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感应网
标题

圆因法师:浅谈戒杀放生

来源:心经感应网作者:时间:2019-11-13 09:43:37
之一 缘起大智度论偈云:‘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戒杀放生,长养慈悲,是佛陀金口告诫我们终身力行之事。于今时代,末法苍茫,去圣日遥,人器钝劣,戒杀放生之事,,虽浅而易见,戒杀放生之理,却错综复杂,深而难明。因此不仅一般人对戒杀放生之事多所误解批评,甚至连佛教同俦对此有所微言闲语者亦所在多有。因此不吝浅陋,将佛陀及祖师大德的教诲略加整理,与有缘同修共勉!终吾人一生,行戒杀放生事

  之一 缘起

  大智度论偈云:‘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戒杀放生,长养慈悲,是佛陀金口告诫我们终身力行之事。于今时代,末法苍茫,去圣日遥,人器钝劣,戒杀放生之事,,虽浅而易见,戒杀放生之理,却错综复杂,深而难明。因此不仅一般人对戒杀放生之事多所误解批评,甚至连佛教同俦对此有所微言闲语者亦所在多有。因此不吝浅陋,将佛陀及祖师大德的教诲略加整理,与有缘同修共勉!终吾人一生,行戒杀放生事,虽百千万难,终不改其志!

  之二 众生即佛,杀众生即杀佛,救众生即救佛

  普贤行愿品曰:‘众生至爱者身命,诸佛至爱者众生,能救众生身命,则能成就诸佛心愿。’印光大师亦云:‘一切生物,佛皆视之如子,救一物命,即是救佛一子,诸佛皆大欢喜。’

  水陆众生,一念心性,与三世诸佛,无二无别。但因无明业障,轮回受苦,劣为异类畜生,一旦业惑断尽,因缘和合,自可超脱六道,同证佛果。我今幸得为人,彼今不幸沦为异类畜生,六道轮回,沧海桑田,怎知明日我不会沦为异类畜生,彼亦可能超拔六道,成佛证果。我尚且希望恳求其慈悲度我,如今何敢轻慢甚且杀害之!

  之三 众生与我 皆为眷属

  梵网经云:‘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楞伽经亦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在生死中,轮回不息,靡不曾作父母兄弟,男女眷属,乃至朋友亲爱侍使,易生而受鸟兽等身,云何于中取之而食。’

  一切众生与我,无始劫以来,展转相生,皆互为父母、兄弟、姐妹、儿女。但因彼此业力深浅,果报不同,我今日幸而为人,彼不幸沦为异类,救之唯恐不及,何言杀害!

  之四 众生与我 皆为怨家

  楞严经云:‘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千百劫,常在生死。’又云:‘杀彼身命,或食其肉,经微尘劫,相食相诛,犹如轮转,互为高下,无有休息。’

  一切众生与我,无始劫以来,展转相杀,彼固因恶业力,或于人中,或于异类受我杀戮,我亦因恶业力,或于人中,或于异类,受彼杀戮,彼此怨怨相报,了无止时!

  俗话说:‘怨家宜解不宜结’,今生因缘际会,了知既造杀业必遭杀报,因果报应,如影随形,丝毫不爽之真理,固当尽力解怨释结,戒杀放生,庶几乎所有怨业消灭,且希盼所有怨亲与我同生西方极乐世界,免受六道轮回之苦!

  之五 转移命运浩劫的大运动

  古云:‘顺天则昌,逆天则亡。’‘天地之大德曰生,如来之大道曰慈。’戒杀放生,使天地万物,一切水陆众生,各得其所,优游自在,各乐天真,各尽天年,乃体解上天好生之大德,戒杀放生,使人人长养慈悲心肠,乃力行如来之大道!

  当今世界战乱频仍,灾难横生,一下子台风、地震,一下子水淹、火灾,再加上国与国之间战备竞争,互相叫嚣,一旦核子战争爆发,人类文明将付之一炬!要知刀兵大劫,皆是人类累劫以来杀生无数所造成的共业所致。慈受禅师偈云:‘世上多杀生,遂有刀兵劫,负命杀汝身,欠财焚汝宅,离散汝妻子,曾破他巢穴,报应各相当,洗耳听佛说。’古云‘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欲得世间无兵劫,除非众生不食肉’。解救之道,印光大师讲得明白:‘世上刀兵大劫,皆由人心好杀所致。人人戒杀放生,则人人全其慈悲爱物之心,而刀兵劫运,亦自消灭于无形,此转移世运之绝大运动也,深望大政治家,大教育家,大农工家,注意于此,力为提倡,必有绝大效果。’

  戒杀放生,在世风日下,人性泯灭的末法今日,实赖有心之士力行提倡。人人发大悲心,戒杀放生,使天地鬼神悉皆愍我爱物护生之诚,则世劫天灾,自可转移,重报轻受,转危为安,如无法避免,正可依此功德,往生西方极乐国土,岂不快哉!

  之六 如是因如是果

\

  经云:‘戒杀放生之人得二种福报,一者长寿,二者多福多寿无病。’印祖亦云:‘瘟疫水火诸灾横事,戒杀放生者绝少遭逢。是知护生,原属护自。戒杀可免天杀,鬼神杀、盗贼杀,未来怨怨相报杀。’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如是因如是果,戒杀放生替现在未来一切人断除了鳏寡孤独,贫穷患难的苦因,更成就了长寿无病,富贵安乐,父子团圆,夫妻偕老的善缘。使未来的人,生生世世,永不遭逢灾难痛苦,生生世世,长享福善快乐。有识之士,仔细思量因果循环,恩怨必报的道理,能不勉力提倡戒杀放生,愧为人矣!

  之七 历代祖师之佐证

  一、憨山大师放生偈:

人既爱其寿 生物爱其命 放生合天心 放生顺佛令放生免三灾 放生离九横 放生寿命长 放生官禄盛放生子孙昌 放生家门庆 放生无忧恼 放生少疾病放生解冤结 放生罪垢净 放生观音慈 放生普贤行放生与杀生 果报明如镜 放生又念佛 万修万人证

  二、智者大师:

  隋朝天台山智者大师以衬施买临海渔沪一所为放生池兼为渔者讲金光明经。渔者闻法皆好生去杀,献临海江沪溪梁六十三所,亘四百余里俱作放生池。有偷捕者,立即得祸。今之西湖乃大师所创之古放生池也。

  三、永明大师:

  五代时,师为余杭县库吏,屡以库钱买鱼虾等物放生,后坐监守自盗罪被判死刑,临刑面无戚容,人怪而问之,答云:将生极乐世界,岂不喜乎!王闻而释之。师自此出家为僧,终得成道业,后世尊为莲宗六祖。

  四、莲池大师:

\

  明朝莲池大师立放生池于上方、长寿二处,著戒杀放生文,广劝世人戒杀放生,并有莲池大师放生图解,谆谆告诫他人因果报应的真理,流通天下,迄今三百余年。后世尊为莲宗八祖。

  之八 近代大德

  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提倡戒杀放生,不遗余力,尝言放生有十大功德,‘极乐寺放生池疏’‘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序’等诸多疏序中,篇篇皆言辞剀切,谆谆教诲吾人戒杀放生,因果必报之真理。

  弘一大师亦尝言:‘先问诸君:一欲延寿否?二欲愈病否?三欲免难否?四欲得子否?五欲生西否?倘愿者,今有一最简便易行之法奉告,即是放生也。’‘惟愿诸君自今以后,力行放生之事,痛改杀生之事。’

  当今法界龙象之尊莲因寺忏公师父,在‘放生仪规’中亦后记云:

  ‘丙申春云卧病冈山,经久不愈。医药治疗、营养滋补,静摄调护,悉皆罔效、身心苦闷、不知所措。嗣承净业道侣慈悲劝谕,谓若提倡放生,与众行之当得早占勿药云云。云遂依劝言,先自放生,并向诸方提倡,经时不久,顽强痼疾霍然痊愈。’

  之九 跋

  末法式微,妖魔惑众,常谓戒杀放生乃无意义之愚行!希盼大家深切体思!佛陀打妄语否?智者、永明、莲池、印光诸祖师愚痴否?千万戒杀放生感应实证,古今历历,捏造否?倘能深体圣心,明白其间的真理,尚愿同俦身体力行并广为提倡,趁此人身难得之际宣扬此一伟大难得之大运动。切盼!切盼!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锥刺地 以锥刺地

以锥刺地成语名称以锥刺地成语拼音yǐ zhuī cì dì成...

以辞取人 以辞取人

以辞取人成语名称以辞取人成语拼音yǐ cí qǔ rén成语...

以镒称铢 以镒称铢

以镒称铢成语名称以镒称铢成语拼音yǐ yì chēng zhū成...

以铢称镒 以铢称镒

以铢称镒成语名称以铢称镒成语拼音yǐ zhū chēng yì成...

以身试险 以身试险

以身试险成语名称以身试险成语拼音yǐ shēn shì xiǎn...

最新文章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古诗原文[挑错/...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惜衣有衣...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仁者宜在高...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