指禅宗寺院。过去,印度多在都城郊外选择幽静的林地,营建精舍,所以僧人所住的地方,就称之为丛林或兰若。经典中对丛林一语的解释颇多。据《禅林宝训音义》载:丛林二字系取其草木不乱生长之义。表示其中有规矩法度。二、丛林清规的由来  丛林清规是僧众行、住、坐、卧生活之准则。印度僧尼以戒律为生活规范,我国僧团除戒律外,还制定其他若干约束僧尼言行的清规。我国
什么是丛林

什么是丛林?僧人是根据什么分配职务的?

一、何为丛林?

  丛林,指僧众聚居的寺院,尤指禅宗寺院。过去,印度多在都城郊外选择幽静的林地,营建精舍,所以僧人所住的地方,就称之为丛林或兰若。经典中对丛林一语的解释颇多。据《禅林宝训音义》载:丛林二字系取其草木不乱生长之义。表示其中有规矩法度。

二、丛林清规的由来

  丛林清规是僧众行、住、坐、卧生活之准则。印度僧尼以戒律为生活规范,我国僧团除戒律外,还制定其他若干约束僧尼言行的清规。我国的丛林规制形成于唐代,百丈怀海禅师根据中国国情和禅宗特点,制定了丛林清规,后人称为《百丈清规》。《百丈清规》的清规二字,有清净规约的意思。它是禅宗的丛林制度,也 就是禅宗寺院组织的程序和寺僧日常行事的准则。元代元统三年(1335年),由朝廷命江西百丈山大智寿圣禅寺住持德辉禅师重编,金陵大龙翔集庆寺住持大诉校正,定名为《敕修百丈清规》,颁行全国,共同遵守。这些规定,一直在寺院中广为遵照执行。

三、丛林设置的五大堂口包括哪些?

  近现代丛林,基本设置有五个部分,即所谓五大堂口,其中包括:

  禅堂:禅堂是丛林的核心,专指坐禅的道场。

  客堂:客堂为寺院日常工作的管理中心,负责对外的联络,宾客、居士、云游僧的接待,本寺院各堂口的协调,僧众的考勤和纪律,各殿堂的管理,以及寺院的消防、治安等。

  库房:库房总管僧众生活和佛事的必需品,如粮食、物品、法器、香烛等,还管理山林、田庄,以及殿堂、房舍的修缮等。

  大寮:大寮为寺院的生活区,负责供应僧众的斋饭,主要由斋堂和僧厨组成。

  衣钵寮:衣钵寮是方丈和尚的事务机构,直接为方丈办事。

四、什么是戒腊?

  腊所谓戒腊,就是受过具足戒的僧人,经过从阴历四月十五日到七月十五日的结夏安居后,受戒的年龄就算增长一岁,佛教称为一腊。通俗地讲,戒腊即是加入僧籍的年数,相当于在家人的工龄。戒腊最长的僧人称为上座,在丛林中备受尊敬,其发言常常有权威性。

五、寺院里设有哪些职务?

  一般的寺院,都是由方丈和四大班首、八大执事所组成的。另外还有很多的侍者和其他负责人。近现代的寺院,基本设置五个部分,也就是五大堂口,每个堂口都设置相应的职务,委派相应僧人负责,通常情况下,这五大堂口都设有以下执事:

  禅堂

  维那:禅堂的主要负责人。凡禅堂中有违犯清规者,他都有权予以惩罚。上殿时,维那掌管佛教仪式的起腔领念,以音声为佛事,有如佛教乐团的总指挥。

  悦众:维那的副手,若维那不在,禅堂可由其代管。悦众在上殿时具体敲打乐器,配合唱念,并教初学参禅僧人的礼仪。悦众可设置数人。

  知藏:熟悉佛教三藏典籍,主管和保护重要的经藏。相当于图书馆的馆长一样。

  藏主:执掌经橱钥匙,定期晾晒经藏,负责佛教书籍的保管和借阅。相当于图书管理员。

  参头:也称禅头,禅堂中参禅最久或最熟练者。他主要承担的是,为初学参禅的僧人做出示范和起到表率作用。

  司水:每天早晨打洗脸水,准备早、中、晚的漱口水,出坡后的洗脚水等。

  圊头:每天挑送净桶,冲洗厕所,更换洗手水,洗晒揩手帕等。

  客堂

  知客:客堂的主要负责人,掌管全寺内外日常事务和接待僧俗客人事宜。其地位相似于办公室主任和接待处长。

  照客:为客堂和知客办事,照料客人,打扫客房等。

  寮元:云水堂的负责人,根据客堂安排,接待来寺院的云水僧。

  僧值:由于这个职务原来未设专职,而是由僧众轮流值班,故名。主要职责是代方丈管理检查僧众威仪,相当于纠察一职。

  殿主:大殿的管理人员。其职责是照管油灯、香烛,摆设供器、供品,清洁佛像、佛殿等。

  香灯:殿堂的管理人员,与殿主职责相同。

  钟头:负责敲钟的职务。

  鼓头:负责击鼓的职务。

  夜巡:负责夜间巡逻和打照板报时刻的职务。

  门头:守护山门的职务。

  书记:负责寺院的文秘工作。

  库房

  临院:俗称当家师,既是库房的主管,也对寺院各堂口的工作进行督察。权力仅次于方丈。

  都监:都监的序职在寺院中是最高的,他在禅堂的位次,坐在监院上首。他上辅住持,下助监院,一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管事。

  副寺:监院的副手。指导库头们的工作,负责寺院的生活及佛事用品,并对财务进行监督。

  库头:负责库房的管理工作。

\

  庄主:俗称下院当家,凡寺院所属庄田的一切事务,都由庄主负责。

  园头:经管寺院的菜园。

  监收:主要负责购进实物的验收等。

  大寮

  典座:大寮的主要负责人,寺院的生活总管。

  饭头:负责煮粥做饭,随时掌握人众之去来,水米之增减。

  贴案:负责做僧众的斋菜和佛殿的供菜。

  菜头:负责厨房用菜,包括选菜、洗菜等。

  水头:保证供应大寮做饭菜和烧茶等生活用水。

  茶头:保证供应僧众每天的茶水。

  火头:专管饭菜的炉灶,掌握火候。

  磨头:负责寺院磨米等使用磨所做的事情。

  行堂:在斋堂为进斋僧众铺碗筷、盛饭菜和添加饭菜,斋毕又收拾和清洗碗筷的事务。

  衣钵寮

  衣钵:是方丈和尚的直接助手,负责收发信件和草拟文书等。还可代替方丈接见来访者。

  烧香:侍者寮的负责人。凡方丈说法,主持佛事,出位拈香、礼拜、上堂、上供时,均由烧香高捧香炉,走在方丈前面。

  记录:主要为方丈写法语,传戒时写请启,为各种佛事写疏文等。

  汤药:负责在方丈生病时煎汤熬药,故名汤药。也是方丈小灶和上客堂的厨师。

  请客:有人会见方丈,先由他禀报衣钵或方丈;方丈或衣钵有指示,也由他向外传达。

  圣僧:负责照料方丈的穿衣,饭后漱口,为方丈背行囊等。在佛教仪式中,当为方丈传炉、开具等。是方丈的侍者。

  行者:在方丈厨房烧饭烹茶及干杂活的僧人。

  僧人注重的是内心的修行,他考虑的是在修行中取得最大的成就而不是职务的高低。六祖慧能做过行者,负责舂米;寒山与拾得做过烧火僧。这些职务只是出于寺院管理的需要而设置的。

六、僧人的职务是根据什么分配的?

  寺院繁杂的日常事务,都是由执事来办理。这些执事,有列职与序职之分。列职相当于职务,侧重按办事能力和工作需要列其职别;序职相似于职称,侧重按出家资历和修持功夫定其位次。

  列职和序职又可分为东序和西序,其原来的意图可能是:东为主位,西为宾位,故将直接为住持工作的丛林执事待以主礼,列在东序;将辅助住持工作的执事待以宾礼,列在西序。具体的分法如下:

  序职分为:

  西序座元、首座、西堂、后堂、堂主、书记、藏主、僧值、知藏、知客、参头、司水;

  东序维那、悦众、祖侍、烧香、记录、衣钵、汤药、侍者、清众、知客、行者、香灯;

  列职分为:

  东序都监、监院、副寺、库司、监收、庄主、磨头、寮头、殿主、钟头、鼓头、夜巡;

  西序典座、贴案、饭头、菜头、水头、火头、茶头、行堂、门头、园头、圊头、照客。

  僧人序职的高低与其戒腊的长短一般是互为关联的。同时,序职的授予是在佛教修持的实践中获得的。修持成就越大,序职越高。一般说来,只有住在云水堂的僧人没 有序职。他们在别的寺院可能有序职,但是,到了一座新的寺院,原有的序职却不予承认。另一方面,在本寺的序职相对是永久性的。比如,一位烧香,出外参学二 十年后回到本寺院,仍给他保留着烧香的序职。

  列职一般比序职后获得。在受了戒的僧人中,起初大多充任寺院的下役工作。由于其工作实在是一种苦行的原因,故被称为行单。这些人包括在云水堂、厨房、磨 房、菜园做苦力的僧众。行单至少在禅堂修满一期后方可任职。列职的变动很大,有时任期只有半年,并可随缺随补。当任期结束,每位执事都得辞职,但他辞去的 是列职而非序职。序职仍旧保存,或者随着新列职的授予,序职也相应升迁。

  丛林的每位僧人,都有各自的序职和列职。序职为四大班首的,其列职可能是都监、监院或副寺;序职为书记的,其列职多半为五大堂口的负责人;序职为烧香的,列职一般为库头、监收等。

七、僧人如何退职?

  僧人的退职,也就是俗世的辞职。每年的正月初八,丛林的八大执事都一齐到方丈向大和尚顶礼,说明本期任职已满,请求更换,特来退职。大和尚回答:退职不过 是老祖遗规,师父们办事历练老成,依旧发心吧!请回。然后,五大堂口的执事们又分别对管他们的维那、知客、监院、典座、衣钵顶礼,说明本期任职已满,请 求更换,特来退职。五大堂口的首领们大致都说:退职不过是常住遗规,恐师父们嫌辛苦,暂且公务数天,慢慢计议,有人再换。现在还是继续发心吧。

八、什么叫圆职?

  寺院的圆职,类似于俗世的表彰大会。每年的正月十二,方丈和尚举行茶会,请丛林的八大执事及序职在书记以上的执事参加。对他们在本任期内的成绩给予表彰,希望他们在新请职之前继续代职。并要他们转告所管堂口的其他执事也继续代职。

九、僧人如何请职?

  所谓请职,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每年一次的聘任僧人担任职事的仪式。有的寺院每年正月十五和七月十五进行两次请职。现在大部分寺院都是每年一次 请职,有的寺院考虑新年期间活动繁忙,不易交接更替,就放在七月十五日,即佛教夏季安夏后,寺院内活动相对少一些的时候进行请职。

  请职那天,有一系列庄重的仪式。早斋时,斋堂门口即挂出方丈手谕的请职牌示。僧众斋毕回禅堂,序板响过两阵,维那便带领僧众到客堂。维那与知客见礼后 问:知客师敲动祖师犍椎有何胜因?知客回答说:大众师慈悲,请师父们到客堂非为别事,大和尚与师父们请了职。与师父们道喜!于是,知客将方丈和尚 送来的请职牌示宣读了一遍。并由知客执牌,带领新请职师们去回复方丈。

  大家向方丈顶礼后,方丈说:把师父们大材小用了。随后,新请职师回禅堂等待送位(正式宣布)。若新请职师中有班首,由方丈送位;若没有班首,则由知客、维那送位。知客送西序,维那送东序。送位毕,同礼一拜。新请职师上方丈谢职。

  午斋,在斋堂送位。若新请职师中有班首,由方丈送位,其余则由知客送西序位,僧值送东序位。两边知客高呼:书记师、藏主师、知藏师、参头师、知檀师、知浴 师送位!东边僧值高呼:悦众师、烧香师、记录师、书状师、侍者师送位!知客又呼:引请职师出位,展具顶礼和尚三拜!敲引磬、接云板、归位、用 斋。

  晚课,在大殿送位。晚课后,知客师领新请职师巡寮,对前任执事师示敬。巡寮毕,序板三通,寺院大众诸师向新请职师道喜。请职仪式结束。

十、僧人职务的升迁

  僧人职务的升迁,主要依据僧人的修行、戒腊和工作成绩。在请职前,方丈召集丛林的四大班首、八大执事等出席议职会议。由方丈提出升至书记以上的升序者名 单,由监院、知客等提出升至书记以下的升序者名单,由维那提出住禅堂坐禅僧人名单。任何出席者都可以对所有升序名单提出异议,不发言即表示默认。

  在议职以后,知客将所任命的序职及列职都登入号簿,包括每一常住僧人的法名、籍贯、年龄、剃度师名、剃度地点及时间、受戒寺院及戒腊等。所有这些,以后都要记入《万年簿》中,这也是寺院的一件大事。

  丛林各执事不是每期都能升序。一般地讲,低给执事要重任一两期、高级执事要重任两期以上才能升序。若执事把工作搞得很糟,或犯了寺规,他便只好以主动离寺为自罚,否则由监院、都监甚至方丈亲自命其离开寺院。

  关于升职的具体的做法,在一些小说、电影、电视中也有体现。如《水浒传》第六回,讲到鲁智深由五台山文殊院智真长老推荐到开封大相国寺后,鲁智深对大相国寺 方丈智清长老说,要讨个都监、监院做做。相国寺的首座、知客就对鲁智深说道:僧门中职事人员,各有头项;且如小僧做个知客,只理会管待往来客官僧 众。至如维那、侍者、书记、首座,这都是清职,不容易做得。都监、监院、提点、院主,这个都是掌管常住财物。你才到的清众,怎便得到上等职事。还有那管藏 的,唤作藏主;管殿的,唤作殿主;管阁的,唤作阁主;管化缘的,唤作缘主;管浴堂的,唤作浴主。这个都是主事人员,中等职事。

  还有那管塔的塔头,管饭的饭头,管茶的茶头,管东厕的净头,与这管菜园的菜头。这个都是头事人员,末等职事。假如师兄你管了一年菜园好,便升你做个塔头;又 管了一年好,升你做个浴主;又一年好,才做监院。后来鲁智深就去看菜园,做个菜头,然后就发生了在菜园里倒拔垂杨柳的故事。

十一、什么是僧人的结夏安居?

  结夏安居是指从阴历四月十五日到七月十五日,这段时间僧人们禁止外出,而是在寺内坐禅修学,接受信众们的供养。

  佛制结夏安居一是出于养生护生的慈悲胸怀。因为夏天路上多虫蚊,如果出门可能会踏伤虫蚁。另外由于夏日天热汗多,出外化缘,披衣汗流,有失威仪,故禁足不出。同时夏热,妇女穿衣不威仪,僧人化缘亦不方便,所以要结夏安居。

  结夏安居的内容主要是学习佛教的礼仪。学习的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聆听方丈、四大班首等的开导,聆听本堂法师或外地高僧讲经。二是学习戒律和日常礼仪,懂得佛门规矩,便于弘法利生。三是学习参禅打坐,诵经持咒,敲打唱诵及念普佛、放焰口等各种佛事。

  到了七月十五日,即结夏安居圆满的解制日,丛林寺院的僧尼们都在各自安居处集合一堂,当着大众,自由检查自己所犯的过失,也可以揭示别人的过失。僧众之间完 全处于平等地位,互相批评,共同忏悔,求得个人和僧团的清净。这种活动称为自恣,这天叫做自恣日,又称佛欢喜日。自恣后,受戒的年龄即算增长 一岁或一腊,并以此来计算戒腊的长短。因此,结夏安居坐禅也称为坐腊。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言取人 以言取人

以言取人成语名称以言取人成语拼音yǐ yán qǔ rén成...

以血偿血 以血偿血

以血偿血成语名称以血偿血成语拼音yǐ xuè cháng xuè...

以貍至鼠 以貍至鼠

以貍至鼠成语名称以貍至鼠成语拼音yǐ lí zhì shǔ成...

以誉为赏 以誉为赏

以誉为赏成语名称以誉为赏成语拼音yǐ yù wéi shǎng成...

以言举人 以言举人

以言举人成语名称以言举人成语拼音yǐ yán jǔ rén成...

最新文章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古诗原文[挑错/...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惜衣有衣...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仁者宜在高...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