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感应网
标题

其实两全其美是可能的

来源:心经感应网作者:时间:2019-10-17 09:45:42
其实两全其美是可能的 答:在现实人生中,要把出世与入世统一起来确实不易。积极入世,容易陷入对世俗的执著,结果活得很累。而追求出世,又会远离和放弃尘世的一切,感觉不近人情。这两种情况似乎都不理想。  如何才能让二者并行不悖呢?在大乘佛教中,菩萨行者的修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作为菩萨行者来说,既要有出世的超然,又要积极入世,广行利益众生的事业,所谓“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佛教

  其实两全其美是可能的

\

  问:世间人在追求事业的过程中,难免会很执著。因为执著就会带来痛苦,导致活得很累。于是很多人就会向往出世的超然,可是同时又不愿放弃世俗的事业和生活。如何才能做到这二者并行不悖呢?

\

  答:在现实人生中,要把出世与入世统一起来确实不易。积极入世,容易陷入对世俗的执著,结果活得很累。而追求出世,又会远离和放弃尘世的一切,感觉不近人情。这两种情况似乎都不理想。

  如何才能让二者并行不悖呢?在大乘佛教中,菩萨行者的修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作为菩萨行者来说,既要有出世的超然,又要积极入世,广行利益众生的事业,所谓“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其中的维摩诘居士就是以商贾富豪的身份,拥有妻子儿女,出入娱乐场所,但却能出淤泥而不染,在与社会民众打成一片的过程中,对他们起到教化和引导的作用。同时,阐说不可思议的不二法门,强调“心净则国土净”,是在家居士在红尘修行的榜样。

  如何才能培养出世和超然之心?在大乘佛教中,是通过对“空”的认识和体证来达成。佛法所说的“空”,不同于我们所理解的空无或一无所有。从佛法的角度来看, “空”和“有”并不对立,而是统一的。比如《心经》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金刚经》讲:“所谓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都是在告诉我们,世间任何一种现象无不是因缘和合而成。换言之,是条件决定一切的存在,离开条件,我们在任何事物中都找不到固定不变的特质。所以,这种存在只是因缘假相而已。但我们因为无明所惑,无法见到世间的真相,于是就会把主观的想法和需求投射其上,觉得它就是如此,确实如此,由此衍生出许多烦恼。佛教所说的“空”,正是要帮助我们认识真相,去除我们主观赋予的种种特质。这样才能从迷乱的状态中走出,超然物外,心无所著。

  了解到生命真相之后,看到很多人因为无明,每天不断地制造烦恼痛苦,就要发菩提心,生起崇高的利他主义愿望,帮助更多的人了解生命真相,解除烦恼。有了这样的慈悲心,就能积极入世;而有了空的智慧,就能在入世过程中保持无所得、不染著的心态。《金刚经》就是一本可以帮助我们学会放下,同时又积极利他的经典。(济群法师)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进为退 以进为退

以进为退成语名称以进为退成语拼音yǐ jìn wéi tuì成...

以辞害意 以辞害意

以辞害意成语名称以辞害意成语拼音yǐ cí hài yì成语...

以铢程镒 以铢程镒

以铢程镒成语名称以铢程镒成语拼音yǐ zhū chéng yì成...

以逸击劳 以逸击劳

以逸击劳成语名称以逸击劳成语拼音yǐ yì jī láo成语...

最新文章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古诗原文[挑错/...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惜衣有衣...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仁者宜在高...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