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感应网
标题

印光大师答问:妓女皈依后能否不堕落(文白对照)

来源:心经感应网作者:时间:2019-10-26 09:43:59
妓女皈依后能否不堕落原文 问:昔有某居士问:皈依佛不堕地狱,捨身后不堕耶,抑永劫不堕耶。并问近来上海等地皈依者,半属操业不规青楼之女子,当时虽稍有愧格之念,过后仍守故业造罪,使皈依后永劫不堕地狱,则二元四角之香金,孰甘吝惜,果二元四角可保造罪永劫不堕地狱,则铁围山之内,夫何地狱之有云,天下宁有如此便宜之事耶。又曰,所谓皈依佛之佛云者,过去佛耶,现在佛耶,抑未来佛耶。若云过去,则已过去,现在无佛,未

妓女皈依后能否不堕落

原文

问:昔有某居士问:皈依佛不堕地狱,捨身后不堕耶,抑永劫不堕耶。并问近来上海等地皈依者,半属操业不规青楼之女子,当时虽稍有愧格之念,过后仍守故业造罪,使皈依后永劫不堕地狱,则二元四角之香金,孰甘吝惜,果二元四角可保造罪永劫不堕地狱,则铁围山之内,夫何地狱之有云,天下宁有如此便宜之事耶。又曰,所谓皈依佛之佛云者,过去佛耶,现在佛耶,抑未来佛耶。若云过去,则已过去,现在无佛,未来,未出世,夫何佛皈依之有云。若云皈依弥陀或释迦之像,则但赴各像前敬礼足矣,又乌藉乎香金耶。弟子言塞,不克剖答,毕竟如何,深企示诲。   答:此事当从真实行上说,不可止在皈依上说。皈依佛法僧三句,虽分说不堕地狱饿鬼畜生,不可执定谓皈依佛,但能不堕地狱,犹不免堕饿鬼畜生。若执定说,则是痴人说梦矣。佛大慈悲,汝尚不知,妄说道理。青楼女子所作下贱,果能信仰于佛,常生惭愧,常念佛号,求生西方,尚可蒙佛接引,直登九品,与诸上善人聚会一处。佛种种方便引诱众生,种出世因,故于五戒任彼受一二三四及全。何以令不全受,以彼或有势不能守故,如屠户不能持杀戒,尚可持余四戒。娼女不能持邪淫戒,酒保不能持酒戒等。佛之深恩厚德,如天普覆,如地普载,不以一眚弃其本具之佛性。世之自高自大者,见人一短,即有千长亦不以为然,佛则不如是。龙舒净土文,有普劝门一卷,详说所以然。凡列名有三十多,内有屠户,渔人,做酒者,即在风尘青楼女子者,皆言如能改业固为最善。如不能改,当生惭愧,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果能信愿真切,亦可高登九品,何止不堕地狱等乎。若不生惭愧,亦不修持,以此为荣,只以拜一师为事,则不堕与否,非光所敢决断。至云皈依三宝,佛属何佛,汝受戒曾有此种开示。有佛世之三宝。(此即所谓住持三宝。)有佛后之三宝。佛世,佛,即释迦佛,法,即四谛等法,僧,即随佛出家之人。佛后,佛,即释迦之种种形像,(谓金银铜铁土木绘画刺绣等像,乃佛之形仪,当视同真佛。而弥陀药师等佛,亦摄其中,以释迦为现在教主,故专说耳。)法,即黄卷赤轴之经典,僧,即剃发染衣之人。又有一体三宝,此则于自心之觉义,正义,净义,谓之佛法僧三宝也。若详说太费笔墨。佛初成佛,尚未有僧,但令提谓长者皈依未来僧,以僧为负荷继续法道之人故也。若自大自高,止知佛与法可钦仰,而藐视僧人,不肯皈依。其人于佛法中纵能得益,但以慢心,恐难得真实之益耳。——《印光法师文钞》之《复恒惭法师书二》(节录》印光大师 著述 佛弟子 敬译

\

译文

\

问:曾经有某居士问:皈依佛不堕地狱,究竟是舍身之后来世不堕地狱,还是永劫不堕地狱呢?并且他问:近来上海等地皈依的人,有一半都是从事不规矩职业的妓女,她们这些人,在皈依的当时虽然有惭愧悔改之心,过后仍然继续从事肮脏的职业,造作罪业。假使这样的人,皈依后永远不堕落地狱,那么,供养法师的二元四角的香金,谁又会吝惜出呢?果然二元四角可以保证造作罪业永劫不堕落地狱,那么铁围山之内,为什么又有地狱之说呢?天下难道有如此便宜的事情吗?又问:所谓皈依佛的这个“佛”,是过去佛呢?还是现在佛呢?抑或是未来佛呢?如果说是过去佛,那么过去已经过去了,而现在没有佛;未来,还未出兴世间,怎能有皈依佛之说呢?如果说是皈依弥陀或者释迦的佛像,那么只要到佛像的跟前顶礼就行了,又为什么要供养法师香金呢?弟子一时语塞,对这几个问题回答不出来,究竟应当如何回答,恳切地盼望老法师的开示和教诲。

答:皈依佛不堕落地狱这件事,应当从皈依后,必须有真实的行持上才行。不可以只仅仅有皈依的形式,就说能不堕落地狱。皈依佛、法、僧三句,虽然分开说明不堕落地狱、饿鬼、畜生,也不能够坚持认定说皈依佛,只能不堕落地狱,仍然不免要堕落饿鬼、畜生。如果坚持认定这种说法,就成了痴人说梦了。佛大慈悲,你还未能明白佛救度众生的种种方便善巧,不能虚妄地乱说道理。 妓女的造作虽然下贱,果然能够信仰佛的金口诚言,常常生惭愧心,常常念南无阿弥陀佛,求生西方,一样能够承蒙阿弥陀佛接引,直接登临九品莲品,和诸上善人聚会在一起。佛用种种方便引导众生,种植出世的业因。所以佛对于五戒,随便人受一条、二条、三条、四条或者全受。为什么教有的人不能全受呢?因为那些人或者有迫不得已的情势不能守戒的缘故,比如屠夫不能持杀戒,但是还可以持其余的四条戒;妓女不能持邪淫戒;卖酒造酒的不能持酒戒等等。佛深厚的恩德,就像天一样普广地覆盖,就像地一样普广地承载,不会因为人有一条过失,就放弃救度他本来具足的真如佛性。世间自高自大的人,见到人家有一点的缺点,哪怕人家有再多的长处也不以为然,佛就不是这样。《龙舒净土文》一书中,有《普劝门》一卷,详细说明了这其中的所以然。举凡罗列的种类有三十多种,其中包括屠夫、渔夫、做酒的人。即使身在风尘的青楼女子,龙舒居士都劝导她如果能改行固然最好,如果不能改行,应当生惭愧心,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果然能信愿真切,也可以高登九品莲花,何止仅仅于不堕落地狱三恶道呢?如果不生惭愧心,也不修持,反而以此为荣,只认为拜师父皈依就完事了,那么说这样能否不堕落,就不是印光所能决断的了。 至于说皈依三宝,皈依的佛是什么佛。你受戒时可曾有这方面的开示?有佛世的三宝,(这就是所谓住持三宝。)有佛后的三宝。佛世,佛,就是释迦牟尼佛;法,就是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法;僧,就是跟随佛出家的人。佛后的佛,就是释迦佛的种种形像;(就是我们平时看到的金银铜铁土木、绘画、刺绣等等佛的造像,这是佛的形像,应当看作真佛一样对待。而弥陀、药师等佛,也包括其中,因为释迦佛是我们这个世间的教主,所以只专说皈依释迦佛,以此概括其他佛。)法,就是佛所宣说,现在存留世间黄卷赤轴的经典;僧,就是剃发染衣的出家人。又有一体自性三宝。这里皈依三宝的意思,就是皈依对于自心本性觉、正、净之人的意思,叫做佛、法、僧三宝。如果详细说太费笔墨。佛最初成道的时候,还没有僧,只是教提谓长者皈依未来僧。因为僧是担任传承佛法的人。如果有自高自大的人,只知道对于佛和法钦敬和景仰,而却看不起僧人,不肯皈依。这样的人,在佛法中纵然能得到一点利益,但是因为傲慢心重,恐怕难以得到真实的利益。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貍至鼠 以貍至鼠

以貍至鼠成语名称以貍至鼠成语拼音yǐ lí zhì shǔ成...

以誉为赏 以誉为赏

以誉为赏成语名称以誉为赏成语拼音yǐ yù wéi shǎng成...

以言举人 以言举人

以言举人成语名称以言举人成语拼音yǐ yán jǔ rén成...

以身报国 以身报国

以身报国成语名称以身报国成语拼音yǐ shēng bào guó...

以言为讳 以言为讳

以言为讳成语名称以言为讳成语拼音yǐ yán wéi huì成...

最新文章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古诗原文[挑错/...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惜衣有衣...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仁者宜在高...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