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感应网
标题

修行要掌握要领

来源:心经感应网作者:时间:2019-10-13 09:46:38
修行要掌握要领----昌义法师佛七开示菁华录修行要懂得道路,本身我们的念头和作为是很复杂,我们不能觉悟,没有了生死,也就是贪的事情太多、想得事情太多,所以,我们一直在苦海里生生死死没有了期。佛告诉我们修法,让我们又简单、又自在,你要掌握方法。念佛方法没有什么奇是这样,像近代的禅宗虚云大师,他宣传禅宗,是近代禅宗的泰斗,可是他经常领人打念佛七,一般禅师是不领人打念佛七的。有的禅宗道场,谁要出声念一句

  修行要掌握要领----昌义法师佛七开示菁华录  修行要懂得道路,本身我们的念头和作为是很复杂,我们不能觉悟,没有了生死,也就是贪的事情太多、想得事情太多,所以,我们一直在苦海里生生死死没有了期。佛告诉我们修法,让我们又简单、又自在,你要掌握方法。念佛方法没有什么奇

\

特、没有什么奇怪,很简单,《弥陀经》上有要领,大家经常念念:“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法华经》的要领是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这都是要领,只要一领会,你就不会东想西想去攀缘。修行要掌握要领,《金刚经》的要领就是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华经》是诸佛之母,唯有一乘法,这个“一”上的文章我们做一做,我们专持阿弥陀佛的名号,是不是一乘法呢?如果夹杂了什么政治,什么什么的,就成了二乘法,佛告诉我们:“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自得心开”是说你不要着急,自然成熟,只要你沿着这个道路走下去,这跟我们种地一样,我们种一棵西瓜,这个西瓜刚刚开始结呀,我们就着急,每天拿过来看,这个西瓜能不能吃,你想一想,不等这个西瓜成熟,就让你弄坏了。  修行也是一样,你想开悟、你想觉悟,觉悟是不夹杂念才能开悟,心归一处就能开悟,佛为什么教我们念佛呢?因为,我们每天的事情太多,念佛称之为大总持,以一念来代替千百万念。我们如果不念佛,事情就多了,老居士们念孙子、念家庭的事务,我们一念阿弥陀佛什么事情都放下了,这就是万法归一,一切都归到阿弥陀佛、一切是非都归于平静、一切烦恼都归于自在。一句阿弥陀佛是万法归一。我们凡夫好动,千万不能动,要听佛的话。  现在末法年代,凡夫是各持已见,都是自以为是、自以为正确。可是,在佛法上,只有一个理是对的。我经常说,我们不管是在什么地方、什么人在说法,因我们都是凡夫,不是佛,一定要依照佛的道理去宣传,我们听了,只要合理,就可以采取,假使说与佛的教理相违背,是人情法、是相似佛法,那就万万不能采取。因为,佛法是觉悟之法,人情法是六道轮回的根本。要靠佛的道理加持我们。  凡夫往往有门户上的知见,你修净土,他要说你修禅好,你修禅,他要告诉你修密好,这都是难免的,也是经常遇到的事情,凡夫嘛,这也是很正常的现象。但一切祖师大德不

\

是这样,像近代的禅宗虚云大师,他宣传禅宗,是近代禅宗的泰斗,可是他经常领人打念佛七,一般禅师是不领人打念佛七的。有的禅宗道场,谁要出声念一句阿弥陀佛,他叫你挑三天水、洗禅堂,就是不允许你念佛,就让你一门深入参禅。  虚云老和尚的禅宗道场即有禅堂又有念佛堂,他经常带大家打念佛七,为什么呢?因为,他是过来人,这些过来人他是为了圆圆满满地普度众生,让我们这些不同根性的众生都能得到利益,所以,没有门户之见。印光大师和虚云老和尚他们之间是互相赞叹,一个是禅宗的泰斗、一个是净宗的泰斗,从来没有你排挤我,我诽谤你的现象,高就高在这里,这就是真正地弘扬佛法。  我们学佛要知道真正的修法和道路,特别是念佛,有的人说:“我的烦恼伏不住,怎么办?是不是要加持加持?”用什么咒来加持?这叫一头不了,又来一头。头上按头事情越来越多。学佛要知道这些。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包括一大藏教,我们只要成佛就行。不必要想那么多、不需要考虑那么多、也不必要着急。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功夫到了,自然不用你着急。功夫到了,自然水到渠成。  一句阿弥陀佛圣号直接通极乐----昌义法师佛七开示菁华录  《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说:“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十方如来就等于是我们的母亲一样,她每天在想念着我们,如母忆子。又说:“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这个孩子不听话,叫他也不回来,理也不理,你说这个母亲在那想他也没有用,所以我们每天悠悠散散,想起来念两句,想不起来干脆不念,去念妄想,我们的母亲在那儿叫我们、想我们、爱我们,可是我们没有反应,因为,我们心里没有想到我们的母亲,我们就是这个样。  “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就是你在想他,他不想你呀,没有办法。佛说三界如火宅,世间太危险了,到处充满灾难,可是我们由于贪恋这个假相,不知回头。下面又说:“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假若说我们把身心端正,把这念头提起,像佛在想念我们那个态度,就是全力以赴,去念着佛、想着佛,就是母和子这个意念相结合、相感应,生生世世就不会远离。“母子历生,不相违远。”就是说永远不会离开。这就是佛与众生不二,就在这里,你的念头随着佛的念头,这就是不二,你也是佛嘛,你每天只是作一些是是非非的事情,你与佛远远地隔开了,因此,一点感应都没有,凡夫仍是凡夫。所以我们念佛人要想到念佛。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我们要真正作到时时刻刻忆佛、念佛,行、住、坐、卧都在想佛,无论在什么地方,我们把佛号始终挂在心上,诸佛赞叹我们这个法门,一切祖师弘扬这个法门,这是一个极其适应众生、极其方便、最容易、最省力的修法。行、住、坐、卧,都可以念佛,骑自行车也可以念佛、开车也可以念佛、做其它工作的时候还可以念佛,就是睡下来啦,心里可以默念,这意思就是时时刻刻要保持忆佛、念佛、不要间断。  经常有人提问题说:“师父,你说不间断,假使我们上厕所还能不能念?”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由于我们尊敬佛,就会想到脏的地方能不能念?对佛是不是不恭敬呀?佛法最圆融无障碍,一切罪过发源于心,我们念佛是发自一种清净的心、恭敬的心,我们没有任何的恶言来对待佛,佛是大慈悲、光明遍照、普利十方有情的,高级宾馆里边有众生,厕所很脏,也有众生,佛都遍照,佛用平等观来对待众生。所以,祖师教我们在厕所里可以心里默念,这就是功夫不间断,要真正地做到忆佛念佛。因此,我们学佛,要把佛的教理搞懂,做起来就没有障碍,心上没有障碍,行起来真正是随缘自在、一切自如。行持自在不自在,就看你明了不明了,明了了,做起来就随心自在,不明了,处处都是障碍,佛法是圆融无障碍的,这个道理一定要懂得。  “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楞严经》中的这句经文非常非常关键,“不假方便”这就告诉我们,要稳住念佛的心,因为,我们凡夫这个心好动。我在前面说过,往往念了两天佛,他觉得好像没有、没有什么感应,又想神通、又想开悟。心里想:“念佛太单调了,力量不行。请个人教教我们,持个咒加持加持”。这就叫假方便。佛告诉我们 “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本身这一句阿弥陀佛圣号就直接通到阿弥陀佛那个地方,这是说从我们凡夫地直通觉地。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辞取人 以辞取人

以辞取人成语名称以辞取人成语拼音yǐ cí qǔ rén成语...

以镒称铢 以镒称铢

以镒称铢成语名称以镒称铢成语拼音yǐ yì chēng zhū成...

以铢称镒 以铢称镒

以铢称镒成语名称以铢称镒成语拼音yǐ zhū chēng yì成...

以身试险 以身试险

以身试险成语名称以身试险成语拼音yǐ shēn shì xiǎn...

以酒解酲 以酒解酲

以酒解酲成语名称以酒解酲成语拼音yǐ jiǔ jiě chéng...

最新文章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古诗原文[挑错/...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惜衣有衣...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仁者宜在高...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