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感应网
标题

农历三月初六恭逢唐清凉澄观大师纪念日

来源:心经感应网作者:时间:2019-10-17 09:41:49
开成三年三月六日澄观将示寂。谓门人曰。吾闻偶运无功。先圣悼叹。复质无行。古人耻之。大明不能破长夜之昏。慈母不能保身后之子。当取信于佛。无取信于人。真离玄微。非言说所显。要以深心体解。朗然现前。对境无心。逢缘不动。则不孤我矣。言讫而逝。年一百二十。腊八十三。奉全身塔于终南山。名曰妙觉。佛教在线消息 2007年4月22日(农历三月初六日)唐华严宗四祖清凉澄观大师圆寂纪念日。澄观大师,姓夏侯,越州山阴(

开成三年三月六日澄观将示寂。谓门人曰。吾闻偶运无功。先圣悼叹。复质无行。古人耻之。大明不能破长夜之昏。慈母不能保身后之子。当取信于佛。无取信于人。真离玄微。非言说所显。要以深心体解。朗然现前。对境无心。逢缘不动。则不孤我矣。言讫而逝。年一百二十。腊八十三。奉全身塔于终南山。名曰妙觉。

佛教在线消息 2007年4月22日(农历三月初六日)唐华严宗四祖清凉澄观大师圆寂纪念日。澄观大师,姓夏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十一岁时,从本州宝林寺霈禅师出家,肃宗至德二年(757),从妙善寺常照受具足戒。乾元年(758—759)中依润州栖霞寺醴律师,学相部律;后回本州,依开元寺昙一受南山律学;更往金陵依玄璧,受学关河的三论。代宗大历(766)年中在瓦官寺听受《大乘起信论》及《涅槃经》。又从淮南法藏学新罗元晓的《大乘起信论疏》。随后又到钱塘(今杭州)天竺寺听华严宗法铣讲《华严经》。大历十年(772)又往剡溪从成都慧量重新研究三论。大历十年(775)往苏州从天台宗学者荆溪湛然学天台止观及《法华》、《维摩》等经疏。又走谒牛头慧忠、径山道钦及洛阳无名,谘决南宗的禅法。更从禅僧慧云,探习北宗的禅理。他一方面广学律、禅、三论、天台、华严各宗的教义;一方面还研究佛教以外的各种学问。大历十一年(776)历游五台、峨嵋诸山,后仍回五台,住大华严寺,行方等忏法。同时应寺主贤林之请,讲《华严经》,感觉《华严经》的旧疏文繁义约,发愿撰新《华严经疏》,从德宗兴元元年(784)正月开始,到贞元三年(787)十二月,历时四年,撰成《华严经疏》二十卷,即是现行的《大方广佛华严经疏》。然后在本寺及崇福寺一再讲演。又为弟子僧睿等作新疏的演义数十卷,即是现行的《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后世把疏、钞合刻,略称《华严经疏钞》)。故有华严疏主之称。贞元十二年(796)朝廷召他到长安,协助罽宾沙门般若翻译南印度乌荼国送来的《华严经》后分梵本,由他加以审定,到十四年(798)译成四十卷,也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世称四十《华严》。又诏令他作疏解释,于是在终南山草堂寺撰成《贞元新译华严经疏》(又作《华严经行愿品疏》或《普贤行愿品疏》)十卷。次年,为德宗皇帝讲《华严》,被授以“清凉国师”的称号。不久又参与翻译《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由他证义。以后顺宗、宪宗、穆宗、敬宗各朝,他都很受尊敬。文宗开成三年(838)三月六日圆寂,年一百零二岁,一百弟子中圭峰宗密大师继承了他的法统。现谨转载中国佛教协会编《中国佛教·中国佛教人物》清凉澄观大师条目,介绍清凉澄观大师的著作和生平。

参与翻译的经典

(40卷)〖唐 般若译〗〖唐 般若共牟尼室利译〗

著作

〖唐 澄观撰〗〖唐 澄观述〗〖唐 澄观述〗〖唐 澄观述〗〖唐 澄观述〗〖唐 澄观述〗,(十卷),〖唐.澄观敕述〗,(六卷),〖唐.(澄观别行疏宗密随疏钞)〗,(九卷),〖唐.澄观撰述〗,〖唐.澄观述 宋.净源录疏注经〗(百二十卷但欠卷二十一至七十、九十一至一百及百十一、百十二),,(一卷),〖唐.澄观述〗清凉澄观大师(737—838,一说738—839)

澄观,姓夏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十一岁时,从本州宝林寺霈禅师出家,肃宗至德二年(757),从妙善寺常照受具足戒。乾元年(758—759)中依润州栖霞寺醴律师,学相部律;后回本州,依开元寺昙一受南山律学;更往金陵依玄璧,受学关河的三论。代宗大历(766)年中在瓦官寺听受《大乘起信论》及《涅槃经》。又从淮南法藏学新罗元晓的《大乘起信论疏》。随后又到钱塘(今杭州)天竺寺听华严宗法铣讲《华严经》。大历十年(772)又往剡溪从成都慧量重新研究三论。大历十年(775)往苏州从天台宗学者荆溪湛然学天台止观及《法华》、《维摩》等经疏。又走谒牛头慧忠、径山道钦及洛阳无名,谘决南宗的禅法。更从禅僧慧云,探习北宗的禅理。他一方面广学律、禅、三论、天台、华严各宗的教义;一方面还研究佛教以外的各种学问。大历十一年(776)历游五台、峨嵋诸山,后仍回五台,住大华严寺,行方等忏法。同时应寺主贤林之请,讲《华严经》,感觉《华严经》的旧疏文繁义约,发愿撰新《华严经疏》,从德宗兴元元年(784)正月开始,到贞元三年(787)十二月,历时四年,撰成《华严经疏》二十卷,即是现行的《大方广佛华严经疏》。然后在本寺及崇福寺一再讲演。又为弟子僧睿等作新疏的演义数十卷,即是现行的《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后世把疏、钞合刻,略称《华严经疏钞》)。故有华严疏主之称。贞元十二年(796)朝廷召他到长安,协助罽宾沙门般若翻译南印度乌荼国送来的《华严经》后分梵本,由他加以审定,到十四年(798)译成四十卷,也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世称四十《华严》。又诏令他作疏解释,于是在终南山草堂寺撰成《贞元新译华严经疏》(又作《华严经行愿品疏》或《普贤行愿品疏》)十卷。次年,为德宗皇帝讲《华严》,被授以“清凉国师”的称号。不久又参与翻译《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由他证义。以后顺宗、宪宗、穆宗、敬宗各朝,他都很受尊敬。文宗开成三年(838)三月圆寂,年一百零二岁〔这是依《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卷二十五,古来佛教史家多取此说;《宋高僧传(卷五)本传》则说于元和年中圆寂,年七十余,未详所据〕。后世尊他为华严宗四祖。

澄观的弟子有一百多人,就中圭峰宗密、东都僧睿、海印法印(一作宝)及寂光四人称门下四哲,其中继承他法统的是宗密。

澄观一生著有《华严经疏》等书四百余卷,讲《华严经》达五十遍。他的著述现存有《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六十卷、《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九十卷、《华严经行愿品疏》十卷、《大华严经略策》一卷、《新译华严经七处九会颂释章》一卷、《华严经入法界品十八问答》一卷、《三圣圆融观门》一卷、《华严法界玄镜》二卷、《五蕴观》一卷、《华严心要法门》一卷、《华严经纲要》三卷。已佚的有《十二因缘观》一卷等。此外,据说还有《法华经》、《楞伽经》及《中观论》等疏钞,今不传。

\

澄观早年曾广泛参学禅教各家,对《大乘起信论》领契特深。在这基础上,他虽以振兴华严学说为己任,但思想中掺有禅宗、天台及《起信论》的成分,从而融会禅教,强调唯心,着重于一心法界的论述。他认为“总该万有,即是一心;心融万有,便成四种法界”。立一心法界无尽缘起说,以发扬华严性起的教义。

澄观以前,法藏的弟子慧苑,违反师说,在所著《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中纂改法藏的“十玄”宗义,作德相、业用两重十玄说。经澄观在《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二)及《随疏演义钞》(卷一、二、十)中加以反驳,从而恢复了法藏《华严经探玄记》的十玄说,并加以发挥。又慧苑说法藏的“五教判”是受了天台四教的影响(在四教基础上,只加了一个顿教),因而另立了迷真异执、真一分半、真一分满、具分满的四教。澄观在《华严经疏》里,对慧苑此说也加以驳斥,力彰法藏的“五教”义,更具体地以南北禅宗作为顿教(见《随疏演义钞》卷八)。

此外,由于澄观所处的时代正是六祖慧能下南岳怀让、青原行思、荷泽神会等弘布禅法的时期。早年又参访过牛头宗的慧忠、道钦,荷泽宗的无名,以及北宗神秀一系的慧云等,受禅宗影响颇大,从而极力融会禅教,如《随疏演义钞》卷二自述其心得说:“造解成观,即事即行,口谈其言,心诣其理,用以心传心之旨,开示诸佛所证之门。会南北二宗之禅门,摄台(天台)衡(南岳)三观之玄趣。使教合亡言之旨,心同诸佛之心……。”同时,他在解述华严家理事无碍、真妄交彻的教义上,也采用天台家的性恶说,如《随疏演义钞》卷一说:“若论(一作依)交彻,亦合言即圣心而见凡心,如湿中见波。故如来不断性恶,又佛心中有众生等。”又《华严经疏》卷二十一说:“无尽即是无别之相。应云:‘心佛与众生,体性皆无尽’,以妄体本真故缘无尽,是以如来不断性恶,亦就阐提不断性善。”

澄观这一诸宗融会、禅教一致的宗趣,对于中唐以后的佛教界影响很大。

(黄忏华)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铢程镒 以铢程镒

以铢程镒成语名称以铢程镒成语拼音yǐ zhū chéng yì成...

以逸击劳 以逸击劳

以逸击劳成语名称以逸击劳成语拼音yǐ yì jī láo成语...

以身试法 以身试法

以身试法成语名称以身试法成语拼音yǐ shēn shì f成语...

以身殉国 以身殉国

以身殉国...

1997年9月6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6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6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9月6日出...

最新文章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古诗原文[挑错/...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惜衣有衣...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仁者宜在高...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