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感应网
标题

印光大师:念佛法门对于在家人最为亲切(文白对照)

来源:心经感应网作者:时间:2019-10-27 09:48:27
念佛法门对于在家人最为亲切译文 念佛法门,实在是背离凡情契合如来正觉,返回根本归于真元的第一妙法。对于在家人的职分上来说,更加亲切易行。因为在家人身不由己,处在罗网般的尘世中,事务多端。静下心来参禅,以及静室中念颂佛经等等,或情势有所不能,或者没有明师教诲而不能修学,或者没有时间。而只有念佛这个法门,最为巧妙、方便。早晚在自家的佛堂里佛像前,随着自己的功夫和时间,礼拜念颂,回向发愿往生净土。除此之

念佛法门对于在家人最为亲切

译文

念佛法门,实在是背离凡情契合如来正觉,返回根本归于真元的第一妙法。对于在家人的职分上来说,更加亲切易行。因为在家人身不由己,处在罗网般的尘世中,事务多端。静下心来参禅,以及静室中念颂佛经等等,或情势有所不能,或者没有明师教诲而不能修学,或者没有时间。而只有念佛这个法门,最为巧妙、方便。早晚在自家的佛堂里佛像前,随着自己的功夫和时间,礼拜念颂,回向发愿往生净土。除此之外,行住坐卧,说话之间,穿衣吃饭,所有的时间,所有的地方都可以念佛。只是在洁净的场所,时时保持恭敬,或者出声念,或者默念,都是可以的。如果在不洁净的地方,(如上厕所等等),或者不恭敬的时间里,(比如睡觉洗浴的时候等等),只适合默念,不适合出声念。并非这些情况下不可以念佛。睡觉时出声念,不但对于佛不恭敬,而且容易伤气,时间长了容易生病。这时候默念的功德和平常是一样的。所谓心里想佛心里念佛,做事也是如此,行动也是如此。居士既然能够对别人发露忏悔。这样对于净土法门,最是容易和佛的心相应。所谓心清净念佛的境界才能清静啊。然而既然知道自己的错误,又加上能够发露忏悔,必须还要改正错误,趋向于慈善。如果不改错误趋向慈善,那么所谓的忏悔之事,不过是空口说白话而已,不会得到佛法的利益。

\

至于说想要心不贪染世间的事,而能够专心念佛。不能专心,一定要让他能够专心。不能念,一定要让他能够念。也并没有奇特奥妙的方法,只是将一个死字,贴到额头上,挂在眉毛上。心里常常想着说,我某某人从无始劫以来,直到今生,所造作的恶业,无量无边。如果这个恶业有体相的话,十方虚空也容纳不下。过去生中多么幸运,而修得了一点功德,才使今生得以为人,而且能够听闻佛法。如果不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临终之时,定规会堕落到地狱里去,在油锅、炉火、剑树刀山里受无量的痛苦。不知又要经受多少劫的时间。纵然出离地狱,又堕落入饿鬼道,肚大如海,咽喉细如针,受饥渴的时间要用劫来计算,喉中燃烧着火焰,连水听都听不见,难得有吃到东西的时候。从饿鬼出来之后,又会再去做畜生,或者被人骑,给人服苦役,或者被人吃。纵然侥幸得到人身,也是愚痴无知,把造业当作自己的本领,把修行善法当作是约束。不上数十年时间,又堕落三途恶道。经过大地微尘数劫这么长的时间,还是不能够出离恶道。能够这样想,如上所说的去求生净土,立马就能够修行成功。

所以说,张善和、张钟馗这些大恶人,临终的时候地狱境界出现,不过是念阿弥陀佛数声,就亲眼见到阿弥陀佛来接引他们往生净土。这样的功德利益,释迦牟尼佛一生教化的百千万亿法门之中,再也找不出来第二个了。我常常说:九法界众生离开了这个念佛法门,上不能圆满成就佛道。十方诸佛舍弃这个法门,下不能够普遍救度轮回中的苦难的众生。就是这个意思。果然能够畏惧生死轮回的心恳切,信得真切,不生一丝毫疑惑的想法。虽然还没出娑婆世界,已经不会在娑婆长久做客了。尽管还没往生极乐,也已经是极乐世界的嘉宾了。想到圣贤的德行就要向他们学习,遇到善事就应当积极去做。怎么能够迟延拖拉、放逸懈怠,以至于一错而永远错下去呢?有血性有刚强的汉子,绝对不愿意活着做行尸走肉,死后与草木一同腐朽啊。要努力去做。

\

原文

念佛一法.乃背尘合觉.返本归元之第一妙法。于在家人分上.更为亲切。以在家人身在世网.事务多端。摄心参禅.及静室诵经等.或势不能为.或力不暇及。唯念佛一法.最为方便。早晚于佛前随分随力.礼拜持念.回向发愿。除此之外.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穿衣吃饭.一切时.一切处.皆好念。但于洁净处.恭敬时.或出声.或默念.皆可。若至不洁净处.(如登厕等、)或不恭敬时.(如睡眠洗浴等、)但宜默念.不宜出声。非此时处不可念也。睡出声念.不但不恭敬.又且伤气.久则成病。默念功德.与常时一样。所谓念兹在兹.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也。居士既能发露忏悔。于净土法门.最易相应。所谓心净则佛土净也。然既知非.又肯发露忏悔.必须改过迁善。若不改过迁善.则所谓忏悔者.仍是空谈.不得实益。至谓欲心不贪外事.专念佛。不能专.要他专。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一心.要他一心等。亦无奇特奥妙法则.但将一个死字.贴到额上.挂到眉毛上。心常念曰.我某人从无始来.直至今生.所作恶业.无量无边。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十方虚空.不能容受。宿生何幸.今得人身.又闻佛法。若不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一气不来.定向地狱镬汤鑪炭剑树刀山里受苦.不知经几多劫。纵出地狱.复堕饿鬼.腹大如海.咽细如针.长劫饥虚.喉中火然.不闻浆水之名.难得暂时之饱。从饿鬼出.复为畜生.或供人骑乘.或充人庖厨。纵得为人.愚痴无知.以造业为德能.以修善为桎梏.不数十年.又复堕落。经尘点劫.轮回六道。虽欲出离.末由也已。能如是念.如上所求.当下成办。所以张善和.张锺馗.临终地狱相现.念佛数声.即亲见佛来接引往生。如是利益.一代时教.百千万亿法门之所无者。吾常曰.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者。此之谓也。果能生死心切.信得及.不生一念疑惑之心。则虽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极乐.即是极乐之嘉宾。见贤思齐.当仁不让。岂肯因循怠忽.以致一错而成永错乎哉。有血性汉子.断断不肯生作行肉走尸.死与草木同腐矣。勉旃勉旃。——《文钞》之《复邓伯诚居士书二》 印光大师 著述 佛弟子 敬译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酒解酲 以酒解酲

以酒解酲成语名称以酒解酲成语拼音yǐ jiǔ jiě chéng...

以进为退 以进为退

以进为退成语名称以进为退成语拼音yǐ jìn wéi tuì成...

以辞害意 以辞害意

以辞害意成语名称以辞害意成语拼音yǐ cí hài yì成语...

以铢程镒 以铢程镒

以铢程镒成语名称以铢程镒成语拼音yǐ zhū chéng yì成...

最新文章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古诗原文[挑错/...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惜衣有衣...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仁者宜在高...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