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感应网
标题

善知识有八种德相,你都知道吗?

来源:心经感应网作者:时间:2019-11-08 09:41:16
善知识有八种德相,你都知道吗?  第六个德相是善能堪忍,如论中解释:“云何名为善能堪忍?谓骂不报骂、瞋不报瞋,打不报打、弄不报弄,堪耐椎杵,于诸逼迫、缚录、禁闭、捶打、毁辱、迫胁、斫截众苦事中,自推己过,以业异熟为所依趣,终不于他发 生愤恚,亦不怀恨随眠不舍。如是虽遭轻陵毁辱,而其本性都无变改,唯常于彼思为义利。又能堪忍寒热、饥渴、蚊虻、风日、蛇蝎恶触,他所干犯碜毒语言,身内所生猛利坚

善知识有八种德相,你都知道吗?

\

《瑜伽师地论》中讲,善知识有八种德相。“何等为八?谓如有一安住禁戒,具足多闻,能有所证,性多哀愍,心无厌倦,善能堪忍,无有怖畏,语具圆满。”

  八种德相里的第一种叫安住禁戒,如论中解释:“云何名为安住禁戒?谓安住具戒,善能守护别解脱律仪,如前广说。乐沙门性,乐婆罗门性,为自调伏,为自寂静,为自涅盘修行正行,如是名为安住禁戒。”安住禁戒也就是能够守护别解脱律仪,只要是出家人就要守戒,身语意三业对戒律没有亏损,要持戒清净。因为戒是一切功德的根本,如《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卷上)说:“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一心持净戒。”戒的内涵是调伏烦恼,作为师长要调伏弟子,首先,自己必须能够调伏,自己都没有调伏而去调伏他人是不可能的事情。如《华严经》说:“如佛所说,自不持戒令他持戒,自未调伏令他调伏,无有是处。 ”(卷第三十三)  

  第二种功德是具足多闻,如论中解释:“云何名为具足多闻?谓若有法宣说开示,初中后善,文义巧妙,独一圆满,清白梵行,于如是类众多妙法能善受持,言善通利,意善寻思,见善通达,如是名为具足多闻。”多闻就是对很多的佛法都能够通达,能够受持。因为要教别人的话,跟单单自修不一样,自修只要摸清楚修行的 路就可以了,要想教别人的话,就要广泛地了解所教的对象,要博通三藏,对佛道次第的总相、别相要有清楚的把握,那时候才能帮助别人。

  第三种功德是能有所证,如论中解释:“云何名为能有所证?谓能证得胜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厌逆食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有过患想、断想、离想、灭想、死想、不净想、青瘀想、脓烂想、破坏想、胖胀想、啖食想、血涂想、离散想、骨锁想、观察空想,复能证得最初静虑、第二静虑、第三静虑、第四静虑、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最后非想非非想处,又能证得慈悲喜舍,或预流果,或一来果,或不还果,或神境通,或宿住通,或天耳通,或死生通,或心差别通,或阿罗汉,具八解脱静虑等定,有大堪能,具大势力,能善为他现三神变教授教诫。三神变者:一、神力神变,二、记说神变,三、教导神变。如是名为能有所 证。”就是在佛法上,特别是在禅定、智慧上面,要有一定的证量,这样才能深入地引导别人。

  第四种功德是性多哀悯,如论中解释:“云何名为性多哀愍?谓于他所常起悲怜,乐与其义,乐与其利,乐与其乐,乐与猗触,乐与安隐,如是名为性多哀愍。”就是对众生常常起悲悯心,有悲悯心才会去帮助众生、救度众生。如果没有悲悯心,就不会愿意管别人。

  第五个德相是心无厌倦,如论中解释:“云何名为心无厌倦?谓善能示现,善能教导,善能赞励,善能庆慰,处于四众宣说正法不辞劳倦,翘勤无堕,起发圆满,为性好乐发勤精进,如是名为心无厌倦。”就是对弟子们的教导不怕麻烦,不辞辛苦,能够善于引导、鼓励,宣说正法,内心里面从来都没有舍弃过弟子,没有厌倦。一般人,学修佛法也好,做事做人也好,常常会犯厌倦的毛病。如果我们做一做就觉得辛苦了,不想做了,学一学就不想学了,修一修就不想修了,这就是厌倦。做为善知识要教导弟子,对弟子的法身慧命负责任,就不能有厌倦心。

\

  第六个德相是善能堪忍,如论中解释:“云何名为善能堪忍?谓骂不报骂、瞋不报瞋,打不报打、弄不报弄,堪耐椎杵,于诸逼迫、缚录、禁闭、捶打、毁辱、迫胁、斫截众苦事中,自推己过,以业异熟为所依趣,终不于他发 生愤恚,亦不怀恨随眠不舍。如是虽遭轻陵毁辱,而其本性都无变改,唯常于彼思为义利。又能堪忍寒热、饥渴、蚊虻、风日、蛇蝎恶触,他所干犯碜毒语言,身内所生猛利坚劲,辛楚切心夺命苦受,为性堪忍,能有容纳,如是名为善能堪忍。”只有善能堪忍才能做到瞋不报瞋、打不报打、骂不报骂。人家骂你,你不还口,人 家打你,你也不还手。《梵网经》里面讲难忍能忍,也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所遇到的种种苦难事、麻烦事,都能够想到是自己的业力所感,不去责怪别人,只有这样才能度众生。因为度众生要度六道有情,豺狼虎豹等等都要度,那些暴恶的有情要把你吃掉时,你不仅不恨它,还想着要度它,这才是菩提心的体现。  

  第七个德相是无有怖畏,如论中解释:“云何名为无有怖畏?谓处大众说正法时,心无怯劣,声无战掉,辩无误失,终不由彼怯惧因缘,为诸怖畏之所逼切,腋不流汗,身毛不竖,如是名为无有怖畏。”无有怖畏是指宣说正法的时候内心没有怯劣,因为这是为了弘法,弘法为家务,利生是事业。

  第八个德相是语具圆满,如论中解释:“云何名为语具圆满?谓彼成就最上首语、极美妙语、甚显了语、易悟解语、乐欲闻语、无违逆语、无所依语、无边际语,如是名为语具圆满。”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辞害意 以辞害意

以辞害意成语名称以辞害意成语拼音yǐ cí hài yì成语...

以铢程镒 以铢程镒

以铢程镒成语名称以铢程镒成语拼音yǐ zhū chéng yì成...

以逸击劳 以逸击劳

以逸击劳成语名称以逸击劳成语拼音yǐ yì jī láo成语...

以身试法 以身试法

以身试法成语名称以身试法成语拼音yǐ shēn shì f成语...

最新文章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古诗原文[挑错/...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惜衣有衣...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仁者宜在高...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