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感应网
标题

四、自家宝藏 (三)骑牛觅牛和海里挖渠

来源:心经感应网作者:时间:2019-11-08 09:49:00
四、自家宝藏 (三)骑牛觅牛和海里挖渠  骑牛觅牛和海里挖渠  禅宗的法,包括“明心见性,顿悟成佛”都是自然现成的,无须人们费心劳力去追寻,这个道理对明眼人来讲,对那些超级禅师来讲是不言而喻的。但一般的人哪里可能就这么了然地“心领神会”呢?这是对祖师而言的。我们凡夫俗子,不修不炼,万万不敢有此妄想。这就是凡夫俗子可悲之处,自己不相信自己,不敢当下承当
四、自家宝藏 (三)骑牛觅牛和海里挖渠
  骑牛觅牛和海里挖渠
  禅宗的法,包括“明心见性,顿悟成佛”都是自然现成的,无须人们费心劳力去追寻,这个道理对明眼人来讲,对那些超级禅师来讲是不言而喻的。但一般的人哪里可能就这么了然地“心领神会”呢?这是对祖师而言的。我们凡夫俗子,不修不炼,万万不敢有此妄想。这就是凡夫俗子可悲之处,自己不相信自己,不敢当下承当。另一方面,对“饥来弄饭困来眠”的禅风看不起,因为他们认为,一经见道,就应有三明六通,就应有种种神异,禅师们“口中说空;行在有中”,平凡无奇,哪里像得道的人!对此,仰山禅师有一席话很有意思,他说:
  我今分明向汝说圣边事,且莫将心凑泊。但向自己性海如实而修,不要三明六通。何以故?此是圣末边事,如今且要识心达本,但得其本,不愁其末。他时后日,自具去在。若未得本。纵饶将情学他亦不得。汝岂不见沩山和尚云:‘凡圣情尽,体露真常,事理不二,即如如佛。”
  (《五灯会元·卷九》)
  “但得其本,不愁其末”,禅宗认为人们的那个“平常心”就是本,而三明六通,种种神异都是末,这原无非议。可二般人就是把眼睛望着三明六通,向往着种种神异并磕头礼拜。真正的佛法,是把佛法智慧传给众生——让众生明见自身本具的菩自性。而不是装神弄鬼,玄耀神通以“包装”自己、神化自己,使众生迷信并磕头礼拜。所以烧香磕头、许愿还愿之类恰恰是误了众生,使佛菩萨和众生之间形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壁障和鸿沟。从这层意义上来讲,禅宗的法是极其崇高的,因为禅宗是不遗余力地去填平这道鸿沟,是不遗余力地推翻这堵壁障。所以神通小道历来为智者所不取,禅宗为人们所尊崇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了。
  麻谷宝彻禅师是马祖的弟子,有次他与南泉共三师兄一起去参谒著名的径山道钦禅师。在一条路上遇见一位老太婆(也是禅林高手),他们问:“径山路往哪儿走?”婆子说:“蓦直走。:麻谷问:“前头水深过得去吗?”婆子说:“不湿脚”。麻谷又问:“为什么岸上边的稻子长得那么好,而岸下的却长得差呢?”婆子说:
  “大概岸下的被螃蟹吃了吧。”麻谷说:“不错,这儿稻花真香。”婆子说:“我怎么闻不到呢?”麻谷又问:“老太大家住何处?”婆子说:“就住在这里。”师兄弟们随婆子到她的客店,婆子提了一壶茶和三个杯子来,说:“你们三位师父能表演一下神通,就请喝茶。”他们三位正面面相觑时,老婆子说:“你们没有神通,太差劲了,看我表演点神通让你们开开眼。”说着,把茶水一倾,茶杯一收就进去了。
  这则公案很风趣,但其中的机锋很紧,又表演了一下“神通”,庞居士说;“神通及妙用,运水与搬柴。”在禅师们眼里,“神通”与“运水搬柴”是没有两样的。
  破除了对神通神异的迷惑,文字理论上的执着就相对容易放得下,也才能够横下一条心,在“平常心”上磨炼,也才能以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这个“平常心”了。
  长庆大安禅师是百丈禅师的主要弟子之一,他最初见百丈时问:“学人欲求识佛,何者即是?”百丈说:“你这样大似骑牛觅牛。”大安说:“识得后又如何呢?”百丈说:“识得之后,如骑牛归家。”大安又问:“不知道以后应怎样保护涵养呢?”百丈说:“如同放牛儿一样,拿着鞭子,不准它去犯

\

人庄稼。”大安这时心领神会。这是百丈点拨大安的,想必受到了他同门师兄弟石蛩禅师的启发。石聚一次在厨房劳动,马祖问他:“你在干什么呢?”石蛩说:“我在牧牛。”马祖也感到稀奇,问他:“你是怎样牧牛呢?”石蛩说;“只要嘴;伸向草边,立即就把鼻子拉回来。”马祖赞赏说:“你真是得到牧牛的真诀了。”在这里,对道的追求因为是“骑牛觅牛”,所以不取,但对自己这个“平常心”也不可放任不管,要保持住它平和雍容,不贪不著的境界而使之得到涵养,就必须“牧牛。”
  《华严经》中描述说:释边牟尼佛的法身等同三干大干世界,忽有一位菩萨站出来,一跨就跨过了这三千大千世界,这么大的跨度,远比孙悟空的筋头厉害多了,但却没有跨出普贤菩萨的汗毛孔。这本是佛教的时空相对论,也是对人们“自性”的描绘,有的人百思不得其解。如有人就长沙景岑禅师(南泉弟子、赵州同学):“《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用了无量劫的时间,为什却游不遍普贤菩萨身中的世界?”景岑禅师反问他:“你也是从无量劫前来的,是否游遍了呢?”那人说:“什么是普贤身我还不知道,哪里谈得上去游。”景岑禅师叹息的说:“你啊真是,自己坐在含元殿里,却在八方打听长安城在哪里!”长安是唐帝国的京城,含元殿是皇上办公之处。坐在含元殿里找长安.不是令人笑掉牙了么。今天如果有人坐在钓鱼台,却去寻找北京城,肯定会被人看着有神精质。对于佛法,对于禅道,人们往往是这样的犯神精质。
  自己就是一切,所以言修言证都是多余的,但又不能不修。有人问马祖;“如何是修道?”马祖回答“道不属修,若言修得,

\

修成还坏,即同声闻;若言不修,即同凡夫。”云:“作何见解即得达道?”
  云:“自性本来具足,但于善恶事上不滞,唤作修道人。取善舍恶,观空入定,即属造作。更若向外驰求,转疏转远。但尽三界心量,一念妄想,即是三界生死根本。但无一念,即除生死根本。”
  (《古尊宿语录·卷一》)
  “取善舍恶,观空入定,即属造作。若更向外驰求,转疏转远。”对禅宗而言,这个问题严重得很,以造作心,驰求心来学禅,只会“转疏转远”。《庄子》中曾讲过一个故事,黄帝游昆仑时丢失了一颗明珠,派“智慧”先生去找,找不着;派“感觉”先生去找,也找不着;再派“意志”先生去找,还是找不着;最后派“无心”先生一一即瞎又聋还愚且残的那位去找,却不费吹灰之力,顺手就找回来了。庄子的精神与禅宗是相通的。在《逍遥游》中,庄子借“尧让天下于许由”之口说:“太阳月亮高高地挂在天上,却要去点蜡烛,岂不是多事吗?老天已连降了几场大雨,还在田里灌溉,岂不是多事吗?”禅宗对此所引伸的“公案”不少,如“骑牛觅牛”,“头上安头”,“海里挖渠”,和上面那个“含元殿里觅长安”,这些看来是笑话、寓言式的笑话,但却充分表达了禅宗的精神实质和修为方法。是的,在万法具足,与佛平等的这个“自性”上还去盲目修炼,不等于在大海中去设计挖掘一条运河那样显,得过于幼稚和可笑吗!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规为瑱 以规为瑱

以规为瑱成语名称以规为瑱成语拼音yǐ guī wéi tiàn成...

以血洗血 以血洗血

以血洗血成语名称以血洗血成语拼音yǐ xuè xǐ xuè成...

以词害意 以词害意

以词害意成语名称以词害意成语拼音yǐ cí hài yì成语...

以资切磋 以资切磋

以资切磋成语名称以资切磋成语拼音yǐ zī qiē cuō成...

以誉进能 以誉进能

以誉进能成语名称以誉进能成语拼音yǐ yù jìn néng成...

最新文章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古诗原文[挑错/...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惜衣有衣...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仁者宜在高...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