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感应网
标题

印光大师:境界,若向人一切人说,则有过

来源:心经感应网作者:时间:2019-10-26 09:47:46
印光法师复何慧昭居士书二接手书,知宿根甚深,现行颇纯,故有种种胜境相现。然今人多半是要体面,凭空造楼阁。有一分半分,便说有百千万分。如某居士录其境界,皆是手笔所做,不是心地所做。汝固不妄,诚恐或有此习气,则其过不小。佛以妄语,列于根本五戒者,正为防此弊也。若或见言不见,不见言见,乃妄语之流类。若凭空造楼阁,妄说胜境界,即犯大妄语戒。乃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其罪甚于杀盗淫百千万亿倍。其人若不力忏,一气

印光法师复何慧昭居士书二

接手书,知宿根甚深,现行颇纯,故有种种胜境相现。然今人多半是要体面,凭空造楼阁。有一分半分,便说有百千万分。

如某居士录其境界,皆是手笔所做,不是心地所做。汝固不妄,诚恐或有此习气,则其过不小。佛以妄语,列于根本五戒者,正为防此弊也。若或见言不见,不见言见,乃妄语之流类。若凭空造楼阁,妄说胜境界,即犯大妄语戒。乃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其罪甚于杀盗淫百千万亿倍。其人若不力忏,一气不来,即堕阿鼻地狱。以其能坏乱佛法,疑误众生故也。汝切须慎重。所见之境有一分,不可说一分一,亦不可说九厘九。过说亦罪过,少说亦不可。何以故,以知识未得他心道眼,但能以所言为断耳。

此种境界,向知识说,为证明邪正是非,则无过。若不为证明,唯欲自炫,亦不可。

若向一切人说,则有过。

除求知识证明外,俱说不得。说之则以后便永不能得此胜境界。此修行人第一大关,而台教中屡言之。

所以近来修行者,多多著魔,皆由以躁妄心,冀胜境界。

勿道其境是魔,即其境的是胜境,一生贪著欢喜等心,则便受损不受益矣。况其境未必的确是胜境乎。

倘其人有涵养,无躁妄心,无贪著心,见诸,直同未见。既不生欢喜贪著,又不生恐怖惊疑。勿道胜境现有益,即魔境现亦有益。何以故,以不被魔转,即能上进故。

此语不常对人说,因汝有此种事,固不得不说也。汝最初礼佛所见之大士像,不的确。以若果实,是不至因念与观经不合而隐。然汝由此信心更切,是亦好因缘。但不宜常欲见像,但志诚礼拜而已,庶无他虑。临睡目前白光,及礼佛见佛像悬立虚空,虽属善境,不可贪著。以后不以为冀望,当可不现。窥汝根性,似是

\

宿生曾习禅定者,故致屡有此相也。

明虞淳熙,在天目山高峰死关,静修久之,遂有先知。能预道天之阴晴,人之祸福。彼归依莲池大师,大师闻之,寄书力斥,谓彼入魔罥。后遂不知矣。须知学道人要识其大者。否则得小益,必受大损。勿道此种境界,即真得五通,尚须置之度外,方可得漏尽通。若一贪著,即难上进,或至退堕,不可不知。梦入佛殿所记之二句经文,固属善境。然此二句,语甚明白。返虚依觉路,归真悟常空者,谓人妄认世间诸法为实,故迷入生死。若能返观诸法当体本空。则便依乎觉路,出迷入悟。归真谛而悟真常之真空实相矣。魔境胜境之分别,在与经教合不合上分。果是圣境,令人一见,心地直下清净,了无躁妄取著之心。若是魔境,则见之心便不清净,便生取著躁妄等心。又佛光虽极明耀,而不耀眼。若光或耀眼,便非真佛。佛现,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之理勘,则愈显。魔现,以此理勘,则便隐。勘此,验真伪之大冶洪炉也。夜见白光及虚空清白等境,乃心净所现。何可以法界一相,寂照不二自拟。以此自拟,则成以凡滥圣矣。其过殊非浅浅。二句经文,未见所出。盖亦宿生记忆之文,未必即经中文也。修净业人,不以种种境界为事,故亦无甚境界发生。若心中专欲见境界,则境界便多。倘不善用心,或致受损,不可不知。

彼头陀之所说,乃属禅家道理。彼尚不破净土,是其长处。然彼绝不知净土宗旨,故与禅对论。彼注重祥光胜境一语,大须斟酌。否则误人不浅。又谓不可著,以佛法无量,著则成有量,即不能入佛智。何止不入佛智,亦复或入魔界耳。至所云之各佛,乃禅家约心理之论,与净宗无涉。白光清空,既为如来一毛头许功德。汝何得以法界一相,寂照不二妄认。实则宿世定境,由净心而发,固不得当作奇特也。

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有信愿,无论行之多少浅深,皆得往生。无信愿,即到能所两忘,根尘迥脱之地步,亦难往生。以真证到能所两忘,根尘迥脱之实理,便可自力了生死,则不必论。若但有工夫见此理,尚未实证,若无信愿,亦难往生。

禅家说净土,仍归于禅宗,去信愿说。果能依之而做,亦可开悟。而未断惑业,欲了生死,则梦也梦不著。以凡夫往生,由信愿感佛。故能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今既不生信愿,又将佛一一说归自心,何由感佛。感应不符,则生自生,佛自佛。以横超法,作竖出用,其得益浅而受损深,不可不知。得益者,依彼所说,亦能开悟。受损者,既去信愿,则无由仗佛慈力。

吾故曰,真修净土人,用不得禅家开示。以法门宗旨不同故,祈为慧察。如不以为然,请求之大通家,庶可契汝心志矣。光固不执著也。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锥刺地 以锥刺地

以锥刺地成语名称以锥刺地成语拼音yǐ zhuī cì dì成...

以辞取人 以辞取人

以辞取人成语名称以辞取人成语拼音yǐ cí qǔ rén成语...

以镒称铢 以镒称铢

以镒称铢成语名称以镒称铢成语拼音yǐ yì chēng zhū成...

以铢称镒 以铢称镒

以铢称镒成语名称以铢称镒成语拼音yǐ zhū chēng yì成...

以身试险 以身试险

以身试险成语名称以身试险成语拼音yǐ shēn shì xiǎn...

最新文章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古诗原文[挑错/...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惜衣有衣...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仁者宜在高...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