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感应网
标题

在家居士怎样受持五戒_在家居士为什么要受持五戒?

来源:心经感应网作者:时间:2019-11-15 09:49:13
在家居士怎样受持五戒_在家居士为什么要受持五戒?在家居士怎样受持五戒?  在家人首先要三皈依,在这个条件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持五戒。五戒就是杀、盗、淫、妄、酒。杀,就是说一切有情众生皆不可杀,包括人不能杀,众生不能杀,包括大连的海虹也不能杀,一切众生都不能杀。不管它是怎么被我们需要,甚至用了它可以保证我们的生命,我们也不能杀,一定要戒杀。  包括杀生的因缘不能做,像这种杀生的工作等等,都不能做。杀生
在家居士怎样受持五戒_在家居士为什么要受持五戒?

在家居士怎样受持五戒?

在家居士怎样受持五戒?

  在家人首先要三皈依,在这个条件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持五戒。五戒就是杀、盗、淫、妄、酒。杀,就是说一切有情众生皆不可杀,包括人不能杀,众生不能杀,包括大连的海虹也不能杀,一切众生都不能杀。不管它是怎么被我们需要,甚至用了它可以保证我们的生命,我们也不能杀,一定要戒杀。

  包括杀生的因缘不能做,像这种杀生的工作等等,都不能做。杀生的因缘,包括我们的事业,杀生的业力,和这的缘分,包括赞叹杀生的这些事项,鼓励杀生呀,这都不能做。杀因、杀业、杀法、杀缘,这都不能做,一切都不能做。

\

  不光这个杀生不能做,包括假杀也不能做。什么叫假杀?就是比如我们现在有一种吃的素食,素食里有什么肉肠啊,就是素食肠、素食鸡、素食鸭子等等,都不能吃的。这是你的杀心未断,所以也不能用。包括含动物成分的药也不能吃,这个是很可怕的。只要是和它有这个缘,杀缘,你都会受其果报。所以说在家持这个不杀戒,是很好的,很殊胜的。坚决不杀,宁死不杀。

  为什么宁死不杀?

  如果我今天得病了,吃这个中药,中药有一种以众生的肉合成的药。我吃了以后病就能好,这叫吃药破戒,我也不去吃。我宁可采取别的方法来治疗,哪怕它慢,慢就慢。慢一年,我遭一年罪,就能少杀一个众生或者无量众生。今天给我这个机会太好了,我一定在这里偿还其债。为什么有病?就是过去杀生所得来的病,吃肉得来的病,我不能再继续造业了。这么去做你才能守住这个不杀戒。包括起心动念都要控制,如果起心动念了怎么办?要忏悔的。

  还有这个盗戒。

  这个盗戒啊,在世间最容易犯,特别是现在。过去在文化大革命前好一些,那时人比较老实一些,谁也不敢去拿公家的东西。文化大革命期间你要拿东西,他也要被批斗,是不是?现在不是了,现在是一种沾沾自喜,甚至大家说你这人有本领,所以这是很可怕一件事情。这个盗戒在佛法里是很重的,我们在家人一定不要盗,宁可穷死饿死也不要盗。

  说我今天没有饭吃,这有个萝卜,我如果把这个萝卜偷走了,今天中午我就能饱。作为我们来讲,宁可饿着,也不能拿这个萝卜,这个都是很重要的,千万不能盗。有人说,你看厂子都要垮了,那些厂长啊,还有一些的人等等,都把厂子搬家里去了。他搬了那么多,那我搬一点也不行吗?他是他,你是你,我们是佛的弟子,所以说我们不能动,一张纸、一针、一草,不能动。

  过去有这么个事情,也就是讲我吧!这是刚学佛的时候,那时候在医院工作,有一天值班。院长派个人来取点药,要急于外出。一般要点药在医院来讲还是可以的,那时候条件比较松。因为学佛了就不能做这个事情,我就拒绝了。拒绝以后,他一看非常生气:院长要药你也不给!最后说:那么的吧!我借点药。我说:借也不行。当时我已经做好了一个什么准备?就是说你开除我,我也不会违反原则去做的。

  后来旁边收款处的人看着我,他就说:你不要跟他去要药,我给你点药,我这里自个有点。你不能跟他要药,别人实在跟他要,他躲不过去的时候,或是跟他借药不还的时候,他把工资钱都还在这里了。所以你千万别跟他要,你有什么难处,你找我。他就把这个事情给解围过去了。就是说你想持戒,就得做好了被开除的准备,要不你这个戒就不好持的。

  世间是很危险的,心里得有准备,一个是准备用自己的钱来补偿这部分,第二个就是宁舍工作不犯盗。就是你拿钱也必须在不犯盗的基础上,你才能拿钱的,不是先盗后补的,这个也得很注意的。所以说我们坚决不盗。只有坚决不盗,你才能往前修行;你要是坚决不盗,我想你很快就要出家了,因为世间你也呆不了了。另外你的心、因缘已经成熟。这是讲到盗。

  第三个讲到淫欲。

  淫欲,在世间上这是个最大的祸根。有了淫欲,就有了家。家,就是代表淫欲的意思。所以说,有了男女,就有了生死。

  为什么不成道?就是有了这个淫欲的关系。

  佛给开了方便在家居士不能邪淫,我们坚决地不能搞邪淫。实际上有的人受了菩萨戒,在菩萨戒严格来讲是断正yin的,不是在家人有了正淫,就可以真正地称为菩萨,菩萨是不允许有淫欲的。

  现在有一个叫在家菩萨戒,那只是一个方便戒,真正想做菩萨一定要清净的,连正淫也是不允许有的。虽然开了这种方便,我们应该知道这里利弊的关系。

  对这个淫欲,包括我们的身口意的行为,都应该注意的。包括凡是淫欲的书、录像,一概不能看,这淫欲的话不能讲。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干什么来了呢?是修行来了。不管男的女的,来到这个世界,都是为了修行。

  人生就是修行的过程,人生并不是生儿育女、成家立业来了。是人来到这个世界糊涂了,他不知道他的任务和他的愿望,逐渐地被这个男女相所骗,所以,成立一个家庭,发生了淫欲的行为。就离不开这个世界了,不能了脱生死,也不能往前走了。所以说淫欲不断,佛法是不可能成就的,想成佛必须断。在家居士一步一步来,先断邪淫。

  如果有条件了,一定要断正淫,在家人也可以断正淫。

  有很多独身的或是夫妻俩虽然在一起生活,就像我刚才讲的,都是道友的关系,这样互相帮助。

  另外,这里呢,千万不要给人做媒啊,劝人结婚,这都是去称赞淫欲的行为。

  特别是有很多的居士,年龄比较大,自己有儿女,当你儿女如果要出家的话,你千万赞成;

  他要独身的话,你也赞成,千万不要去劝他结婚,去堕落这个火坑里。

  这个火坑,那是你永远还不清的债。

  讲一个例子。

  头一段时间,有个居士,他有个小孩。小孩就老哭。是刚出生几个月,是几岁,我记不清楚了,可能最多不超过三四岁。就是每一天到那个时间就哭,看病也看不好,找大仙也治不好,劝也劝不好,到时间就哭。

  后来,他的姥姥来问我说:师父!这个问题你看怎么办?

  我说:你跟他讲

  她说:我跟他讲话,他不见得能听得懂。

  我说:你不要怕,你就跟他讲,说你不要哭,你不有愿望吗?你想来到这个娑婆世界出家。你长大了,我同意你出家。

  她半信半疑就回去了。头一天晚上跟这孩子说了,从第二天一直到现在,这孩子再也不哭了。

  这就说明什么问题?说明人来这个世界是来修行的。我们来这个世界是有任务的,是修行的,但是我们都忘了。

  千万不能堕落淫欲里去,一堕落淫欲,就忘掉了修行。淫欲不断,生死不断。

  这是淫欲戒。

  再一个妄语戒。

  我们多生的习性,为了利益的关系,造成了很多的妄语,所以说这个妄语是很重的。有时候我们张口就妄语,早晨见面,人问你吃饭没有?你张口就说吃了或没吃,本来没吃你说吃了,吃了你说没吃。有时候怕上你们家吃饭,你可能就说吃了,他就不上你们家吃了。不管怎么说,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养成习惯,张口就妄语。所以说妄语心地不真。

  为什么我们很多的修行人不成道?老埋怨佛菩萨也不现前?人都说佛菩萨加持我们,佛菩萨现前能消我们的业障。为什么佛菩萨不现前?不是佛菩萨不现前,虽然你做了很多的努力,因为你的妄语变成大海,把佛菩萨这个救你的船给隔开了,把佛菩萨给隔开了,把你自己和佛菩萨隔开了。他想救你,你上不了船。

  所以说不能妄语,包括方便妄语也是不可以的。包括你家的亲人,如果谁有病了,你怕这个人知道,想去妄语,那也是不行的。说世间法我不这么说,他可能负担很重,或产生更大的痛苦。那是你的事情。你想成佛,你犯了妄语戒,就和佛菩萨远离了。有的人虽然大妄语不犯,小妄语不断。他不知道它的危害,还以为自己方便妄语可以成佛呢,以为是他的方便,实际上是错的。

  小妄语都不能见佛,何况大妄语?有的人没证果说证果了,没证到罗汉说证到罗汉了,鬼没来硬说鬼来了,说哪个菩萨来了,这样人犯大妄语,将来要duo落地狱。所以说非常可怕的。包括暗示,人说:你证没证果?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我这有个苹果。那也犯妄语,也要堕落的,这都是不允许的,所以千万不能妄语。在世间来讲,也叫言而有信。

  过去我给大家讲过,这个妄语啊,不能随便讲,有时候随便讲了会遭罪的。

\

  讲个例子,过去我在盖县修行的时候,有一天下山去挑倭瓜,挑了一担倭瓜准备往山上去。走到村子中间,有人顺便就打招呼,说:你一直往山上挑啊?

  我说:嗯。

  他走了我就合计:他说一直往山上挑,将近二三里路呢,我这一担倭瓜能一直挑到山上吗?

  我一回头,他早就走远了,我想跟他解释这句话的机会也没有了。话已经形成了,怎么办?那没办法,那一直往上挑吧!谁让你说来着。

  (编者注:倭瓜又称南瓜、金瓜。)

  我只是答应人一个嗯,也可以说只是一个字,只好往上挑。因为这一筐也是很沉啊!挑到半道,还没爬山呢,就累了,怎么办?放下担子想休息一会,因为我答应是一直挑到山上,你不能离开肩,离开肩就不叫一直挑。既然不能妄语,咬牙挺着,怎么办?就是一个腿一个腿互换着歇,这个腿蜷起来先歇一会,歇完了再把那个腿蜷起来歇一会,担子从这个肩膀挪到那个肩膀上去歇,就这样往前挑。

  挑到山上,又愁了,这个山到山尖才叫山上哪!你这房子在中间呢,你不能挑到山尖再挑回来吧?所以这个话没说明白。这怎么办?最后决定,我过不去就算为止了。到房子跟前,因为你房子周围还有道呢,就还能过去。还是把这担子挑到屋里去吧!挑到屋里碰到墙,这实在是过不去了,这个担子才放下。

  你看看,你想不妄语,随便答应一句,这就是平时妄语的习性,你就得付出这么多的辛苦,才能达到不妄语的地步。

  所以说,想不妄语,要付出很多代价的。

  特别是居士在买菜的时候,更不能妄语。比如说买菜讲价钱。

  现在为什么小贩都撒谎?其中,就是因为买菜人不断地逼着他妄语。因为我们有个贪便宜心,本来这个菜,就值一毛钱,你非要给他七分八分,逼着他就得卖一毛二,或者增加多少钱来提高价钱。等你讲的价钱,去掉你贪心的那一部分,他也就达到他原先的目的了。所以说,这种妄语是你给造成的。

  我们做为佛弟子,一定要加小心,不要给别人造成妄语。你给别人造成妄语,和你妄语有同样的罪业。

  特别是有的居士,手里戴着念珠,到人家卖菜的地方,左挑右挑。人一瞅你的手腕子,一看这佛弟子挑菜来了,把好的全挑走了,把坏的全留下了。你想想,你坏的给别人,自己吃好的,你这种的思想,买回家的菜,只是一付毒药。

  如果说你能够不挑好的,把坏的挑到自己那里,把好的留给别人;或是不分别,遇好就是好的,遇坏就是坏的,好坏混杂也行,我就这么样,有什么算什么;或是本来这个价钱稍高一点,但我也认可了,不造成对方的妄语;甚至也不看秤。

  当你买到一斤豆角,回家要称的时候,可能剩半斤了,但这半斤豆角是一付良药,它的价值千金,什么病都治。老人吃了他会健康,小孩吃了聪明有智慧,有病人可以消业。

  如果你要贪心,你买的这一斤菜,回去吃了就会中毒,谁吃谁中毒。甚至,你剩的这个菜混到别的菜里,别的菜也变成毒药。所以说,很可怕。

  我们在世间要学会不妄语,你才能得到真正的药。不妄语是药,治疗我们的贪心,能使我们早解脱。不妄语与实相相应,因为佛是不妄语者。所以我们应该跟佛学,不妄语。

  第五个,酒。

  酒虽然非性罪,但它是遮戒。因为喝酒以后,会造成人大脑的混乱,定力失去了,做事没有方向,很容易犯戒的,所以不能喝酒。

  我们做佛弟子要修清净的,喝酒就不清净了,所以说,佛弟子不能喝酒。

  酒的害处是很多的,大家都知道。

  佛经讲,如果你给别人喝酒,递一个空酒杯,会五百世没有手的。像蚯蚓啦之类的,它都没有手,就会这样。何况你自己饮呢?

  做为佛弟子,想做菩萨讲修行,一定要远离的。不只是平时不喝酒,你就亲戚朋友、生意场上,我也不喝。

  沉阳有个王居士,在厂子可能也负点责任。有时候,对方要找他喝酒,他不去。遇到实在脱离不开的朋友的时候,有人劝他喝酒,他就说:我已经发愿了,如果我要喝上一口酒,出去就被车轧死。大家一听,他发了这样的誓愿,谁也不敢逼他了。这也是办法之一。

  要想断酒,必须下大决心。我们周围的因缘,如果你不下决心,你周围的因缘,就是冤亲债主,就拉你下地狱;如果你要决心下大了,马上他就变为菩萨,来助你成道的,助你增加功德和定力。

  我们从五戒开始持起,每条戒律都有很多的说头。

  但有一点,你必须有决心宁可舍去一切财产,舍去工作,包括舍去亲属朋友的友情,来完成这个戒律。你不下宁死不犯戒的决心,恐怕这个戒持得不那么真实,不那么彻底。

  只有下这个决心,才能转化这个业力,才能把戒持好的。否则的话,说我们可以方便持戒,但我想,最后恐怕还不行。

  因为它的违缘不由你控制啊,不是我们想怎么地就怎么地,它是生死之搏,敌我相争,那是很厉害的。不是你胜它败,就是你败它胜。所以说,我们在这里只能打胜仗。胜仗是吃亏了,但是人吃亏了天不亏你,天不会亏你的。

  持戒一定要有决心,肯定能成道。最起码我们做一个真正的佛子,问心无愧。

为什么要受持五戒?

  以戒为师,不要错过受五戒的机会 受五戒、八戒的人,都叫优婆塞、优婆夷,受过菩萨戒,就叫菩萨。本来只有出家人受菩萨戒,但因菩萨是自利利人的,所以在家人也可以受菩萨戒。 

  在佛教,受戒是很要紧的,想受戒的人,不要错过机会。    你受一戒也可以,受两戒也可以,受三戒也可以,受四戒、五戒也可以,受八戒也可以,但是不能受十戒;在家人不能受十戒,十戒是沙弥戒,可以受菩萨戒,十重四十八轻戒。     受一戒叫少份戒;受两戒叫半份戒;受三戒叫多份戒;受五戒叫全份戒。 

  譬如你不能不杀生,不能戒杀戒,你可以受不偷盗的戒。你欢喜饮酒,好像我有个酒徒弟,不愿受酒戒,你不受酒戒可以受其他的戒。我喜欢讲大话,这个妄语戒我不能受。你可以受其他四戒。我不能戒杀戒,有时候蚂蚁小蚊虫,在无意中我会伤了牠们的生命。如果受戒再犯戒,那更有罪了。那你可以不受杀生戒,这随你自己的意思。受一戒、两戒、三戒、五戒都可以,不要错过这个机会!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身试险 以身试险

以身试险成语名称以身试险成语拼音yǐ shēn shì xiǎn...

以酒解酲 以酒解酲

以酒解酲成语名称以酒解酲成语拼音yǐ jiǔ jiě chéng...

以进为退 以进为退

以进为退成语名称以进为退成语拼音yǐ jìn wéi tuì成...

以辞害意 以辞害意

以辞害意成语名称以辞害意成语拼音yǐ cí hài yì成语...

最新文章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古诗原文[挑错/...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惜衣有衣...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仁者宜在高...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