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感应网
标题

圆澄禅师

来源:心经感应网作者:时间:2019-11-12 09:43:37
佛祖悟道因缘·圆澄禅师

佛祖悟道因缘·圆澄禅师

\

林明珂

  圆澄是明末著名禅师,曹洞宗二十七代传人,禅锋敏锐,应机迅捷,紫柏大师曾自叹弗如地说:“我下语不及此公。”相传澄师主持修建阿育王殿时,亲自赴福建购木,乘船回来时遇海盗袭击。海盗见大师相貌庄严,凛凛不可侵犯,便请教姓名。当闻到大师名字后,即五体投地,请求忏罪。澄师离开时,还特授号矢护送,可见澄师之名家喻户晓。下面即其开悟因缘。  圆澄,字湛然,别号散木道人,俗姓夏,会稽人。据传其母梦僧而娠,怀胎十四月才出生。生后连哭七日不止,有一僧人路过其家,对婴儿说:“自誓不昧,止借宿于此,还啼哭什么?”啼声遂止。  澄师长大后,聪颖伶俐,辩说无碍。父亲在世时,家道衰落,充当邮卒,养家活口。因父年老多病,无法劳作,澄师十一、二岁即替父当差,不避风雨寒暑,住来数十里路,有时夜里穿过虎豹出没之地也不害怕。十七岁时,父亲辞世。两年后,母亲也去世了。不久,因错投公牒,怕遭刑罚,投江自尽,漂流数里,被渔父救活。适逢一僧人路过此地,僧人对他说:“你要能出家,必有大用。”澄师即求度世出家。夜里,卧僧房中,有鬼摇床,骚扰他,他不予理睬,鬼只好散去,他想:鬼的伎俩只不过如此罢了。  第二天,投玉峰大师,充园头,始接触经义。一日,入方丈求授经,玉峰叱责道:“大字不识,不作苦行,求什么经?”澄师正色道:“我还要参悟大事,何况区区文字呢?”玉峰很惊讶,即拿着《法华经》对他说:“这是诸佛骨髓,恭敬颂持,必有心得。”  澄师二十岁访隐峰大师,大师非常器重他,对寺僧说:“这位学僧可参禅。”澄师即请求开示,隐峰说:“行住坐卧但参念佛的是谁。”遂用功三日夜有省,知法不从外得,即要求隐峰印证,隐峰道:“似则也似,是则未是,何况还没有圆融贯通呢?”  1584年,澄师二十四岁时,往天荒山妙峰和尚处剃染,恳求成佛要诀,妙峰唯令其念佛。澄师白天行难行苦行,夜里通宵参究,胁不至席。次年,往叶家山采茶,听二僧论傅大士法身偈,于是碍膺之物为之脱然,一切经书了然于胸。往云栖求莲池大师授具,回来时谒南宗师,进屋便问:“海底泥牛衔月走是什么意思?”南宗大喝一声,澄师不能回答,遂发誓道:“不悟不休。”往天妃宫闭关三年,不发一语。后阅语录,读至雪窦与僧谈论柏树子公案,有学僧颂道:“一兔横身当古路,苍鹰才见便生擒,生来猎犬无灵性,空向枯椿旧处寻。”澄师有所悟。后因灯灭,隔窗取火,豁然有省,随颂一首,请南宗印证。南宗道:“我一直把你当个人物看,哪知你还作这个见解!”澄师遂请益,南宗令其参“不思善,不思恶,如何是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澄师于此渐渐悟入。一天,想起与锦堂和尚论乾峰举一不得举二公案,遂豁然无碍,不复疑滞,即颂道:“举一举二别端倪,个里原无是与非。雪曲调高人会少,独许韶阳和得齐。二老何曾动舌,诸方浪自攒眉。拟议鹞过新罗,刻舟求剑无迷。”又颂云门十五日话道:“日日犯土黄,日日是好日。铁蒺藜兮无孔笛,分付禅和莫近前,拟议须教性命失。”此后出语不落案臼,不存规则。出关参锦堂和尚,锦堂赞叹道:“宗门寥落,能振兴者,非你莫属。”  1590年,大师三十岁时,一夜静坐凝寂,忽似虚空霹雳,声震大地,不久即醒,大汗淋漓,如脱重担。此后性根洞朗,言语契机,于诸佛事不思议应,于诸经旨玄会彻微。又依云栖莲池大师门下。一日,莲池大师举高峰海底泥牛公案,澄师推出一僧道:“大众证明”,莲池认可。又火浴亡僧回来,莲池问:“亡僧迁化后向什么处去?”众著语不契,澄师出云:“谢和尚挂念!”莲池休去。澄师来到宝林寺,白天乞食,夜宿塔山金刚神脚下。一天,大学士金庭朱公等人游宝林寺,至天王殿,听到殿内鼾声如雷,进入殿内发现澄师,把他叫醒,问:“高僧何人?”澄师道:“无事僧。”与之继续交谈数语,发现他是一位有道高僧,便问:“大师住何方宝刹?”澄师答:“饥则化饭,倦则此地打眠。”朱公等人共建一静室请其居住。澄师一日静坐,忽如冷水泼身,诗偈如泉涌。自此囊锥渐露。  万历十九年(1591),慈舟和尚访普陀回,至绍兴,住大善寺,黄两高居士请于止风塗说法,澄师往呈所见,慈舟问:“止风塗向青山近、越王城畔沧海遥时如何?”澄师答:“月穿潭底破,波斯不转眉。”慈舟又问曹洞宗旨,澄师呈偈道:“五位君臣切要知,个中何必待思惟。石女惯弄无针线,木偶能提化外机。井底红尘腾霭霭,山头白浪滚飞飞。诞生本是无功用,不觉天然得帝基。”慈舟赞叹道:“语句绵密,不落始终,可谓法门龙象。”即召入室印证。并对他说:“你往后鼓两片嘴皮,截断天下人舌头有分在。”遂付法倡道:“曹源一滴水,佛祖相分付;吾今授受时,大地为甘露。咄!五乳峰前无簇箭,射得南方半个儿。”此后澄师匡徒说法,称人天师。  古德云:“达摩西来无一字,全凭心地用工夫。若要纸上论工夫,笔影蘸干洞庭湖。”禅需要亲自体验,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从圆澄大师开悟的历程可以看出,参禅须要有个入路,即参“念佛的是谁”或“不思善,不思恶,如何是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等,用疑来启悟,努力参究,等到机缘成熟自然能发出悟道的火光。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言举人 以言举人

以言举人成语名称以言举人成语拼音yǐ yán jǔ rén成...

以身报国 以身报国

以身报国成语名称以身报国成语拼音yǐ shēng bào guó...

以言为讳 以言为讳

以言为讳成语名称以言为讳成语拼音yǐ yán wéi huì成...

1997年9月1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1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1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9月18日...

1997年9月1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1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9月1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9月15日...

最新文章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古诗原文[挑错/...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惜衣有衣...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仁者宜在高...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