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感应网
标题

唐太宗《百字铭》解读 [慎独]

来源:心经感应网作者:时间:2019-11-06 09:47:02
唐太宗(599—649)是唐代盛世明君。姓李,名世民,是高祖李渊的次子。由于李世民深得高祖李渊的宠爱,因而在李渊建立唐王朝不久,便立李世民为太子。李渊传位后,李世民登基,史称唐太宗,改元贞观。在唐太宗统治时期,由于采取了一系列开明政策,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繁盛局面。唐太宗在位期间重视对佛教事业的发展,并采取各种政策调整佛教制度,保持僧团纯洁。他还通过在全国大量建立寺院,恭请僧人超度阵亡

  唐太宗(599—649)是唐代盛世明君。姓李,名世民,是高祖李渊的次子。由于李世民深得高祖李渊的宠爱,因而在李渊建立唐王朝不久,便立李世民为太子。李渊传位后,李世民登基,史称唐太宗,改元贞观。在唐太宗统治时期,由于采取了一系列开明政策,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繁盛局面。

  唐太宗在位期间重视对佛教事业的发展,并采取各种政策调整佛教制度,保持僧团纯洁。他还通过在全国大量建立寺院,恭请僧人超度阵亡将士,广泛与高僧往来等形式,支持和推动佛教事业的发展。他本人还经常向高僧探讨佛法,了解佛经教义。他还经常在诗文中阐述佛教思想,劝人掌握正确的为人处世的方法。唐太宗曾写了多首《百字铭》,现就对如下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铭文作简要解读。唐太宗《百字铭》云:

  大着肚皮休问,苍天自有安安排。

  得宽怀处且宽怀,事是有成有败。

  快乐亦曾过了,艰难我也经来。

  看来由命不由乖,好歹自家忍耐!

  和气立身之本,刚强惹祸之胎。

  不争不斗是贤才,亏我些而何害!

  钝斧砍石易破,钢刀剐水难开。

  试看古往如今来,多少英雄何在。

  这首《百字铭》可以每四句分为一部分。其中每个部分讲述了一个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都是教人为人处世应当具备的基本修养。

  铭文第一部分共有四句:大着肚皮休问,苍天自有安排。得宽怀处且宽怀,事是有成有败。这四句话是让人在为人处世时应当学会忍辱宽容。

  其实,人生在世,我们有很多看不惯的人和事。对于自己看不惯的人与事,如果我们强迫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来做,不仅达不到自己的目的,很多时候还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麻烦。当我们不能改变世事时,学会宽容对待无异是最好的方法。

  除了我们看不惯的事之外,在我们周围,总有一些人整天无事生非,今天道东家的长,明天说西家的短,仿佛除了他本人以外,人世间没有一个完美的人。这些人不只是评论别人的不是,有时还会搬弄是非,挑拨离间,使本来关系融洽的人之间,因这些人的挑拨而心存隔阂。不仅如此,他们有时还会无中生有地捏造事实,以诽谤他们看不惯的人,使之每天处于他们的造谣中伤之中而不能自拔。

  对于这些人我是非,大多数人通常会采取以牙还牙的方式来报复对方。这样一来,你可能因发泄了心中的不满,得到了一时之快。但同时又增加了对方的憎恨之心。他们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报复你,使你受到更大的伤害。也有的可能会因双方互不相让,致使本来很小的矛盾不断激化,最终造成人们都不愿看到的悲剧。古人云:小不忍则乱大谋,人若是不能忍受一时之辱,往往会做出过激的行为,既伤害了别人,也给自己带来了莫大的痛苦。造成得不偿失的后果。这种以怨报怨的方式,不但不能使是非恩怨得到有效的化解,反而会使积怨越来越深,久而久之便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与其两败俱伤,倒不如采取忍辱宽容的态度来对待这些无中生有,诽谤别人的人。

  作为佛教信徒,学会忍辱宽容是必备的基本功。我们在进入佛寺天王殿时,都会看到大肚弥勒菩萨袒胸露腹,笑呵呵地欢迎我们。弥勒菩萨就是忍辱宽容的典范,他告诉我们,对待别人的侮辱,应该采取忍辱宽容的态度来对治。如果我们都能以弥勒菩萨的忍辱精神来对待外来的伤害,不仅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伤害,而且还能够生活得平静安乐,无忧无恼。

  孔子云:人之初,性本善。其实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如果你对那些是非之人的中伤行为不予理睬,并且一直宽容他们的过错,日久天长,会使他们的良心发现,从而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追悔莫及。在良知的驱使下,他们会主动向受害者忏悔道歉,请求宽容。他们也会因此而变得品行高洁。

  很多时候,人若能够忍得一时之辱,有时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孟子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段话表明,成大事的人必须要先具有忍大辱的精神。作为一名佛教信徒尤其应该具有忍大辱的精神。

  《百字铭》第二部分有四句话:快乐亦曾过了,艰难我也经来。看来由命不由乖,好歹自家忍耐!这四句话劝我们以正确的心态来对待人生中的艰难与曲折。太宗皇帝认为,一个人不管是快乐地生活还是艰难地生活,都应当能过下去。在快乐富足的生活中要能够知足惜福,在艰难困苦的日子中仍不坠青云之志。我们每一个人都喜欢过快乐的生活,但是我们也都无法逃避生活中可能遇到的艰难曲折。在面临生活的艰难与不幸之时,我们应当顺其自然,并尽己所能加以改变。唐太宗还告诉人们,在艰难的日子里,要学会忍耐,才能最终度过难关。

  其实,人生就像天气,既有风和日丽的晴天,也有大雨倾盆的雨天。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经历艰难曲折是必不可少的。人生的过程正如宋代诗人杨万里曾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诗中所描写的那样: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这首诗歌告诉我们人生的过程就像下山一样,走过一山总会有另外一座山拦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只有克服种种的曲折和磨难,才能最终迎来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转机。

  人生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曲折前进的过程,一生中能够处处一帆风顺的人毕竟是少数。对大多数人来说,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有可能遭受曲折和磨难的考验。相对于成功而言,生命中的曲折的确是令人生厌的,但是不管你是否喜欢,曲折随时都有可能伴随着你。其实,人生遭遇一些曲折并不是一件坏事,很多时候,曲折还是上苍赐给我们的一笔财富。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的道理:曲折中可以造就人才,曲折中可以创造奇迹。世人皆醉惟我独醒的屈原正是在被流放的曲折中才创作出不朽之作——《离骚》;叹息肠内热,穷年忧黎元的杜甫正是在安史之乱中孕育了许多我们熟知的诗篇;怀着宁可前进一步而死,不可退后一步而生信念的玄奘大师,冒着九死一生西行求法,为中国佛法的弘扬建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高唱扼住命运咽喉的贝多芬也正是在双耳失去听觉的曲折中,谱写了雄浑悲壮的《命运交响曲》:梵高在失去亲人与朋友理解的孤寂曲折中焕发出绚烂的生命之光,火一样的《向日葵》开放了几百年,经久不衰。

  成功是令人振奋的,但曲折也未必就是失败。人的一生,总有许多困难、坎坷,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曲折是不可避免的。阳光总在风雨后!曲折的人生才是真实的、精彩的。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只有不断的经历磨练才能塑造一个纯真的自我,一个坚强的自我。

  正因为人生有曲折,我们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尽可能地避免在人生道路上走弯路。同时,经历了曲折的考验,才使我们更加珍惜战胜曲折所取得的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这就是曲折给我们所带来的精神财富。

  《百字铭》第三部分为:和气立身之本,刚强惹祸之胎。不争不斗是贤才,亏我些而何害!唐太宗这四句铭文告诉我们对人要和气,不可过于刚强。与别人相处做到不争不斗,就会有好的人缘。当我们与人相处时,不能过多地计较利害得失,有时候学会吃点亏也并没什么妨碍。

  以和气的态度来立身处世的人,会得到别人的尊敬与爱戴。儒家思想的创立者孔子就是.以温、良、恭、俭、让的谦恭态度来赢得当时士大夫的爱戴的。西汉时期的飞将李广在领兵打仗时,对将士十分关心,在生活最艰难时,士兵们如果没有全部喝上水,他自己就不喝水;士兵中有一人没吃饭,他自己就不吃饭。李广平时口不善言辞,朴素得家乡下人,但他对人的真诚与和气常常让人感动。因此,他深得将士的爱戴。他死的时候天下无论认识他的或不认识他的人,都为他的去世而伤心落泪。因此,《史记》的作者司马迁评价他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如果是性格刚强之人,他们忍受不了一点气。当他们见到不平之事,或是不符合自己心意的人,就会大发雷霆,给人造成伤害。更有甚者,还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三国演义》中的张飞就是这样的人。在小说中,张飞是个性格刚直、脾气暴燥、嫉恶如仇之人。他在阆中镇守时,闻知关公被害,旦夕号泣,泪沾衣襟。诸位将领以酒劝解,张飞酒醉后,怒气更大。帐上帐下,只要发现有过失的士兵,就予以鞭打,以至于多有被鞭打至死的。刘备知道后,就劝他对待士兵应该宽容。刘备说:你鞭打士兵,还让这些士兵随你左右,早晚都要遭祸的。但张飞不听。有一天,张飞下令军中,限三日内制办白旗白甲,三军挂孝伐吴。次日,帐下两员末将范疆、张达,入帐告诉张飞:白旗白甲,一时无可措置,须宽限才可以。张飞大怒,喝道:我急着想报仇,恨不得明日便到逆贼之境,你们怎么敢违抗我作为将帅的命令!就让武士把二人绑在树上,每人在背上鞭打五十下。打完之后,用手指着二人说:明天一定要全部完备!如果违了期限,就杀你们两个人示众!打得二人满口出血。二人回到营中商议。范疆说:今日受了刑责,让我们怎么能够筹办?这个人性暴如火,如果明天置办不齐,你我都会被杀啊!张达说:与其等他杀我,不如我先杀他!范疆说:只是没有办法走近他。张达说:我两个如果不应当死,那么他就醉在床上,如果应当死,那么他就不醉好了。二人商议停当。张飞这天夜里又喝得大醉,卧在帐中。范、张二人探知消息,初更时分,各怀利刀密入帐中,就把张飞给杀了。

  在佛门中还有许多祖师大德都劝人要为人谦和,不争是非。如憨山大师曾在《醒世歌》中说:

  谨慎应酬无懊恼,耐烦作事好商量。

  从来硬弩弦先断,每见钢刀口易伤。

  惹祸只因闲口舌,招愆多为狠心肠。

  是非不必争人我,彼此何须论短长。

  休得争强来斗胜,百年浑是戏文场。

  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

  这些古人的事例和诗词都告诉我们为人一定要和气,凡事不必争人我。经常以吃亏之心对待别人,你就能够过得少恼少灾。

  《百字铭》最后四句为钝斧砍石易破,钢刀剐水难开。试看古往如今来,多少英雄何在。这四句是对第三部分内容的进一步阐述。本部分以比喻的方法告诉我们,为人要性格柔和一点,才能处世圆融,办事圆满,得到别人的喜爱。这就像拿钝斧来砍石头,虽然慢,但只要你有信心,坚持不懈,最后就能够砍破石头。如果一个人偏执刚强,就会处处与人结怨,给自己带来祸患。这就像拿着钢刀来剐水,也只能是抽刀断水水更流。因此,唐太宗认为,为人处世应当以忍辱柔和的态度来对待,不可过于刚强。对于为人性格柔和这一点,憨山大师也说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处随缘延岁月,终生安分度时光。

  唐太宗还以人生的苦短来告诉人们,人生在世,不要太在意人生的成败得失,贫富荣辱等事。即便你家财万贯,位极人臣,当你生命结束后,你生前所拥有的一切身外之物,没有一样是属于你的。诚如苏轼在《焰口召请文》中所云:筑坛拜将,建节封侯,力移金鼎干钧,身作长城万里。霜寒豹帐,徒勤汗马之劳;风息狼烟,空负攀龙之望。呜呼!将军战马今何在?野草闲花满地愁。所以,我们要看破,看透人生,想到人生不过是一个过程,一旦一息不来,外在的什么都没有了。.对于让人看破人生的事例,在历史上有很多。清代礼部尚书张英在京为官时,他的家人修治府第,因地界的问题与邻居发生了争执,两家在当地都是名门望族,谁也不甘示弱。张英知道此事后,修书一封劝解家人: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

  张英的家人接信后依照他的意思,在原地界上让出了三尺土地,以示不再相争。邻居看到张家这样处理此事,自觉也有不妥之处,遂仿效张家又让出了三尺土地。于是就留下了六尺的巷道。一时间,两家处理地界问题的做法被传为美谈。

  其实,人活在世上,应当让自己活得轻松一点,没有必要什么事都与人一争高低。就拿张英书信中所说的秦始皇来说,他在位期间,秦朝的国城、山川、臣民无不属于他所有。待他死后,物是人非,一样也带不走。正如宋代法演禅师在诗歌中所说:但得心闲到处闲,莫拘城市与溪山。是非名利浑如梦,正眼观时一瞬间。

\

  唐太宗的这首《百字铭》以佛教的观点,劝人在生活中要学会忍辱处世,宽容待人,顺逆从容,和气为人,不与人争。唐太宗还从人生无常的角度来劝人看淡人生,少欲知足。如果我们能够认真领会铭文的内涵,并用来指导自己的为人处世,相信你一定能成为一个广结善缘的人。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誉为赏,以毁为罚 以誉为赏,以毁为罚

以誉为赏,以毁为罚成语名称以誉为赏,以毁为罚成...

以计代战 以计代战

以计代战成语名称以计代战成语拼音yǐ jì dài zhàn成...

以言取人 以言取人

以言取人成语名称以言取人成语拼音yǐ yán qǔ rén成...

以血偿血 以血偿血

以血偿血成语名称以血偿血成语拼音yǐ xuè cháng xuè...

以貍至鼠 以貍至鼠

以貍至鼠成语名称以貍至鼠成语拼音yǐ lí zhì shǔ成...

最新文章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古诗原文[挑错/...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惜衣有衣...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仁者宜在高...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