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感应网
标题

善导大师著名的二河白道喻示意图及讲解

来源:心经感应网作者:时间:2019-11-05 09:48:53
本帖最后由 自性弥陀 于 2013-11-18 13:46 编辑 善导大师著名的二河白道喻示意图及讲解(附彩图,极其重要,净土同修不可不知!力荐)鑰屽拰.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2)下载附件释迦发遣言︰仁者但决定寻此道行,必无死难,若住即死。弥陀招唤言︰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三心释”文中有一个比喻,为防止念佛的人不走专修的道路,用这
本帖最后由 自性弥陀 于 2013-11-18 13:46 编辑 善导大师著名的二河白道喻示意图及讲解(附彩图,极其重要,净土同修不可不知!力荐)

鑰屽拰.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

2013-11-18 13:42 上传

\

释迦发遣言︰仁者但决定寻此道行,必无死难,若住即死。弥陀招唤言︰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三心释”文中有一个比喻,为防止念佛的人不走专修的道路,用这个比喻守护念佛人的信心。大师比喻说:有一个人在荒野当中,从东向西而行,路途遥远,半路上忽然遇到两条大河,向南是火河,烈火燃烧,看不到边;向北是水河,波涛汹涌,看不到际。两条河各宽百步,水火二河中间有一条白道,大概四五寸宽,从东岸通向西岸一百步,水与火交替漫过白道,一刻不停。这时,背后杀来追兵,喊声阵阵,刀枪剑戟就来了。他想:这下不行了,如果踏上白道过河,恐怕被水淹死、被火烧死,追兵来了怎么办?他想向南绕,毒蛇猛兽拦住去路;想向北绕,豺狼虎豹竞相加害,三面环敌,情况危急。他想:如果停在这里,也是死路一条,想走回头路,也是死路一条,向前过河也可能掉到河里,无论如何都不免一死,不如顺着白道向西而去。既然有这么一条白道,应该可以过去。他就打定主意,准备顺着白道过河。这时,东岸有人对他说:“某某啊!你就顺这条道过去,必无死难,如果停下来,决定死路一条。”他一听,也就有信心。西岸又有人呼唤他:“你一心正念直来,就这样过来,我能保护你,不用害怕堕落到水火之中。”他听到此岸的催促和彼岸的召唤,立即直身正念,顺道西行。刚走了几步,东岸又有人喊他:“某某,快回来吧!这条小道很狭窄,肯定过不去,我们对你决无恶意。”善导大师把这个比喻说完之后,就作了解释:此岸这个人,就是我们十方众生,是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茫茫的荒野,代表我们无尽轮转的人生;水火二河,代表我们的贪瞋烦恼,水代表贪心,火代表瞋心;身后追兵及毒蛇猛兽、豺狼虎豹,代表眼耳鼻舌身意六贼,能劫夺我们的功德法财;白道:代表阿弥陀佛的誓愿;东岸的催促,代表释迦牟尼佛的发遣 (释迦牟尼佛说:“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西岸的呼唤,代表阿弥陀佛的召唤,“你就这样过来,我能保护你。”这则比喻就是非常著名的“二河白道喻”。对照这则比喻,想一想这个念佛人,如果像现在这样混日子,那肯定是要六道轮回;如果退回去像以前一样造罪造业,肯定也是死路一条;如果念佛求生西方,又怕自己没有功德,怕不能往生──就是不能往生,也是死。既然佛讲念佛可以往生,那不如就选择念佛的道路。他正要横下心的时候,听到释迦牟尼佛发遣说:“没有关系,这样肯定可以往生。”阿弥陀佛又在对岸呼唤:“你一心正念直来!”这个“你”是指十方众生,指我们在座的每一位,“一心”就是信靠不疑弥陀愿力(白道)的心,“正念”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心正念直来”是解释第十八愿的:“一心”就是“至心信乐”,不要怀疑;“正念”就是“乃至十念”;“直来”就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直接就来,不要化妆,也不要打扮,也不要拐弯,也不要等待,不是说“我修好了以后再去”,现在就让弥陀救,现在就来念佛,现在就发愿往生西方,“正念直来”,直接就来!“哎,我这么多罪业,怎么行啊?等我修成清净心,修成有智慧的人了,我才能往生。”或者说“等我老了、退休了没有其他俗事了,我再去回向求往生吧。”不要这样往后推托,因为形势很紧张,追兵要来了。他上了白道之后,阿弥陀佛跟他讲:水火二河不能为难,不要怕掉到水里淹死,也不要怕掉到火里烧死,“我能保护你!”我们念佛的人,很多人担心:“我虽然念佛,我瞋恨心这么重,我贪心这么重,我这么多烦恼,能往生吗?”怕自己掉在贪瞋二河当中。阿弥陀佛明确地告诉你“我能保护你”呀!他没有告诉你说:你回去拿灭火器来,把火灭掉,再拿抽水机来,把水抽干,再过来。我们很多人念佛是为了伏烦恼,把贪瞋心消掉以后再去往生,那还用这条愿力的白道吗?就不要白道了,自己可以过去了。所以是“不顾水火二河”,不要管水火二河,不要管自己有贪瞋之心,一向专念!管那些东西干什么?那些东西是让你死路一条的,你还把它当作宝贝抱着干什么?不要理会它!水火二河当中的白道,就代表我们于贪瞋烦恼心中能生“清净愿往生心”,从而称念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我们念佛的时候,虽然心中有贪瞋,但是,水火二河当中有这条愿力的白道作为保证,阿弥陀佛愿力的白道、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功德,火不能烧,水不能浇,所以说 “我能护汝”,“我能保护你,你别害怕!”是因为弥陀的护念,我们才能到净土去,这个“我能护汝”就是“念佛众生摄取不舍”,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取保护我们,忆念我们,所以我们可以安全到达彼岸。一百步代表什么呢?代表我们人的寿命,今生今世,大约是一百岁,很短,但是,贪瞋的烦恼很猛烈,南北无有边际。刚走了几步,东岸又有人喊他:“某某,快回来吧!这条小道很狭窄,肯定过不去,我们对你决无恶意。”这个东岸人(图中所画的几个出家人,这里并没有贬低出家人身份的意思。但有不少在家人,也有不少出家人甚至很有名望的大德都会扮演这个角色)就比喻那些所谓的“善知识”,平时他们也教人断恶修善,修戒定慧的功夫,但是,他们怀疑佛智,曲解佛意,以通途法门教理理解特别的净土法门,他们也是善意,内心并不想害过河人,但因为怀疑佛智,曲解佛意对他做错误的引导)告诉你要修清净心才能过河,你至少要伏烦恼才能过河,多少要有点戒定慧的功夫资粮才能过河,仅靠念佛有往生的心(白道)不能让你过河。善导大师告诉我们说:我们虽然有贪瞋烦恼,无碍弥陀的救度!如果需要我们自己修诸功德,那就被火烧掉、被水淹掉了,所以,我们的往生,是仰仗弥陀的誓愿去的。愿意去西方,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踏上了这条愿力的白道,一旦踏上阿弥陀佛的誓愿所成就的白道,自然受到弥陀的光明摄护,往生无有障碍。弥陀的约束阿弥陀佛在彼岸召唤我们:“你一心正念直来!”“正念”念什么?当然是念“南无阿弥陀佛”,所以,这句佛号是弥陀的呼唤,同时,也是弥陀救度我们的约束,什么叫约束?你必须这样做,不这样做,你不能得救。如果不走愿力的白道,肯定会掉到水火二河淹死、烧死。所以,这个约束,体现了阿弥陀佛至极的慈悲和关爱。约束有两重含义,一个方面,对我们众生来讲,要专修念佛,杂行杂修(不老实走在白道上)是很难得救的;另一方面,对阿弥陀佛而言,我们只要念佛,阿弥陀佛受到约束,这个条约是甲方、乙方共同承担的。我们念佛,阿弥陀佛就要遵守约定,必定迎接我们到净土去,因为“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如果众生称念我的名号,我不能使他来往生,我就不成佛”,阿弥陀佛自己承担了这样的约束。所以,我们念佛,自然往生净土!示意图, 东岸, 守护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计代战 以计代战

以计代战成语名称以计代战成语拼音yǐ jì dài zhàn成...

以言取人 以言取人

以言取人成语名称以言取人成语拼音yǐ yán qǔ rén成...

以血偿血 以血偿血

以血偿血成语名称以血偿血成语拼音yǐ xuè cháng xuè...

以貍至鼠 以貍至鼠

以貍至鼠成语名称以貍至鼠成语拼音yǐ lí zhì shǔ成...

以誉为赏 以誉为赏

以誉为赏成语名称以誉为赏成语拼音yǐ yù wéi shǎng成...

最新文章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古诗原文[挑错/...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惜衣有衣...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仁者宜在高...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