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感应网
标题

千日研教不如一日修行(打七感悟)

来源:心经感应网作者:时间:2019-10-23 09:43:26
高山寺基础七第27期如果从1993年初步接触佛法方面的相关资料开始起算,我接触佛法到现今为止已有近20年的时间。从最初的好奇、兴趣、研究到慢慢变成一种人生信仰,到2003年在成都昭觉寺做了皈依,成了一名“正式”的佛弟子,其间花了约十年的时间。但自从皈依之后,虽然名义上顶个学佛的牌子,家中也供了佛像,偶尔也烧烧香之类的,但其实对佛法仍然停留在义理的爱好和兴趣方面,与佛法有关的

  高山寺基础七第27期  如果从1993年初步接触佛法方面的相关资料开始起算,我接触佛法到现今为止已有近20年的时间。从最初的好奇、兴趣、研究到慢慢变成一种人生信仰,到2003年在成都昭觉寺做了皈依,成了一名“正式”的佛弟子,其间花了约十年的时间。但自从皈依之后,虽然名义上顶个学佛的牌子,家中也供了佛像,偶尔也烧烧香之类的,但其实对佛法仍然停留在义理的爱好和兴趣方面,与佛法有关的各类资料看得极多、极杂,说到佛法的各种名词理论,似乎不知道的不

\

多。(我慢!)而实际上,就这些理论上的东西其实也是东摘一叶西采半枝,并没系统地下过功夫。而实际上的真实修行努力和付出,更可说几乎为零,兴致起来时,诵上一两部经,念上若干声佛号,兴致退时,十天半月甚至长达数月也不做一点功课。记得曾经一次在亲戚家里聚会时,家中有一位长辈姻亲(这位长辈也是学佛的)问我:平时你是怎样修行的?我一时赧然无以对,但心下颇不以为然,心想“你老太太懂什么?我所了解的佛法教义和理论比你们不知要透彻多少”。其实现在想来,这其实是一种严重的我慢心。(惭愧!忏悔!)  大约在前年,我在网上东游西逛的,无意中浏览到地藏七网站,又无意中看了几篇写得非常好的打七日记,一下子就提起了兴趣,也生起了惭愧心,心想还有这么努力用功学佛的人!但激动、惭愧了几分钟后,故态复萌,一切又回复到老样子,而且跟着又生“我慢心”——六部曲有什么新东西嘛?无外是“吃素戒杀、诵经消业、忏悔解怨、放生还债、行善积福、念佛成佛”,这有什么新鲜的啊?哪个学佛的不吃素不戒杀呢?哪个不诵经呢?说到忏悔,我不是也在佛前念过“往昔所造诸罪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在佛前求忏悔”之类的忏悔偈吗?至于放生,学佛的人,多多少少是要做一做的嘛,行善——当然,不学佛的人尚且会行善,何况我们学佛的人,岂有不行善之理?念佛,更是佛弟子的本份事,这有什么好说的?总之,“六部曲”这些东西实在没有什么好稀奇的,这些东西“我,早就知道!”当时就是这样想的,所以啊——真是“纵发善心,须臾即退”啊。其结果是尽管我看了地藏七有关的资料后,知道地藏七是怎么一回事,其实心底也非常向往能有机会去亲自体验一下,但可能也正是由于强烈的我见、我慢影响到我的真诚发心的缘故吧,一直就机缘不凑巧,要么是地藏七开七时我被各种事情拖住抽不开身,要么是我有时间时地藏七又恰好没开。以是因缘,经百

\

千日,常在蹉跎。  但还好我加入了地藏七成都学习群,群里经常会发布一些打七的通知公告等等,当时看了只有羡慕的份儿,但后来有一件小事改变了事物原来的轨迹。这是一份地藏七成都群2012年11月份的聚会通知,按通知的说法,无论打没打过地藏七,无论修学什么法门,只要认同地藏七的修行理念,就可以参加一个地藏七同修的讨论会。看到这儿我动心了,心想去听听这些百万级的师兄有些什么可以拿出来分享的倒也不错(我当时是一个忏都没拜过呢),结果去后大家依次自我介绍一番,学佛多久,这个功课多少,那个功课多少,轮到我,我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学佛”20年。因为我这才发现,自己这二十年是白白的浪费了,除了增长一大堆佛法知见外,一无是处。从这时候开始,我才觉得每日要有个功课定课是非常重要的,这个道理其实极浅显,但这么多年,我就几乎是没实行过。正因为没有真修实干,所以没有一点儿伏烦恼的力量,学佛这么多年,脾气一点没变,遇事斤斤计较稍不如意就着急上火的性格也一点儿没变,这佛都不知学哪儿去了。  11月的聚会促使我下决心要体验地藏七的修行方法,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打混过日子了,也是机缘凑巧,这次聚会后不多久,就听说郫县道场有个周末七,于是兴冲冲地报了名。两天时间,每天九个大忏并跪诵两部《地藏经》,对于从没拜过忏的人来说,还真是个考验,头一天下来,第二天早晨四点刚过,带七的师兄喊起床时,浑身骨头犹如散架一般,一想到今天又有九个忏,头都大了。也许是在道场大家相互都在督促或面子下不来的缘故吧,或者也有佛力加持,居然第二天又把九个忏拜下来了,连我自己都有些不太相信。期间穿插的视频课件学习也让人收获不小,尽管我早已经在吃素,但有时还是偶尔吃几筷子蕃茄炒鸡蛋。这次视频学习促使我进一步意识到,不仅吃鸡蛋是在造恶业,连穿皮鞋、皮带、羽绒服等等也都有罪过!不过我在此要顺便说明一下,其实教学视频并没有说过这样的话,这只是我们在看了动物们的极其悲惨的处境之后,很自然而然地产生的一种想法。  周末七打完一周之后,也许是地藏王菩萨加持吧,居然又能安排出时间到崇州高山寺打一个完整的基础七。而且从周末七回家后,我的晚上熬夜、白天一觉睡到自然醒的生活方式就有了较大的改变。以前早上8点以前如果要我起床,我会觉得这是一件非常令人痛苦的事,而周末七之后,最晚的一天是早上7点一刻起来的,其余都是5、6点钟起,连妻子都觉得不可思议。按她的话说,要我早睡早起的话说了十几年,但从来就没起作用过,没想到一个周末七下来,居然改变这么大。  在2012年12月1日去高山寺道场打基础七时,路上还有一个小插曲:先是和几位同修约好一起搭我车去,结果其中一位同修届时却没有按时到达约定地点,打了好多次手机也无人接听,弄得我们走也不成,等也不成,眼看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心里那个急啊。因为高山寺发来的确认短信要求下午3点钟到达,距离较远,而且大家对路都不熟,虽有导航仪帮助,但以我路盲级的认路水平来说恐怕还是够呛。后来终于联系到这位师兄,结果她又跑错了地点,我们开过去接她,结果她又返回到了原来约定的地点!我这下子心里的烦恼习气怎么都按不住,居然在电话里就对这位同修大吼起来,虽然过后等稍稍平静下来向她道了歉,但心里其实多少有些耿耿然。结果我们去高山寺的路上,明明有一条大路却没找到,导航仪硬是把我们导到了一个偏僻小路上去,一路颠簸不说,后来车辆底盘还被撞得哐啷一声大响,害我担心了好半天,生怕车子出问题了,还好不久后就找到了大路上,终于及时赶到了高山寺。现在回过头来想,这种状况的出现也许与当时对这位同修发火以及心中的不平有关,看来真是业力感召所至啊。  打七收获:  我的身体不算很好,但也没有什么大病,曾经于十年前患过肺结核,后来已完全治愈。但有几样小毛病一直有点折磨人,一个是鼻炎,这个毛病已经有近20年,不发作与正常人差不多,一但发作起来那是相当难受的,鼻痒眼睛痒喷嚏清涕一起来,最痒时痒得要把眼睛揉红揉破了都止不住那种钻心的痒。早先去高山寺前还有一点担心,想到凌晨4点起床,鼻子这一关怕不好过,因为平时在家,只要夜晚起床上个厕所,喷嚏清涕就会让人难受好一阵子。结果在高山寺,头两天每天起床后都要有一阵喷嚏清涕,但第三天突然没打喷嚏,当时急着上佛堂,也没注意到,后来到吃早饭时才回想起来,今天我怎么没打喷嚏?当时也想是不是偶然一回?结果第四天、第五天,一直到我们离开高山寺,基本上没怎么再打过喷嚏,在这么冷的地方,起这么早,居然出现这种状态,对我这个老鼻炎来说,可算是难得的很!  另一个毛病是右肩疼痛,这也是由一年多前的一次小扭伤造成的,而且右手够不着后背,活动自由度受限。我之前听一位打七师兄说他的脊柱毛病在打七过程中有了很大的改善,心里羡慕得不行,很想自己的右肩痛也能好转,但很遗憾的是,打完七后它并没有很大的好转,但活动自由度似乎增加了一些,平时的疼痛不适的频率也减轻了一点,看来和拜忏运动有关。说到这儿其实很想推荐不信佛的朋友,就算不信佛不学佛,把拜忏当作锻炼身体做一做也好啊,至少不比练瑜珈差,而且练瑜珈有风险,这个无风险还不花钱,真够赚的。  除了身体上收获,更多的收获是在认识层面上。我一直学佛很不认真,看过的与佛法有关的资料极多、极广、极杂,但从来没有做功课的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放任散漫惯了。打七之后,发觉做功课是非常重要的,这个道理其实跟“吃饱饭不饿”是一个道理,但我以前尽管看了那么多佛法有关资料,却并不真正了解,“知而不行,犹如不知!”现在知道不认真做功课,遇到事情,烦恼习气根本就没有力量对付,心里知道“应该”怎么做是没有用的。就像去高山寺路上对张师兄发火一样,心里当时很清楚不能发火,而且张师兄是发心在这个七去当义工的,是护持我们打七的人之一,是恩人,感恩还来不及,哪能因这件小事发火呢……但是,最后,无明烦恼习气终于克制不住,再多的佛法知识在这时也不起作用,还是没修行没力量啊,直到现在想起这件事情,都觉得好惭愧!  几点体会:  一、坚持功课不容易。打七结束到现在,已经过去三十多天,我也从刚回到家时三忏一经,慢慢变成两忏一经,再到后来一忏一经,直到后来一个忏,不诵经,一路下滑,高速下滑!记得打七时快结束时有个分享会,在会上我还说,以后回到家里要认真做功课,要养成好习惯,也许习惯养成了就好了。另一位打过好几次七的、很有经验的张师兄闻言后笑道,可能事情不像你想的那样简单,哪怕你坚持了一年半载,也可能最后你看着拜垫就是不想拜下去。我当时没说什么,但想也许是她有些危言耸听了,但现在回头想想,果然被她不幸言中。这也是为什么到解七的时候,带七的西行师兄送我们一句话说:“一定要坚持功课!坚持比死还难,但是死也要坚持!”据说这句话是某位师兄“发明”的,自从发明之后便在地藏七中广为流传,我们当时都觉得这句话说得太好了。但现在,话归话,行归行,要把别人的话变成自己的行动,把经典警句挂在嘴边是没用的,得真干才行。截止到写这篇文章的最近几天,功课终于又恢复到了三柔忏的水平,虽说修行不用和别人比,但看到许多师兄一天十几个忏、两三部经的功课量,确实还是很自愧的。而这两天的恢复也是由于在Q群上经常看到师兄们对功课量的发布及提醒,看来大众共修是更容易促成精进的,所以在此也顺便给和我有一样状态的师兄们提个醒:当您感觉没动力精进的时候,通过各种方式共修可能会很有帮助。  二、真诚忏悔不容易。记得在地藏七网站上看过一篇“南山讲寺昌乐师父对地藏七师兄四年来的总结开示”,昌乐师父说:“我们很多时候容易跟菩萨说,菩萨我的业障深重,但是我们宁可对菩萨说一万遍,也不肯对当事人说一句‘对不起’,忏悔及清净,事主一定要对当事人说对不起,那才能清净,你的结,心中的结才能解开。因为地藏法门是从忏悔法门开始的,修行也是从忏悔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越来越体会到昌乐师父这段开示的重要性,每天拜忏归拜忏,但在家里仍然看不惯这个,看不惯那个,觉得社会上这也黑暗、那也糟糕,连有时给孩子辅导功课多讲几句都不耐烦。所有这些现象都说明,我的忏悔心完全没有真正地发出来,一切都只是停留在表面形式上,而形式上的拜大忏,最多只不过是做体操而已,于事何补呢?  三、改过比行善还难。地藏七强调日行一善,但平时在家里,似乎并无太多行善机会,当然每个人对“善”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比如在家里尽可能地多做各种家务或体贴家人等等。这些算是份内事,算不得“行善”,而过恶倒是实实在在地每日每时地存在着。例如动辄爱发火不耐烦,喜欢讽刺挖苦甚至恶口各种我看不惯的现象等等,这些过恶我几乎每天都在犯,连妻子都对我说,你平时所作的小功德,被你的急性子和造下的口业几乎给漏光了。其实不用别人说我自己也知道,但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心,总要犯,犯完了又忏悔,忏悔了又犯,似乎已经形成恶性循环了,长此下去,果报堪忧啊……其实转念想一想,常言道善恶一念间,日改一过不也是“日行一善”吗?本来要发脾气的,若能在当下立即觉查到,一念回光,这不就是心行一善吗?   四、断疑生信难上之难。“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我虽然接触佛法20来年,但一来天性中疑心较重,二来受过去所接受的科学研究方法论训练影响太深,喜欢凡事讲实证讲逻辑。这么多年来,尽管还劝过不少人学佛,但自己反观内心,如果真正问上自己一句:“我真的信佛吗?”可能答案并不是那么斩钉截铁。不仅对于各种各样超情离见的“感应事迹”很难发自内心的真正接受,甚至对佛经也经常产生各种各样的怀疑。知识越多,所知障越大,离解脱道可能也就越遥远,各种知见不仅没成为我的解脱助力器,反而成为我解脱的障碍,真是“牛饮水成乳,蛇饮水成毒,智学证涅盘,愚学增生死”啊!之所以会产生这样令人遗憾的状态,说来说去还是与自己闻思杂而实修少有关。  其实我真的非常羡慕那些接触佛法不多久但却修行非常精进的师兄,由于精进修行,他们很快就在佛法的海洋中亲尝法味,而这种亲证亲历,反过来大大地促进了他们的信心,而信心又推动着他们更加努力地修行,步入信、解、行、证的良性循环。《影尘回忆录》中曾记载一位没什么文化的修无师,倓虚大师曾亲自见他自在坐化。于往生之时,修无师曾说过一首绝妙的短偈:“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所以,为什么地藏七如此强调功课?为什么如此强调功课的量?看来只有通过功课——大量的功课,才能产生由量变到质变,才能使我们跳出上述的种种恶性循环的怪圈,才能使我们真正地断疑生信、破迷开悟,从而真正地走上佛法的解脱道!  感恩地藏七!  感恩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  感恩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南无阿弥陀佛!  成都 妙悦(男 45岁)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计代战 以计代战

以计代战成语名称以计代战成语拼音yǐ jì dài zhàn成...

以言取人 以言取人

以言取人成语名称以言取人成语拼音yǐ yán qǔ rén成...

以血偿血 以血偿血

以血偿血成语名称以血偿血成语拼音yǐ xuè cháng xuè...

以貍至鼠 以貍至鼠

以貍至鼠成语名称以貍至鼠成语拼音yǐ lí zhì shǔ成...

以誉为赏 以誉为赏

以誉为赏成语名称以誉为赏成语拼音yǐ yù wéi shǎng成...

最新文章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古诗原文[挑错/...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惜衣有衣...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仁者宜在高...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