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感应网
标题

印光大师与谛闲大师法门挚友情(白话文)

来源:心经感应网作者:时间:2019-10-24 09:45:01
印光大师与谛闲大师法门挚友情 两位大师的通信,充满了互相关怀和以佛法为重的精神。印光大师所期望的,谛公已自觉地身体力行,不久就彻底痊愈,继续讲经,足以去除信心浅薄者的疑惑。作为天台宗祖师,谛闲大师与律宗高僧弘一大师一样,始终坚持一心念佛,他曾劝勉信众:“不要以种种理由错过此身,永劫沉沦。看一切事情,没有大得过生死大事,把任何时刻都当作临命终时,这样念佛,就是至诚恳切,以这份诚心,定能生净土。必须下

印光大师与谛闲大师法门挚友情

\

印光大师和谛闲大师是近代两大高僧,在弘扬佛法和教化众生的事业中,志同道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堪称最默契的莲友,共同为近代佛教的复兴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两位大师有着不少相似的经历:谛闲大师二十岁出家后,也被兄长追回,还被强迫还俗。二年后,哥哥去世,谛闲大师才到天台山国清寺受具足戒,从此精进修持。

印光大师数十年如一日在法雨寺潜修密证,每年秋季到次年春季打念佛长七。1900年前后,他和谛闲大师各自同时闭关专修。他在信中与谛闲法师交流念佛体会说:“光自出家以来,就深信净土,但因业障深重,二十年来,悠悠虚度。口虽念佛,心不染道。蒙法师策励,发誓不辜负您的悲心,努力念佛,无奈依旧昏沉散乱。于是我每天阅读净土经典,以发起勇猛精进的心。当我读到《念佛宝王三昧论》的随息法门,就试着用这个方法,随着呼吸念佛,真的感觉妄念不像从前那样汹涌翻腾,想必久而久之,定有雾散云消,彻见天日的时候。我也由此悟到,慈云法师提倡的十念法,正是借着呼吸来约束我们的心,其原理也来自于此。《净土圣贤录》、《莲宗宝鉴》都记载了这个方法,可见古人早就预见到末世众生根机漏劣,难以得一心不乱,预先想好了办法。古人根基利,一旦发心念佛,自然能得一心;而如今的人,像我印光这样业障重、根机钝的人,不靠随息念佛,恐怕一辈子也得不到一心不乱。随呼吸念佛包含了五停心观的数息观与念佛观。由于摄心念佛,贪爱的心渐渐断绝,瞋恚不再炽盛,昏沉散乱一旦除去,智慧就现前,愚痴同样可破,暗合大势至菩萨都摄六根之法门。但对于一般的念佛人,似乎不宜提倡呼吸念佛法。因为随着呼吸念佛,就不能记数了,这些人就难免懈怠;而对于真正发心的人,不采用这个方法,很难得念佛三昧。法师您乘愿再来,一心利益众生,您自己虽然可以不这样做,但不妨为后学试用,以教导后人。若是利根之人,一七日二七日就能得一心不乱;连我这么昏钝鲁劣的人,想必用功十年八年也能得一心不乱。”

谛闲大师在杭州六通寺宣讲《妙法莲华经》,讲到《方便品》时,忽然深入禅定,沉默不语,出定后,从此辩才无碍。谛闲大师多次闭关,到各处讲经,皈依居士达十多万人。民国十年(1921年),谛闲大师63岁时,得了风湿症,手足麻痹,不能行动。印光大师得到消息后,十分关切,致信殷勤问候,并建议谛公至心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以求早日康复。信中说:“我知道您悲心深重,为了四众学子,不惜现身说法,好让大家知道人命危脆,应当趁着身体健康,及早努力修行,不要等到病魔缠身时手忙脚乱,您的深慈大悲实在无以复加!然而,您若病成这样,又如何能弘法?反而导致那些见识浅薄的人觉得佛法不灵,他们会想:为什么讲了几十年的经,闻名天下的大法师,一旦得了重病,只顾看病吃药,病却不见好。他平时讲的依教修持,能转定业,还有什么阿伽陀药,包治万病的话,不都是骗人的把戏么?否则,他一定能依照教诲转变定业。他不是一向尊崇净土,以阿弥陀佛的名号为无比灵验的阿伽陀药吗?为什么自己反而不用?还有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观音圆通章,讲的时候头头是道,一副菩萨跟到求救人面前的样子。他为何不放下身心,拼了老命,志心念观音菩萨?也好身心安乐,得大解脱,于一切法通达无碍。

考虑到不少世人会有这种想法,在此殷勤祈请谛公,能仰求观音大士垂慈救护,令贵体康复,福慧彰显。这样,那些似懂非懂的人,将从此断尽狐疑,增长正信,更能互相劝勉,出离邪途,得入佛道,自利利他,这正是以大慈悲现身说法,利益无穷。”

谛闲大师的回信充满真挚的感情,非常感人,信中说:“印公鉴:读到您的开示,我不禁心悸神伤,泪眼滂沱。早就知道自己夙业深重,到六十三岁时,必难逃此关。一昼夜间,突然就感觉双手麻木,两脚像灌了铅一样抬不起来,从此行动不便。我清楚这是业障病,光靠吃药是没有用的。想必是自己多生所作的堕三途的恶因成熟,本来要下三恶道,而佛菩萨深慈大悲,顾念我出家三十多年以来,全心全力弘法,也许能重报轻偿。承蒙您慈悲垂示,教我持念观音大士圣号,怎敢不唯命是从?自从我得病后,虽没能尽情放下万缘,但求生西方的决心已是无比坚决。我常常念四大无常,身为苦本,倘若能早一天往生,便是早一天离苦得乐。每日独处静坐时,心中只想着佛,一心以佛为依归。由于我一心向佛,从今以后,决定可免三恶道,这样一想,不免心生欢喜。不料,这样过了一百天,不但没有往生的消息,病反而渐渐康复,恐怕再过二十天左右,又将步履如常。由此可见,娑婆世界的苦缘实在不容易逃脱,而极乐世界的净因也不容易成就。我算什么人?为了弘法,完全不值得计较这条穷性命,倒是希望您能为法自重,调养精神,保重身体。”后来谛闲大师在讲普贤行愿品时回顾说,当时在病中虽不能行动,因发愿终身受持此经,所以在病中仍坚持观想修十大愿王。

\

两位大师的通信,充满了互相关怀和以佛法为重的精神。印光大师所期望的,谛公已自觉地身体力行,不久就彻底痊愈,继续讲经,足以去除信心浅薄者的疑惑。作为天台宗祖师,谛闲大师与律宗高僧弘一大师一样,始终坚持一心念佛,他曾劝勉信众:“不要以种种理由错过此身,永劫沉沦。看一切事情,没有大得过生死大事,把任何时刻都当作临命终时,这样念佛,就是至诚恳切,以这份诚心,定能生净土。必须下死工夫,才能成就净业;常常想到死时的情形,才肯发出真实恳切的心。这是往生的关键,是至诚念佛的妙诀。” 谛闲大师往生前写下一偈:“我今念佛,净土现前。真实受用,愿各位努力。”在大众念佛声中,安详而逝,面容呈金色,光洁莹净,头顶暖气炙热,持续了很长时间都不散。——摘自《印光大师永怀录》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规为瑱 以规为瑱

以规为瑱成语名称以规为瑱成语拼音yǐ guī wéi tiàn成...

以血洗血 以血洗血

以血洗血成语名称以血洗血成语拼音yǐ xuè xǐ xuè成...

以词害意 以词害意

以词害意成语名称以词害意成语拼音yǐ cí hài yì成语...

以资切磋 以资切磋

以资切磋成语名称以资切磋成语拼音yǐ zī qiē cuō成...

以誉进能 以誉进能

以誉进能成语名称以誉进能成语拼音yǐ yù jìn néng成...

最新文章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古诗原文[挑错/...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惜衣有衣...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仁者宜在高...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