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感应网
标题

唐代的释奠礼

来源:心经感应网作者:时间:2019-11-03 09:45:58
中国历来重视礼仪对民众的教化与训导作用。释奠礼作为祭祀先圣先师的大型礼仪,对国家意识形态与民众的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释奠礼最早见于《礼记·文王世子》: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天子出征返国,或天子视学,都须行释奠礼。然而,释奠礼的具体行礼过程,《礼记》中并无明确的详细记载。

  中国历来重视礼仪对民众的教化与训导作用。释奠礼作为祭祀先圣先师的大型礼仪,对国家意识形态与民众的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释奠礼最早见于《礼记·文王世子》: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天子出征返国,或天子视学,都须行释奠礼。然而,释奠礼的具体行礼过程,《礼记》中并无明确的详细记载。

\

  早至汉代,儒家学派在移风易俗方面的功用已被社会广泛重视。汉高祖出行经过鲁国,特意用太牢祭祀孔子。西汉武帝始立太学。东汉明帝又立辟雍,并于辟雍亲行大射礼、养老礼。《后汉书》记载:礼毕,帝正坐自讲,诸儒执经问难于前。虽然亦为一时之大观,但释奠礼却阙而不备。

  魏晋之际,皇太子学通一经之后,即于辟雍行释奠礼,以太牢祀孔子,颜渊配享。刘宋元嘉二十二年,太子释奠,采用晋的旧制,并撰写释奠仪注。礼毕,皇帝亲临,宴会群臣。释奠礼一直延续到陈朝。梁陈之间,礼毕后皇帝会举行宴会,太子与群臣吟诗作赋。《隋书经籍志》上有齐释奠会诗一十卷。

  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亦行释奠之礼,但风俗与南方有所不同。据《十六国春秋辑补》,前秦建元七年,坚行礼于辟雍,祀先师孔子,其太子及公侯卿大夫之元子,皆束释奠焉。束是学生入学时所行之礼,与释奠毫不相干,苻坚将二者混为一谈。可见前秦文化虽盛,到底是战乱中的少数民族政权,对汉地礼制还不十分熟悉。此后,北魏亦多次行释奠礼,主要延请大儒为皇帝讲经。这是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文化、提升政治素养的表现,并不重视礼仪本身。北周武帝下诏:诸胄子入学,但束于师,不劳释奠。释奠者,学成之祭。自今即为恒式。显见是学习南朝的制度。然而,北周释奠礼杂祀苍颉,不伦不类。北齐通例,给皇帝讲经后、或皇太子学通一经后,须释奠于孔庙。此外,新立学校与春秋二仲,都须行释奠礼。这种规定,融合了当时南北方的风俗与经书的记载,全面而精当。《隋书》记载,隋制,国子寺每岁以四仲月上丁,释奠于先圣先师。州郡学则以春秋仲月释奠。

  唐代的释奠礼在北齐与隋的基础上有所损益,在具体的细节上则糅合了南朝的制度。《唐六典》国子监条:凡春秋二分之月,上丁,释奠于先圣孔宣父,以先师颜回配。七十二弟子及先儒二十二贤从祀焉。祭以太牢,乐用登歌,轩县,六佾之舞。这些规定,与汉地原有的礼制并不抵牾,甚至更详尽精密。然而,在释奠的行礼过程中,却表现出与前代截然不同的特色。

  《旧唐书》较为详细地记载了唐代的几次释奠礼。一为武德七年,高祖幸国子学,亲临释奠。引道士、沙门有学业者,与博士杂相驳难,久之乃罢。后在《儒学》传中补叙:时徐文远讲《孝经》,沙门惠乘讲《波若经》,道士刘进喜讲《老子》。一为永泰二年二月的释奠,令京兆尹黎干造食,集诸儒、道、僧,质问竟日。一为同年八月的释奠,京兆府置食,讲论……又有教坊乐府杂会,竟日而罢。《新唐书》也记载了永泰二年的两次释奠礼,杂以教坊工伎、京兆设食,内教坊出音乐俳倡侑宴……又赐钱千万,取子钱供秩饭。其《儒学》传记尹:每释奠,讲辨三教。

  与前代相比,唐代释奠礼的特点之一是:不仅讲论儒家经典,而且兼及佛道两家,三家辩论经义。无怪乎宋人林在《源流至论》一书里评论道:唐人外有尊经之名,而不知尊圣之道。圣经杂于释老。故高祖释奠,浮屠惠乘、道士刘进喜乃得与徐文远、陆德明同讲。高宗已数招李元植与方士、浮屠讲经。提倡三教同尊,不始于唐。梁武佞佛,且有《述三教诗》尊崇佛、道。然而,毕竟释奠是儒学大礼,唐以前的讲经还是限于儒家经典。

  唐代释奠礼的另一特点是:不仅奏陈雅乐,而且有京兆府供食、教坊杂乐倡优助兴。据《旧唐书》记载,永泰二年代宗下诏封赏鱼朝恩,于国子监上京兆府造食,内教坊音乐、竿木浑脱,罗列于论堂前。这种用教坊杂乐的风俗,一直延续到宋朝。宋徽宗大观年间下诏:今学校所用,不过春秋释奠。如赐宴辟雍,乃用郑卫之音,杂以俳优之戏,非所以示多士。其自今用雅乐。

  由以上文献记录可见,唐代的释奠礼于历朝中都是颇具特色的。为何会产生这些特点呢?既然不是汉地的传统,或许可从外来文化影响的角度加以考虑。《大唐西域记》描述了印度曲女城的法会:佛像前后各百大象,乐人以乘,鼓奏音乐。……馔食已讫,集诸异学,商攉微言,抑扬至理。《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得更为详细,有婆罗门及尼乾外道二千余人,王遣内外并设食。唐代的释奠礼与此颇为类似。此外,唐代所受西域文化的影响也为学界所公认。故而,或许可以推测:唐代的释奠礼是受了西域法会的影响。直至宋代,此风才逐渐被矫正。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言举人 以言举人

以言举人成语名称以言举人成语拼音yǐ yán jǔ rén成...

以身报国 以身报国

以身报国成语名称以身报国成语拼音yǐ shēng bào guó...

以言为讳 以言为讳

以言为讳成语名称以言为讳成语拼音yǐ yán wéi huì成...

1997年9月1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1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1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9月18日...

1997年9月1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1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1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9月15日...

最新文章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古诗原文[挑错/...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惜衣有衣...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仁者宜在高...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