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感应网
标题

做功课要领

来源:心经感应网作者:时间:2019-10-15 09:48:20
修密法,参禅打坐,念佛读经等等,任何方式、方法开始都是为了入静习定,人在禅定状态中才容易开慧证果。修习禅定的心要只有一个:止观双运(注:在此仅是一种狭义而表浅的说法)。一般来讲,一个初学者不可能对境无心,不可能没有妄识杂念,大多数人的心多散漫和驰逸,初初花大力气来修一下“止”是非常必要的。但到一定程度后,则一定要止观双运。止是止息妄念。观是反观自性。修止一定得兼修观,修观也

  修密法,参禅打坐,念佛读经等等,任何方式、方法开始都是为了入静习定,人在禅定状态中才容易开慧证果。修习禅定的心要只有一个:止观双运(注:在此仅是一种狭义而表浅的说法)。一般来讲,一个初学者不可能对境无心,不可能没有妄识杂念,大多数人的心多散漫和驰逸,初初花大力气来修一下“止”是非常必要的。但到一定程度后,则一定要止观双运。止是止息妄念。观是反观自性。修止一定得兼修观,修观也得兼修止,这样才能使定慧均等,所谓见、思二种惑也可以因止而伏,因观而破。

\

  从具体做功课的角度讲,我们心散乱时要止,但入静久了深了,如果做不到清明、了了分明,有时就会落于混沉,入睡或无记,这时就要“观”。观(听)声音、观佛菩萨像、观自己鼻尖、眉尖、放声念佛都行。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得把混沉空掉。反之“观”久了,心思多外逸奔驰,心会散漫,入静效果肯定不好。这时就要“止”,让心思杂念、烦恼习气止于一缘(比如念佛即是万念止于一念)。“止”住了才会入静。入静久了深了又会落于混沉……总之,日子久了,二者的微妙关系我们自己一定可以慢慢体会和掌握。   有一点须特别提醒初学者,具体做功课时千切不要提起念头去琢磨思辨一切,也不必刻意压制自己的散乱心,不要嫌恶自己生起的杂念,有念无念皆平等视之,有感应无感应、好相恶相等一切均要平等视之,因为这一切都不是天外来客,均是我们自性的显现。杂念来了雁过无痕,能当下提起正念就行了,实在不必要节外生枝地生出念头去识别或思考,那样做永远入不了静。所以修行做功课时心思不要太急切,要尽量做到持之以恒,心平气和。同时,饮食清淡和节欲也是心平气和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   还有,一些初学者总有一种错觉,认为平时不念佛不打坐,好象还没什么,相反一念佛一打坐还变得心烦意乱起来,根本无法入静。其实这是个错觉,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一切都靠念头支撑,因为念头太多太杂,同我们的心跳一样从无间断,因此我们才不大能体会它罢了(我们若真能体会到那种前念未生,后念未起的“间歇”,怕已是离开悟见道不远了)。入静以一念带替万念,万念一旦冒出,或是生生世世心识深处贮藏的一切习气、信息、事相都会莫名其妙地“闪现” 不已 。如此等等,我们会很敏感,稍有觉察我们就不舒服,这是正常的。但不要理会和在意这些。仿佛我们常态时为一杯看似清亮的水,入静时为它加入一块明矾,这杯水相反会尘渣泛起,变得混浊不已——可我们想过没有,混浊之后尘渣下沉,水会更加清明、洁净?   凡是修行人,都知道妄念是不好的,想千方百计地减少妄念,所以入静觉察到妄念时就很在意,往往滋生出一定的懊恼与思索。因此,这“在意”的反应,本身就已是妄念上的妄念了,如此地浪费时间与精神,对自己无法正念相续而产生的不满与批判,恰恰会障碍禅定的训练与修持,其实,我们只管放下“在意”即可。妄念是八识中业力的变现,知道妄念的生、住、异、灭后,来了去了都不要太在意,当我们觉察到自己跟著妄念走时,应很自然回到正念上来,仅此而已。对妄念一定要不随不避,一旦觉知,止于一念即可(比如继续念佛)。日子久了自会减少妄念。   “不怕念起,但怕觉迟。”我们的念头起,那没关系,它起了就起了,就这么简单,但是我们要“念起即觉”,我们念头一起来要即觉,这个念头一起来,马上去觉照,马上把功夫提起来,回到正念中来。只要当下立心,把心一横,没什么过不去的,要学会放下,事实上,被妄念拉走是很正常的事,只要觉察到后再回到佛号上就对了。要知道一切懊悔、思辨与批判均只是浪费时间、心力,完全没有必要,只要被妄念拉走的次数愈来愈少就对了。打坐念佛首先要经历调伏其心的过程,不要作尘渣升灭的奴隶。但要慢慢来,以一种平常心,平静、随和地观望和等待,心灵的尘渣会从泛起到下沉的往返不已,到体悟到“心本无生因境有”中的那个“本无生”了的话……如此,我们不仅仅能“明心见性”,还会渐渐体悟到入静习定的诸多好处了。   总之,佛门常以水和波来做比喻智慧与心识,平静的水面与波浪之本性都是水,但波涛起伏时(好比心识和念头)水是不能清明平静的,因此这水就映不下江川大地(智慧不能显现),但水之性体是有智慧德能的(能映现一切),因波浪而不得显现和起用。反过来讲,波浪也是水的一种起用,平静的水与波浪是为一体,凡夫以波浪之现象为实有(有自性),不能认证平静水面与波浪是一回事。我们入静训练禅定(无念),就是为了歇止妄念,还复水之清明平静,智慧显现了,自会证得水波不二,这就是佛门常说的缘起性空、空有不二了。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郄视文 以郄视文

以郄视文成语名称以郄视文成语拼音yǐ qiè shì wén成...

以锥餐壶 以锥餐壶

以锥餐壶成语名称以锥餐壶成语拼音yǐ zhuī cān hú成...

以锥飡壸 以锥飡壸

以锥飡壸成语名称以锥飡壸成语拼音yǐ zhuī cān kǔn成...

以锥刺地 以锥刺地

以锥刺地成语名称以锥刺地成语拼音yǐ zhuī cì dì成...

最新文章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古诗原文[挑错/...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惜衣有衣...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仁者宜在高...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