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感应网
标题

圆照法师舍利

来源:心经感应网作者:时间:2019-11-13 09:42:28
圆照法师舍利  比丘尼圆照法师,在陕西长安县观音山法华寺修行。  1993年6月l2日,已十多天水米未进的九十三岁比丘尼圆照,表情突然十分兴奋激动。晚上九时多,她对前来探望的寺内弟子宣讲佛法后,说一句:我将心留给众生。便无声息。众人看时,她已圆寂:闭眼盘腿,打坐而化。  四天之后,弟子们在寺内的大青石板上架柴荼毗。大火烧了整整一天一夜,法师遗骨成灰、牙齿等形成一百多颗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舍利(花)
圆照法师舍利

  比丘尼圆照法师,在陕西长安县观音山法华寺修行。

  1993年6月l2日,已十多天水米未进的九十三岁比丘尼圆照,表情突然十分兴奋激动。晚上九时多,她对前来探望的寺内弟子宣讲佛法后,说一句:我将心留给众生。便无声息。众人看时,她已圆寂:闭眼盘腿,打坐而化。

  四天之后,弟子们在寺内的大青石板上架柴荼毗。大火烧了整整一天一夜,法师遗骨成灰、牙齿等形成一百多颗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舍利(花)。尤为神奇的是:法师的心脏久焚不化,成为一个呈黑褐色的巨大坚固子(火化刚结束,心脏尚软,以后变硬)。在场的百余名僧俗均亲眼目睹。

  法师的弟子介绍:法师生前性情怡静平和、心地善良。平素爱吃灰灰菜、蒲公英、黄瓜,尤喜吃蒸莲菜,但饭量极少,每餐一二两,在法华寺期间,拒住大瓦房,一直住在一座茅草庵内。

  \

  终南山圆照法师

  圆照尼师,俗名李国慧,1902年农历6月19日出生于吉林省扶余县东南乡刘家小堡李氏佛教家庭,16岁于普陀山智修法师座下披剃出家,法名圆照。得戒于浙江天童寺圆瑛法师,后于北京广济寺现明法师处接法,依止谈虚法师学习经教,并接贡嘎活佛灌顶,为贡嘎六世传人,法名嘎玛。普贤。

  圆照法师以求愿往生西方净土为归,常自谦一生以学习为正修,主讲《法华经》,其它经典应信众启请而说,被称为临时佛学院。以戒定慧为常课,净土为归,兼修藏密大手印、大圆满等法。一生兴办佛教事业,倡导人间佛教,早年曾兴办僧尼加工厂。于文革期间护持佛教三论宗祖庭草堂寺,落实宗教政策后,归隐终南山观音山修行。 圆照法师1993年农历4月23日安详示寂于终南山,荼毗后得六彩骨花舍利无数,心脏焚而不化,并现圆觉二字。世寿92春,僧腊76载,戒腊64夏。信众分舍利于观音山法华寺、东佛沟净居寺建塔供养。(依据东佛沟净居寺圆照法师塔铭整理)

  一、简介

  当代高僧、比丘尼 圆照法师,于普陀山智修法师座下披剃出家,名:衍法 号:圆照。得戒于浙江天童寺圆瑛法师,从北京广济寺现明法师处接法,依止倓虚法师学习经教。后赴四川康定贡嘎山,受贡嘎活佛灌顶,密宗法名: 嘎玛。

  法师常自谦一生以学习为正修,主讲《法华经》,其它经典应信众启请而说,被称为临时佛学院。以戒定慧为常课,净土为归,兼修藏传密乘大手印,在七十多年的出家生涯中,德高望重,深受四众弟子爱戴。

  1993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圆照法师安详示寂于终南山,世寿103春,僧腊76载,戒腊64夏。荼毗后得六彩骨花舍利无数,心脏焚而不化,形成巨大的坚固子,并现圆觉二字。

  二、生平

  1890年农历六月十九日,圆照法师出生于吉林省扶余县东南乡刘家小堡村一农民家中,俗姓李名国惠。六岁时身患小儿麻痹症,父母四处求医,李母听说浙江普陀山有一名僧,医术超群,抱着一线希望,肩背着女儿上了普陀山,找到了主持圆瑛法师,并得圆瑛法师治愈。为报佛恩,遂于16岁在普陀山智修法师座下披剃出家。得戒于浙江天童寺圆瑛法师,不久圆瑛大法师就带她到了北京,把她安排在广济寺修习佛经,从北京广济寺现明法师处接法,依止倓虚法师学习经教。

  圆照法师跟随圆瑛法师修法十余载,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战乱时期,经历无数艰难困苦,受到圆瑛法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父母般的爱抚,更伶幸了老人家的谆谆教诲。

  圆照法师曾先后朝拜南海观世音菩萨、峨眉山普贤菩萨、九华山地藏王菩萨、五台山文殊师利菩萨;绕道峨眉山走川北,经甘肃,然后到青海。每天天不亮起床,做功课念经,直到晚上。法师一路上脚穿草鞋,头戴斗笠,挑着随身用具,遇庙住庙,逢寺宿寺。无庙无寺就在野地里打坐,天天如此。兵荒马乱之时,吃的最为困难,都是粗粮杂谷。经常以野菜充饥,平素吃的最多的野菜是蒲公英和灰菜。 之后到达四川康定贡嘎山,受贡嘎活佛灌顶,跟随贡嘎活佛修学密法。勤于修持,严于持戒,很为活佛看重。

  1953年春,遵照中国佛协的安排,法师不远千里,从四川康定贡嘎山徒步来到陕西户县草堂寺任主持。团结寺内僧俗,修复了寺院残存设施,将寺庙修萁一新。并与海外弟子广泛联系,得到了印度宗教界的回报,印度方面将宝物八宝玉石塔赠送给草堂寺,作为镇寺之宝。

  文化大革命的狂烈风暴迎面袭来时,法师及早将宝物隐藏到别处。一天,有伙人在寺内狂打乱砸,扬言要搜出八宝玉石塔焚烧。门外造反派们大声嚷嚷,要法师交出八宝玉石塔等国宝,法师怒目圆瞪,寒光逼人,手指前方,浑身颤抖。造反派一行十多人见此神情,无奈扫兴而去。法师则盘腿打坐方丈楼护持,一座就是七天七夜,滴水未进。第八天深夜,万籁具寂时,法师在弟子的搀扶下,悄悄登上寺内的藏经楼,取出数件宝物,命众弟子们连夜将这些宝物火速盘运到离寺院几十里处秦岭山间的一个大石洞里。 圆照法师率领着众弟子,年复一年十余载,风里来雨里去,亲自来往于寺庙和山洞之间,与四众弟子轮流守护,保护着这些国宝。十年动乱结束后,法师将这些国宝完好无损地上交给国家文物部门,自己则离开草堂寺,只身上观音山苦修去了。 观音山位于陕西长安县终南山区境内,隋唐以来即成为皇戚贵胄、文人墨客进山云游、求佛祷告、修身养性的绝佳妙地。唐太宗李世民的行宫就曾建在山上,名曰鹤场。1980年5月,法师上山后选择鹤场为其修行之地。不久法师又被推举担任法华寺住持,在此弘法修行,一住就是一十三载。

\

  三、示寂

  1993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法师已经辟谷四十九天,一弟子请问老法师:师父,您说四十九天圆寂,今天就是四十九天,您几时走? 法师的表情突然十分兴奋、激动。晚9点多钟,法师对前来探视的四众弟子最后讲了一段妙法莲华经之后说道:我将心留给众生,请将我的遗骨安埋在东佛沟内。实际我的真实岁数今年已是103岁了。 说毕,便再无声息。众人看时,已阖眼闭目,盘腿打坐,悄然圆寂。

  四天之后,众弟子按照佛教教规,在寺内一大青石板上架起木樵,将法师法体焚化。大火烧了整整一天一夜,法师遗体具已成灰,唯有牙齿等晶莹如玉,完好无损,形成舍利子。另有100多颗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舍利子和舍利花。舍利花颜色雪白,在海绵状的空隙内,镶嵌着米粒大小呈红、黄、蓝、褐等颜色的结晶体。尤为神奇的是,法师的心脏久焚不化,形成一个呈黑褐色的巨大坚固子,火化刚结束时心脏尚软,遂逐渐变硬。当时在场的百余名僧俗弟子均亲眼目睹这一惊人场面。 法师兑现诺言,真的把金刚不化的舍利之心,留给了众生。 圆照法师遗体火化后出现的舍利子,立即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陕西省佛教协会会长亲自上山鉴定,确认为罕见骨舍利。同时嘱咐有关部门妥善保护,法师舍利被安全运送到陕西省佛教协会机关珍存。随后信众们又在骨灰里找到很多粒舍利子,分别供奉于观音山法华寺、心舍利于东佛沟净居寺塔中供奉。

  1994年9月16日,陕西《三秦晚报》一版详尽报道了《女尼圆寂心脏久焚不化/并有一百多颗舍利子和舍利花》的消息和图片,一时间引起海内外的广泛关注。紧接着,国内30余家新闻媒体刊播了这一奇闻。

  访圆照法师

  一九八七年七月十一日

  有法师圆照者,乃当代尼中之尊者。不肯应酬心外杂务,隐遁终南观音山水帘洞中,寿高八十有五,尚确满面春风,齿落复生,谈吐铿锵,声如宏钟,则愿以净土为修持之归途,愿成就百零八人往生极乐。 我一时来到老人之座前,老人说:昨夜法华经放光,今朝必有高人来访。言罢仰面微笑。

  次求开示玄理,老人演说教义,显密禅机,暗示之,闻者神会,悟而纳之,于是求得一偈曰:

  自心净土自道场,自性弥陀自法王。

  自去自来自三昧,自修自证自金刚。

  复以偈和之曰:

  抛去眼前魔境,访拜观音名山。

  细雨霏霏润物,逶迤拜进水帘。

\

  一代禅门名士,今朝有缘见面。

  一席语重千金,此次没白登山。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郄视文 以郄视文

以郄视文成语名称以郄视文成语拼音yǐ qiè shì wén成...

以锥餐壶 以锥餐壶

以锥餐壶成语名称以锥餐壶成语拼音yǐ zhuī cān hú成...

以锥飡壸 以锥飡壸

以锥飡壸成语名称以锥飡壸成语拼音yǐ zhuī cān kǔn成...

以锥刺地 以锥刺地

以锥刺地成语名称以锥刺地成语拼音yǐ zhuī cì dì成...

最新文章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古诗原文[挑错/...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惜衣有衣...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仁者宜在高...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