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感应网
标题

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解宜遍通一切法,行择机理双契干。

来源:心经感应网作者:时间:2019-11-07 09:45:23
净宗法师: 解宜遍通一切法,行择机理双契干。我们学习佛法,有解门和行门。「解」就是理论,你要了解教理。「行」是行持,也就是实践。学解和学行,一般说要「解行并重」。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解,就像一个盲人,盲人出门走路,你越精进、越勇猛,就越危险,是不是?大家上大街走路,敢不敢把眼睛闭上,然后使劲地跑?那肯定给车撞了,或者摔到沟里了。所以,明亮的眼睛很重要。我们要了解这条道路,首先要有解。
净宗法师: 解宜遍通一切法,行择机理双契干。我们学习佛法,有解门和行门。「解」就是理论,你要了解教理。「行」是行持,也就是实践。学解和学行,一般说要「解行并重」。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解,就像一个盲人,盲人出门走路,你越精进、越勇猛,就越危险,是不是?大家上大街走路,敢不敢把眼睛闭上,然后使劲地跑?那肯定给车撞了,或者摔到沟里了。所以,明亮的眼睛很重要。我们要了解这条道路,首先要有解。这个解当然是正解,不是邪心邪解。有解再讲行。「解宜遍通一切法」:要学解门,「宜」就是应当。「遍」就是普遍。「通」就是通达。一切的教法都应该通达。这个一听就困难了,怎么可能?我们一个法门也通达不了,怎么能够一切法门都通达呢?这个,有总略和详细之别,这是一个大的纲要。这段话主要出在《观经疏》上品上生的解释当中,所谓「遍通一切法」,并不是让我们每个人都把三藏十二部全部悟到、学透;虽然不能每部经通达,但是,宗旨、方向、原则是:你要能够没有偏颇的见解。比如我们佛教讲五乘教法。五乘: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五乘教法都是佛法,如果你不能都通达,就有偏颇。怎么讲呢?有的人就讲了:「佛法嘛,就是叫人做好事,行善积德。」那么,他所讲的就有偏颇。他讲的也有合理的因素,他讲的是佛法当中的人天乘,行善积德,但这一点不是佛法的本质,没有把了生脱死作为原则,只通人天法,没有通人天法以上,这个就有偏颇。如果我们修学声闻乘、圆觉乘,我们以四谛、十二因缘法了生脱死,这是佛法的一个目标。但如果仅仅是到此为止、得少为足,觉得佛法就是如此了,这样也有偏颇。为什么呢?因为佛法除了

\

小乘教法之外,还有大乘菩萨法。你只了解小乘法,甚至不承认大乘法,认为「大乘非佛说」,这个也就偏颇了。学习大乘教法的人,我们知道:有人天乘,有小乘,还有大乘。大乘教法中又有两种:一种是圣道修行的法门,一种是净土救度的法门。如果这两个法门你内心偏执一端,这就没有通达了。比如说,学圣道教法的,他的基本宗旨是以戒定慧三学断除贪瞋痴烦恼,贪瞋痴烦恼断除干净才可以了生脱死,这是最基本的原则。如果局限于这个观点,以此来看待净土法门,像印光大师所说的,「以通途法门的教法衡量净土特别法门」,他就不承认,说:「哪里那么简单?你光念佛,贪瞋痴烦恼丝毫没有断,你怎么能往生?」这样就不通达佛法了,这样就闹纷争、闹矛盾。学净土教法的人如果执定「我只是念南无阿弥陀佛」──你自己学这个法门,这样选择是可以的。那么,看到人家修戒定慧、断贪瞋痴,说:「哎!不用不用不用!你干嘛要修戒定慧啊?」这样也有偏颇,因为他所选择的,是以戒定慧来断除贪瞋痴烦恼,他是圣道修行的法门,他必然以这个为宗旨。不断贪瞋痴烦恼,按照通途的修学法门,是不可能出离生死轮回的。所以,这是法门宗旨有所差别。如果能够通达法义的话,你就会觉得这两种都是佛法,都是佛的圣教所说,都有依据,就看你怎么选择。你要选择自力修行,贪瞋痴烦恼没有断,不能了生脱死;你要选择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往生净土,哎!就可以仰仗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所谓「带业往生」,或者说「凡夫往生净土证悟不退」──都是佛所说的。善导大师在这里讲的这段话,主要是说我们在佛法的理解方面不要偏颇,各人选择自己有缘的教法来修学,所以说「解宜遍通一切法」。那么行持呢,修学佛法不是停留在文字的知解,而是要落实在实践的修持当中,所以讲行──修行:「行择机理双契干」:「机」就是根机。「理」就是教理。「双」就是契理又契机。「干」就是根本,根本上就契合。善导大师为我们末法时代的众生认定说:阿弥陀佛的本愿,专念弥陀名号求生西方极

\

乐世界,上契弥陀本愿之教理,下契众生罪业之根性,契理契机。至于其它法门,印光大师也经常谈到,比如说天台、禅、密这些大乘教法,对于我们这样的凡夫俗子、庸庸凡夫来说,多多都是契理而不契机。说「众生本来就是佛」,「是啊,道理是如此啊」,可是,我们仔细看看,我们还是凡夫,「本来是佛」和「现是凡夫」,这个矛盾哪,没法解决!本来是佛,还是凡夫;说「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道理讲得很高妙,确实如此,但是,我们烦恼还是烦恼,没有「即菩提」,我们生死照样生死,没有「即涅槃」。所以,这些只是契理,而不契合我们的根机。善导大师所提倡的,要「机理双契」,不至于让我们望洋兴叹,「佛法好啊,好得不得了啊!特别好!但是,就是修不来……」这个没有落实。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计代战 以计代战

以计代战成语名称以计代战成语拼音yǐ jì dài zhàn成...

以言取人 以言取人

以言取人成语名称以言取人成语拼音yǐ yán qǔ rén成...

以血偿血 以血偿血

以血偿血成语名称以血偿血成语拼音yǐ xuè cháng xuè...

以貍至鼠 以貍至鼠

以貍至鼠成语名称以貍至鼠成语拼音yǐ lí zhì shǔ成...

以誉为赏 以誉为赏

以誉为赏成语名称以誉为赏成语拼音yǐ yù wéi shǎng成...

最新文章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古诗原文[挑错/...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惜衣有衣...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仁者宜在高...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