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感应网
标题

善知识

来源:心经感应网作者:时间:2019-11-08 09:43:09
未经分析就选择善知识,即一般所谓上师的时候,也会为你制造麻烦。要缔造譬如忠诚欣赏上师,正确地接受教法等成功的师徒关系,必须要有正确的上师正确的弟子,包括情绪的状况,以及正确的条件才行。选择上师,就像选择一位能共创家庭传承婚姻的伴侣一样,是一个敏感与个人性的决定,而且还比这个更深刻。谁是你最好的老师,这点绝大部分由你决定。如果你需要一种严格的制度帮你重获健康,那么一位严峻的医生,讲你须要听但不一定想

未经分析就选择善知识,即一般所谓上师的时候,也会为你制造麻烦。要缔造譬如忠诚欣赏上师,正确地接受教法等成功的师徒关系,必须要有正确的上师正确的弟子,包括情绪的状况,以及正确的条件才行。

选择上师,就像选择一位能共创家庭传承婚姻的伴侣一样,是一个敏感与个人性的决定,而且还比这个更深刻。谁是你最好的老师,这点绝大部分由你决定。如果你需要一种严格的制度帮你重获健康,那么一位严峻的医生,讲你须要听但不一定想听的忠告,可能最适合你。师徒之间,大部分的问题,都是因为弟子没有分析、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或需要是什么?或者弟子缺乏明确目标,在这些情形下,师以及老师们只会让弟子更加混乱,而弟子便毫无目标地从这里漂到那里。

善知识在佛法修行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他是老师、模范和参考点。有一种陷井是:上师的外观虽然是人类,但是我们在情绪上却是期望他是超人,超越大家,完美得有如天神。我们希望他和我们完全不一样,但同时又能和我们在人的层次上有关联,我们希望他即近又远,即远又近。这是我们烦恼运作的方式,也是有时候师徒关系变的这样棘手的原因。“自我”总是同时有许多不同的、矛盾的要求,这使得我们难以决定我们真正希望从这种关系中寻求什么。

当你和上师一起参加社交活动时,你比较喜欢他表现的像正常人。如果你请他到餐厅吃饭,他穿透墙壁飞进来,吃饭时。直浮在椅子上好几尺,没有咬一口食物,却把营养从食物中神奇地吸走,那么你可能会感到失望,因为你无法和他一起做些普通的社交活动;但是当你遇到麻烦,你又希望他能表演一下神通。理性的分析是解决这种困境的最好办法,如果你曾经研究过、思考过、发展了一套对于修道的理论性了解,那么闻、思、修就成为结合师徒关系的钉子,不论生起任何有冲突的烦恼,这种关系也不会动摇。

大乘佛教徒认为释迦牟尼佛是化身佛,因为他擅于扮演平凡与特殊的双重角色。他示现神通,却仍持钵乞食如普通人。出身高贵、心地谦卑,他是完美的宁静形象,集各种美德于一身。许多老师可能也具备那些如佛一般的功德;即使没有,弟子也会想像老师具有这一切,这就是为什么师徒关系如此敏感的原因。这些年来,太偏向理性的弟子,每当事情不对劲时,总是责怪老师,但是这种误解需要两个人才办得到——失败的师徒关系就和失败的婚姻一样,几乎永远都是双方的错。

\

虽然有这么多潜在的问题,老师仍是不可缺少的。市面上有许多手册和说明书,但你对那件东西完全陌生,光是一本手册,也不可能给你多大帮助,就连录音机这么简单的事情也不例外,最好由一个知道如何操作的人告诉你怎么做——特别是学习如何真正走上修行之路,因为修行甚至比动大脑手术还要复杂与诡异,你真的需要一位向导。至于师徒关系如何,就要看你的智慧和勇气了。

在现在这个未法时期,有许多追求财富和名声的人自称是老师;因此依循着一条已经发展得很完整的道路来修行,总是要比参加一个人自创的宗教来得安全些。那种宗教并不一定都是不好的,但是却非常危险,因为它们缺乏可以依循的记录让你用来判断它们。如果有人向你推荐一种新药,宣称这种药能治好你的病;而你知道这种药还没有经过彻底的实验,因此很难完全相信这种药以及开这种药的医生。你可以选择吃这种药,或是选择已经建立得很完整、彻底实验过,而且历代以来都证明有效的医疗系统——即使从世俗的逻辑观点来看,后者也是较明智的选择。

找寻善知识时,注意他应该具备的特质。包括他的慈悲关心你、对于理论和修行都有完整的了解,有不中断的上师或教法传承,尤其是他不会以任何理由、用任何方法占你的便宜;也许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他关心别人超越过他自己。这些都是上师会显示的一般特质,可以用许多方式来诠释。你的上师可能要你替他买一辆劳斯菜斯的车子,这可能完全是自私的要求,因为他是唯一乘坐那部车的人;不过也可能是为利益你而做这种事,给你一个机会修布施这是非常微细的事,没有固定的法则引导你。

如果你对特定的哲学体系很有兴趣,不妨深入了解,这非常有帮助。佛陀曾经说过,你自己的智慧是最好的老师;寻找外在上师的时候,究竟的力量仍然应该放在内在上师,也就是你自己的智慧上。重点在于,有时候首先需要外在上师以唤起内在的智慧。这里有另外一种陷阱必须很小心:上师最重要的角色就是粉碎并处理你的“自我”,但是你的“自我”精于窜改,可能把上师变成它的装饰品,就像说:“我是某某人的亲近弟子”。

和上师相处的要决是:在你许下任何承诺前,先分析上师、分析法门、分析所有相关的东西。和老师相处时,永远要注意:是你的“自我”在做一切的判断,不只是对上师,也对一切事物、一切人做判断。一旦你做过彻底地分析,选好了上师之后,就不要再理会以后的判断,这样子师徒关系便能继续发展;因为“自我”遭到围剿时,他的判断并不可靠,而如果你选择是好的话,你的“自我”可能会面临猛烈的围攻。最好能仔细思维自己希望以及须要从上师那里得到什么,而不要花太多时间待在上师身旁。可能上师每晚都到酒吧去、通宵打麻将、白天睡觉,但是每过一阵子,他就告诉你一些适合你心灵的东西,难道这不正是你所需要的吗?其他的一切,对你的生命而言,即不重要也没有任何影响这是最佳的态度。(信息来源:摘自《菩提心》)

编辑:明蓝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郄视文 以郄视文

以郄视文成语名称以郄视文成语拼音yǐ qiè shì wén成...

以锥餐壶 以锥餐壶

以锥餐壶成语名称以锥餐壶成语拼音yǐ zhuī cān hú成...

以锥飡壸 以锥飡壸

以锥飡壸成语名称以锥飡壸成语拼音yǐ zhuī cān kǔn成...

以锥刺地 以锥刺地

以锥刺地成语名称以锥刺地成语拼音yǐ zhuī cì dì成...

最新文章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古诗原文[挑错/...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惜衣有衣...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仁者宜在高...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