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感应网
标题

哲理故事300篇(216-220)

来源:心经感应网作者:时间:2019-11-04 09:43:27
哲理故事300篇(216-220)  216、周末朋友打来电话,让我今晚去滨海路的老地方。我如约而至,几年来,我们许多个周末都扔在这里了。大部分时间是在这里疯,很放纵的那种,喝酒,打赌,鬼哭狼嚎OK够了回家睡觉。也有很正经的时候,朋友中,谁遇到棘手的事在做出决定之前,我们聚在这里认真地探讨,帮他拿主意。虽然朋友什么也没说,可我知道,今晚就是这后一种。  一进门,看见朋友坐在沙发上抽烟。我向四周看了
哲理故事300篇(216-220)

  216、周末朋友打来电话,让我今晚去滨海路的老地方。我如约而至,几年来,我们许多个周末都扔在这里了。大部分时间是在这里疯,很放纵的那种,喝酒,打赌,鬼哭狼嚎OK够了回家睡觉。也有很正经的时候,朋友中,谁遇到棘手的事在做出决定之前,我们聚在这里认真地探讨,帮他拿主意。虽然朋友什么也没说,可我知道,今晚就是这后一种。

  一进门,看见朋友坐在沙发上抽烟。我向四周看了看,他说:没别人,就咱俩。走,上里面去。我们进了里间,点好菜,一边吃,一边聊,用张三、李四做序,然后话锋一转切入正题。

  上个月我去上海接触了一家公司的部门主管,他有意让我到他手下做事。他们是我们这个行业里很有名气的大公司,怎么跟你说呢,相当于IBM吧。

  我看看朋友,我们是从小学到中学的同学,到了大学就分开了,我学化学,但不喜欢做实验,他学机械,却动不动跑到我们的实验室。我怀疑我们都入错了行。果然,毕业不到3年,我们都各自离开了本行当。

  你知道,以前也有过这样的体会,但都没动心。我从机械总公司出来,就是想办一个自己的公司,为此,吃尽了苦头,但我不是一个轻易认输的人,我相信所有的付出终有回报。可是已经五年了,我还是在生存线上挣扎,整天为房租、电话、人员、开支这些琐事操心,为合同、定单绞尽脑汁,可辛辛苦苦赚的钱转眼又支出去了。就这么整天忙忙碌碌、四处奔波,不知道离成功还有多远。

  我们慢慢地喝着酒,外面电视里又在播下岗的节目。在越来越多的人下岗、人们为能谋到一份能养家糊口的工作而倍感知足的时候,我们却在为该不该接受一个月薪700美元的岗位而犯愁。我们这是怎么了?

  我拿起酒杯,晃动了几下,说:你知道,有机化学实验,每次反应物的组份相同但得到的生成物组份却不相同,生成物的组份不仅取决于反应物,还取决于反应时的状态。如温度、气压、搅拌速率等。人生进程就像有机化学反应,总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我们能确定的只有一点,那就是:付出不一定有结果,但不付出就一定没有结果。停了一会儿,我看着他,问:如果坚持自己做,可能会有什么结果?他想都没想:两种结果,成功或失败。我说:成功和失败的可能性各占多少?我不知道。那就是各占50%。我又问:去哪家公司,可能会有什么结果?朋友想了想,说:过一种稳定而庸常的生活。我说:你甘心为了100%的平庸而放弃那50%的成功机会吗?朋友沉默不语。我从包里拿出笔记本,从本上撕下两张纸:别急着做决定,你回去以后一个人好好想想,把两种选择可能带来的好处和坏处列个清单。说完,看看表,快10点半了,我们起身离开,赶回家看国际影院的名片欣赏,今晚演《居里夫人》。

  我是学化学的,当我看到居里夫人在她的实验室里搬成袋子的沥青矿渣,把它们倒在一口我在乡下外婆家见过的煮饭用的大铁锅里,用粗棍子搅拌,我真是吃惊不小。因为那根本不是我记忆中的实验室。由于居里夫人只是理论上推测但无法证明新元素镭,所以巴黎大学的董事会拒绝为她提供她所需要的实验室,实验设备和助理员,她只能在校内一个无人使用的四面透风漏雨的破旧大棚子里进行实验。她工作了4年,最初两年做的是粗笨的化工厂的活儿,不断的溶解分离,最后剩下的就是镭。经过一千多个日夜的辛苦工作,8吨小山一样的矿渣最后只剩下小器皿中的一点液体,再过一会儿将结晶成一小块晶体,那就是新元素镭。当她满怀希望抑制住激烈跳动的心朝那只小玻璃器皿中看时,她看到4年的汗水和8吨的沥青矿渣最后的结果只是一团污迹!我想她一定会很生气,大发火,然后把那个小器皿连同里面的那团污迹摔得粉碎!假如换了我,我就那样做。但是居里夫人没有,幸亏没有。

  居里夫人疲倦地回到家,晚上她躺在床上,还在想着那团污迹,想找出失败的原因:如果我知道为什么失败,我就不会对失败太在意了。为什么只是一团污迹,而不是一小块白色或无色晶体呢?那才是我们想要的镭。居里夫人像是对自己又像是对居里说话,突然,他眼睛一亮:也许镭就是那个样子,不象预测的那样是一团晶体。他们起身跑到实验室,还没等开门,居里夫人就从门缝里看到了她伟大的发现:器皿里不起眼的那团污迹,此时在黑夜中发出耀眼的光芒。这就是镭!一种具有极强放射性的元素。

  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总是与成功失之交臂:当我们两只眼睛都盯住成功的招牌时,我们无法保留一只眼睛注视自己,反省自己,又怎么可能去理会那一团不起眼的污迹呢?

  217、美国,华尔街,某大银行。

  一位提着豪华公文包的犹太老人,来到贷款部前,大模大样地坐了下来。

  请问先生,您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效劳吗?贷款部经理一边小心地询问,一边打量着来人的穿着:名贵的西服,高档的皮鞋,昂贵的手表,还有镶着宝石的领带夹子``````

  我想借点钱。

  完全可以,您想借多少呢?

  1美元。

  只借1美元?贷款部的经理惊愕了。

  我只需要1美元。可以吗?

  当然,只要有担保,借多少我们都可以照办。

  好吧。犹太人从豪华公文包里取出一大堆股票、国债、债券等放在桌上:这些做担保可以吗?

  贷款部经理清点了一下,先生,总共50万美元,做担保足够了,不过先生,您真的只借1美元吗?

  是的。犹太老人面无表情地说。

  好吧,到那边办手续吧,年息为6%,只要您付6%的利息,一年后归还,我们就把这些作保的股票和证卷还给您``````

\

  谢谢``````犹太富豪办完手续,准备离去。

\

  一直在一边冷眼旁观的银行行长怎么也弄不明白,一个拥有50万美元的富豪,怎么会跑到银行来借1美元呢?

  他从后面追了上去,有些窘迫地说:对不起,先生,可以问您一个问题吗?

  你想问什么?

  我是这家银行的行长,我实在弄不懂,您拥有50万美元的家当,为什么只借1美元呢?要是您想借40万美元的话,我们也会很乐意为您服务的``````

  好吧,既然你如此热情,我不妨把实情告诉你。我到这儿来,是想办一件事情,可是随身携带的这些票卷很碍事,我问过几家金库,要租他们的保险箱,租金都很昂贵,我知道银行的保安很好,所以嘛,就将这些东西以担保的形式寄存在贵行了,由你们替我保管,我还有什么不放心呢!况且利息很便宜,存一年才不过6美分``````

  218、有3个人接受侦探的特殊注意力训练,因为他们都不太灵敏。警官对他们进行询问以确定他们是否足够灵敏,如果不行就不能继续训练。看来情况似乎有些不妙。

  为了测试他们识别嫌疑犯的技能,警官拿出一张照片给第一个侦探看了5秒钟,然后藏起来。"这是一个嫌疑犯,你怎样识别他呢?"第一个家伙回答:"那好办,我们很快就会抓到他,因为他只有一只眼睛!"

  警官说:"哦喔因为照片只显示了侧面。"对这个可笑的回答警官感到有点意外,然后又拿照片给第二个家伙看了5秒钟问:"这是嫌疑犯,怎样才能识别他?"

  第二个家伙笑了:"哈!太容易抓他啦,因为他只有一只耳朵!"警官对他们的回答很不满意:"你们两个是怎么搞的?当然看起来只有一只眼睛和一只耳朵,因为这是一张侧面照!那就是你们的最佳答案吗?"他接着把照片拿给第三个家伙看,很不高兴地问:"这是你的嫌疑犯,怎样才能识别他?"他很快又补充道:"在给出愚蠢的回答之前好好想一想。"

  那个家伙专心地看了照片一阵后说:"哦嫌疑犯戴着隐型眼睛。"警官惊得哑口无言,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嫌疑犯是否戴了隐型眼镜。"哦,一个有趣的答案在这儿等几分钟,我去查查档案,再回来告诉你结果。"他离开房间走进办公室,在电脑里查阅嫌疑犯的档案,回来时脸上带着愉快的笑容。

  "哇,我简直不能相信这是真的!嫌疑犯确实戴了隐型眼镜。干得好!你是怎样获得这么敏锐的观察力的?"

  "那容易,"那个家伙回答,"他无法戴普通眼镜,因为他只有一只眼睛和一只耳朵。

  上资质管理的课时,有一个例子叫演绎性思维。1、2两个人只表现出最低级别。3可就表现出对于复杂因果关系的理解了。

  219、芝诺是古希腊一个极善于诡辩的哲学家。他的一个众人皆知的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的诡辩是这样的:阿基里斯是古希腊神话中善跑的英雄。假设乌龟先爬一段路然后阿基里斯去追它。芝诺认为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因为前者在追上后者之前必须首先达到后者的出发点,可是,这时后者又向前爬了一段路了。于是前者又必须赶上这段路,可是这时后者又向前爬了。由于阿基里斯和乌龟之间的距离可依次分成无数小段,因此阿基里斯虽然越追越近,但永远追不上乌龟。

  当然,这个结论在实践上是错误的,但奇怪的是这一论证在逻辑上却没有任何毛病。

  在古希腊,还有一更妙的诡辩是这样的:1粒谷子落地时没有响声,两粒谷子落地时也没有响声,3粒谷子落地时还是没有响声以此类推,1整袋谷子落地时也不会有响声。这同样是实践上错,逻辑上对。

  对于诡辩怎么看,人们往往习惯于从实践角度去评价它,总是根据事实去说它是错的,这种评价其实是没有真正理解那些古老诡辩家的意图。那些诡辩家自己也知道这些诡辩在实践上是错误的,他们也并不真的想否认事实,谁也没有这么傻,真正傻的是那些认为诡辩家是犯傻的人。那些人傻就傻在不去想一想诡辩到底说明了什么问题。其实,实践上错,逻辑上对这一结果是为了说明,思想的情况和事实的情况是不同的,思想中的真理和事实上的真理是不同的真理,这两种真理分别有着不同的用处。例如,逻辑定理与事实就常常不一致。有一条逻辑定理说的是随便一句假话都能推出任何一句话,这听上去十分荒唐。结果真的有人就要英国大哲学家罗素证明从2+2=5推出罗素是教皇。深邃无比的罗素做出了如下的证明:假定2+2=5;等式的两边各减去2,得出2=3;易位得3=2;两边各减去1,得出2=1;教皇与罗素是两个人,但既然2=1,教皇与罗素就是1个人,所以罗素是教皇。

  这个结论,有人说是笑话,如果是这样,应当说是一个很深刻的笑话。由此,的确可以悟出,思想和事实是两回事,理解这一点至关重要。实际上这并不很难理解,我们在数学中讲到的点、线、面、平行线、三角形、圆形等等在事实上是不存在的,它们只是思想中的理想化的东西。思想与事实的联系只是表现为思想可以应用到事实中去。前面讲到的那两个诡辩只是给错误想法敲敲警钟,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用处,因为它们的确很荒谬。

  220、一个城市里的有钱人,到乡下收田租,到了佃农的谷仓,有钱人东看看,西看看,不知何时把心爱的怀表弄丢了。有钱人心急如焚,佃农也不知如何是好,只好去把村里所有人找来搜找怀表。翻遍谷仓,但是怀表依然不见踪影。

  天色渐渐晚了,有钱人一脸失望的神情,村里的人也一个个回家去了,但是有个人留了下来。我有把握找到你心爱的怀表。这人告诉有钱人,信心十足。

  好吧!那就麻烦你,找到了我会奖赏于你的。

  只见这个人再走谷仓,找定位置后,静静的坐了下来。切都安静了,悄然无声,但是有个小小的声音从谷仓的右后方角落传来。

  滴答,滴答,滴答

  这人轻轻的像猫一样,踏著几乎无声的脚步,寻声走向右后方角落去。到了附近,这人伏身下来,耳朵贴地,在一堆稻草中找到了怀表,走出谷仓,露出得意的微笑,朝有钱人走去。

  人生会遭遇许多事,其中很多是难以解决的,这时心中被盘根错结的烦恼纠缠住,茫茫然不知如何面对?如果能静下心來思考,往往会恍然大悟。

  心静则一切豁然开朗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辞害意 以辞害意

以辞害意成语名称以辞害意成语拼音yǐ cí hài yì成语...

以铢程镒 以铢程镒

以铢程镒成语名称以铢程镒成语拼音yǐ zhū chéng yì成...

以逸击劳 以逸击劳

以逸击劳成语名称以逸击劳成语拼音yǐ yì jī láo成语...

以身试法 以身试法

以身试法成语名称以身试法成语拼音yǐ shēn shì f成语...

最新文章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古诗原文[挑错/...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惜衣有衣...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仁者宜在高...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